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专访 | 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钟朋荣: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保货币的前提下增加有用GDP

作者:新华日报财经
专访 | 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钟朋荣: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保货币的前提下增加有用GDP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远景咨询中心主任钟鹏荣,因其杰出的学术成就,被誉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学"四条小龙"之一的钟鹏荣,在2019年全球经济学家年会上为来宾分享了许多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干货。在接受财经头条、新华社《金融客户》和《Junction News》的联合采访时,他详细阐述了通货膨胀与货币、GDP与福利之间的辩证关系。

CPI不能完全反映通货膨胀,价格有时会受到停滞的影响

钟鹏荣是中国最早研究通货膨胀的专家之一,他1987年出版的《中国通货膨胀研究》一书是我国第一本关于通货膨胀的理论专著。在这次采访中,钟鹏荣开宗明义:"很多经济专家对通货膨胀有偏见,认为是否有通货膨胀对CPI没有上升,涨多少。首先要做的是弄清楚通货膨胀是什么。"

"货币是流通中的货币,通货膨胀是流通中的货币,通货紧缩是流通中的货币较少。"通货膨胀就像更多的雨水,但它流向不同的地方:有的流向洞庭湖,有的流向鄱阳湖,有的流向长江三峡,"钟先生描述道。我们不要因为洞庭湖没有被淹没而断定昨晚没有下大雨,只是因为更多的雨水流入长江三峡或鄱阳湖。"

"货币要高得多,CPI不一定会上涨,就像昨晚的大雨一样,鄱阳湖不一定被洪水淹没。因为水以多种方式流动。"同样,流通中流通的货币也有几种表现,"钟先生说。

"首先是门票更多,钱更多,但价格不会上涨。因为计划经济,固定价格。但你不能用钱买任何东西。比如钟鹏荣说,"1979年,我在武汉市买了两公斤猪肉,两个晚上不睡觉排队,结果第二天早上没有猪肉。"

"第二种表现是CPI的上升,即消费者价格的上涨。例如,猪肉和消费品的价格已经上涨。"

"第三个表现是房价在上涨。钱多了,为了保值,我们都去买房子。你买的房子越多,你买的就越多。许多家庭世世代代将储蓄投资于一个单一的房屋。因此,货币主要被房价吸收,人们没有钱花,CPI涨幅很小。这就是我国头十年左右发生的情况。"钟鹏荣说。

"判断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是否不仅与CPI有关,还与货币增长率和增加的货币数量有关。"截至2019年9月底,中国货币总额(M2)为195.2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钟说。GDP增长仅为6.2%,货币增长比GDP增长快2.2个百分点。"

"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不仅仅是两回事,它们在时间上是不一样的。钟鹏荣进一步指出,"中国通胀到物价上涨一般都有近一年的时间滞后,即今年钱多了,明年物价涨了。如果更多的资金主要流入房地产市场,推高房价,那么滞后时间就会更长。钱多了房价不是马涨,而是经过几年的金钱积累集中上涨,涨价80%甚至翻了一番。比如几年前,厦门、合肥等地房价上涨就是这样的情况。"

经济是为了福利,坚决制止"伤经济"

"我建议经济学家明确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是,低CPI增长率并不意味着没有通货膨胀,"钟先生强调。不要混淆通货膨胀是更多货币的概念,通货膨胀,更多的钱,其表现不一定是CPI上涨,房价上涨,门票更多的是它的表现。"

"第二个概念是,GDP增长不等于福利增长,有的GDP增加福利,有的GDP降低福利。"GDP增长,福利不一定增加,但钱涨得快,居民的福利肯定会下降,因为人们买的钱越来越少,"钟先生补充道。

钟鹏荣在"保钱还是GDP"的主旨演讲中明确指出:"正如央行行长易纲最近所写,要以人民为中心,守护人民的钱袋,不要让人民的选票'毛茸茸'。"

"经济学家不仅要看统计数据来研究经济,还要看人们的工作来研究经济,看看人们的工作是否包含或多或少的东西。"经济是为了福利,"钟先生叫道。

"通过投资基础设施以保护DGP,所有类型的基础设施投资都将增加这一时期的GDP,但并非所有基础设施投资都会增加人们的福利。"一些基础设施项目不仅降低了目前的福利,而且从那时起每年都会降低普通人的福利,因为这些基础设施项目长期亏损,每年都需要大量的政府补贴,"钟先生解释说。这样的经济部门被称为伤口经济,流血经济。"

"中央政府提出了三大战役,首先是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如何预防?这是关于减少伤口经济,而不是制造新的伤口。"在钟鹏荣看来,那些既没有经济效益也没有社会效益的项目应该坚决停止,"低效低下的投资成了金融风险的根源"。"

钟鹏荣建议,通过投资提高GDP,需要对投资进行几项改革:"主要投资从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投资资金来源从贷款到股权投资和资本市场融资,投资的主要领域从传统基础设施到新基础设施,再到企业技术改造, 转型升级。他补充说:"稳定和鼓励民营企业的信心。"

"为了在保留货币的同时保留有用的GDP,我们需要保留增加普通人福利的GDP。钟鹏荣总结道。

专访 | 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钟朋荣: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保货币的前提下增加有用GDP

(作者 吴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