天天看点

企业架构之道(四)企业架构Zachman方法

                                                                                                                                                        ——软件架构是多角度多形式的

        Zachman框架由约翰 扎科曼(John Zachman )在1987年创立的全球第一个企业架构理论,其论文《信息系统架构框架》至今仍被业界认为是企业架构设计方面最权威的理论。

一、二维需求观

   任何需求都是二维的。Zachman框架模型也分两个维度。

企业架构之道(四)企业架构Zachman方法

横向维度采用6W(what、how、where、who、when、why)进行组织,纵向维度反映了IT架构层次,从上到下(Top-Down),分别为范围模型、企业模型、系统模型、技术模型、详细模型、功能模型。

Zachman框架分别由数据、功能、网络、人员、时间、动机分别对应回答What、How、Where、Who、When与Why这六个问题。

二、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表现形式

   每个构架表现形式和其他的构架不同,其本质不仅仅是细节的层面。

企业架构之道(四)企业架构Zachman方法

   以列描述中的"数据"为例。从商业拥有者的角度,"数据"意味着商业实体。它可能包括实体本身的信息,如客户和产品,也可能包括实体间关系的信息,如人口群体和库存。如果你打算和一个商业拥有者讨论数据,你应该用到这些语言。

  从数据库的实现者的角度来看,"数据"就不是商业实体了,而是保存在数据表中的行和列,还有通过连接(join)和映射(projection)生成的表。如果你在和一个数据库设计者讨论"数据",不要讨论客户的群体,而应该讨论关系数据表。

三、Zachman表格的三条建议

  1. 第一条建议:每一个构架材料应该存在于一个方格中,而且只能存在于一个方格中。在一个构架材料放在哪个方格里不应该含糊不清。如果某个构架材料的确不知道应该放在哪个方格中,问题很有可能处在构架材料本身。

      当组织在开发企业构架中开始积累材料的时候,它可以使用Zachman表格解释每个材料的焦点。例如,面向服务构架相关的材料很有可能就放在第三行(从设计着的角度看)。它们一般不会引起商业拥有者的兴趣。

  2. 第二条建议:仅仅只有当所有的表格都填满了的时候,一个构架才能被称为是完整的构架。当所有的方格都填满了时候,整个表格才有足够的材料定义系统。

      只有当每个方格都填满了材料的时候,才有足够的信息描述系统:从每个角色(我们现在可以称之为"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的角度观察系统的每个可能的视角(描述焦点)。所以一个组织可以使用Zachman表格确保企业构架中的所有重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讨论都是合适的。

  3. 第三条建议:表格的每列的方格都是彼此相关的。例如,Zachman表格的数据列(第一列)。从商业拥有者的角度,数据就是关于商业的信息。从数据库管理人员的角度,数据就是数据库中的行和列。

   四、Zachman表格的作用

    Zachman表格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帮助我们开发企业构

  1. 确保每个利益相关着能够从描述的焦点考虑。
  2. 通过把每个焦点精简到每个特殊观众涉及的焦点来提升构架材料的质量。
  3. 确保每个商业需求能够追踪到技术实现。
  4. 确保商业方面不会规划出多余没用的功能。
  5. 确保技术组包含在商业组的规划中。

五、Zachman表格的缺陷  

      整体来看,Zachman本身还是很粗糙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有太多的问题它都没有描述。Zachman没有给出一步一步构造一个构架的过程。所以需要结合其它方法来构造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游雅女湖
湖光青山云舒倦,秋水长天影徘徊。
美人一夜相思泪,换得梅花缓缓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