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今天是父亲李德伦逝世20周年纪念日,特重发此文怀念他老人家……

作者:deerlilu

绝唱

李璐

2001年10月19.m 0点39分,我慈爱的父亲离开了我们,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位音乐长者,他是著名的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他心爱的朋友,其中两人的去世,使1999年11月19日第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音乐会成为两位老人的完美演唱会。

二十年前,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斯特恩访问北京,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该片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斯特恩的访问就像打开了中国与世界之间的一扇窗,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世界。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北京国际音乐节邀请斯特恩先生再次访问中国,并与我的父亲李德伦再次合作,创作了20年前演出的《莫扎特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此外,音乐节还安排了三位在电影中出现的孩子(二十年后成为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和教授)在音乐会上演奏贝多芬的三重奏。为了实现这一计划,北京国际音乐节音乐总监于龙于1998年专程访问纽约,拜访了小提琴家斯特恩先生,他很高兴听到这个消息,幽默地说:"你要人们知道我们多大了!""你想让每个人都知道我们多大了!我父亲很清楚音乐会的意义,并为此积极做准备。

出乎意料的是,1999年9月中旬,父亲感到很不舒服,吃不下饭,去中日医院看病,医生说是气管炎,给一些药回家。母亲还是不放心,找了个熟人联系和平医院,准备去和平医院检查医院。就在他去和平医院的前一天,父亲半夜突然呕吐,吐出了所有的咖啡色,母亲立即求助带父亲去协和医院急诊室。

在协和医院,经检查,已知有肺炎,咖啡色的东西是胃出血(当时父亲的血红蛋白是5克),伴有肾衰竭(父亲1978年患肾癌,手术后只有一个肾),情况非常严重。八十多岁的肺炎非常危险,更不用说其他并发症了,当时医院的医生告诉她,她的父亲病得很重,无法治疗,所以她已经准备好思考。协和医院医务人员抢救后,直到第二天中午11点左右病情稳定下来。

当时我们三个孩子都没有和父母在一起,我在塞浦路斯,我的妹妹小燕在加拿大,我的哥哥苏在美国,我的母亲不想让孩子担心我的父亲,直到我父亲的病情基本稳定,所以我被告知回来照顾我的父亲。我收到了母亲的电子邮件,立即要求使馆领导请假返回北京。妈妈一看到我,眼泪就忍不住流了下来,这些天她承受的压力太大了,不仅因为她每天都带着金属心脏瓣膜跑到医院,更重要的是因为精神压力;貝絲是一個問題!"沉重地壓在每個人的心上。

"不玩",是不是告别了自己为事业奋斗一生?让大家感到难过和失望?这场演唱会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演唱会,这是父亲和斯特恩在世纪末的协议啊!"玩",老人生病的身体要养活?在80多岁时,当他们极度虚弱时,在公共场所再次感染意味着什么?毋庸置疑,每个人都非常了解。亲戚朋友、组委会和部门负责人经常打电话,问同样的问题"玩,还是不玩?"你能做到吗?""还是不玩!"当我下飞机去医院时,父亲一看到我就哭了。我看到父亲躺在床上,脸色苍白,鼻子里插着氧气管,我轻轻地靠在他的耳朵上,问道:"19日的音乐会可以演奏吗?""我父亲用微弱的声音对我说,'可以......"我被他的回答震惊了,看来老人为他一生的事业是开放的。为了避免再次感染,医院在病房门上放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不探视",以便他的父亲冷静下来为音乐会做准备。父亲在家人和陕北农村的小兰子的照顾下,在二十四小时重症监护的照顾下,开始为世纪末的音乐会做准备。

11月18日下午,父亲在家人和特别照顾者的陪同下,来到世纪剧院进行演出前排练。当我们坐在轮椅上推着父亲在世纪剧院的后台时,我们立即被记者包围了。为了让父亲坐下来排练,我们把父亲推到舞台的角落,当老斯特恩和儿子小斯特恩在舞台上排练音乐会时,当他看到父亲坐在轮椅上时,当他拉着钢琴,一边走向父亲,在最后一个音符的末尾, 两位老人紧紧拥抱,全场观看排练,包括中国交响乐团演奏家在舞台上排练。

开始排练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时,父亲身穿红色毛衣,坐在讲台上,所有的人都为他捏了一身汗,经历过这种大病还好吗?父亲拿起接力棒,放下了第一枪,莫扎特的音乐响彻了剧院。八十多岁的老人,生病的父亲、指挥家还是像那一年那样轻松流畅,心里还是像那一年一样清晰,他用双手控制了整个乐队,莫扎特的音乐演奏得非常优美,随着音乐的发展,每一个音响部门,每一句话都清晰。真棒!父亲和斯特恩两个八十岁的老人一起工作非常默契,两个有着一生音乐经验的老人,莫扎特的音乐演绎无可挑剔,在场的许多音乐专业人士甚至都赞不绝口:"这才是真正的莫扎特!"

排练进行得很顺利,我多么希望多给父亲几张照片来回忆啊,可是怕我的傻瓜相机闪光灯打扰了他老人家的排练,我轻轻地走到非常熟悉的摄影师陈雄对他说:"你一定要多拍几张照片,这或许是我父亲最后一次排练。"说完话走开,陈雄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眼泪顺着镜头流下来,画面模糊了......

排练结束了,我父亲被记者、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和CNN的记者以及陪同斯特恩拍摄纪录片的电影摄制组(其中一位老人20年前就在那里)包围着。这些人问了父亲很多问题,他一个接一个地回答,虽然很累,但思维敏捷,说话也很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一名记者让人群跪下,爬到父亲面前,问了一个更尖锐的问题:"二十年前,在电影中,你被问到一个关于莫扎特的问题,你说了很多,然后斯特恩打断你说,'他是个天才。您后来是否更改了该视图?他的父亲回答说:"当时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因为文化大革命批评了'天才理论',所以我只能谈论天才,我只能谈论时代的背景和莫扎特等作曲家的结果。其实我同意斯特恩的观点,因为那个时代的背景对大家来说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只有莫扎特这么有名呢?CNN记者问道:"现在有可能不考虑政治因素吗?"父亲当即说:"时代的背景还在,但不是凡事都有教条要定下来,应该承认天才。他巧妙地回答了记者的问题。

演出的一天终于到来了,1999年11月19日晚,在北京世纪剧院前,有那么多人在等着退票,人们盼望着看到两位老人在世纪末的"歌声"。北京音乐节组委会特邀著名行为艺术家、两位老人的朋友应如成先生担任演唱会主持人,他幽默的话语和透彻的英语让中外观众体会到过去二十年的变化。

上半场,王健、徐玉玲、潘伟,20年前曾披着红领巾为斯特恩演奏,20年后成为世界著名音乐家,演奏了贝多芬的三重奏。二十年的变迁,不仅这三个孩子的变迁,更重要的是,中国音乐产业在二十年后变得更加成熟,中国拥有自己的音乐厅、音乐节、国际比赛等等,更多的孩子将成为新世纪的著名音乐家。

下半场开始,人们期待这一刻终于到来,在应如成向观众介绍之后,父亲坐在轮椅上,由指挥家北京国际音乐节音乐总监虞龙和他父亲最喜欢的孙子克敏推上舞台,当剧院爆发时,热烈的掌声响起,而两位年轻的指挥家李欣草和杨洋从舞台的另一边跑来帮忙帮助他的父亲。登上领奖台。白发苍苍的斯特恩拿出小提琴,剧院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当斯特恩站在舞台中间时,剧院一片寂静,人们在等待20世纪末。两位老人互相看了一会儿,斯特恩轻轻地向父亲点了点头,父亲举起指挥棒,莫扎特的音乐突然充斥着整个北京世纪剧院的音乐厅,人们屏住呼吸,随着这美妙的音乐在浩瀚的音乐殿堂里翱翔,一样陶醉;他们没有让眼泪弄湿他们正在演奏的乐器,他们被斯特恩高超的演奏技巧和对莫扎特音乐的生动表达所感动,被他父亲明确无误的手势和对莫扎特音乐的深刻理解所感动,并被他们自己的表演所感动。

演唱会结束了,整个舞台被淹没在花海中,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两位老人走了,但他们的音乐将永远回荡在我们心中的音乐殿堂里。

今天是父亲李德伦逝世20周年纪念日,特重发此文怀念他老人家……
今天是父亲李德伦逝世20周年纪念日,特重发此文怀念他老人家……
今天是父亲李德伦逝世20周年纪念日,特重发此文怀念他老人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