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阿斯巴甜致癌吗?

作者:大众健康杂志

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致癌吗?

据媒体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最常见的人造甜味剂之一阿斯巴甜将在7月被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宣布为“可能致癌”。市面上销售的诸多打上“无糖”标签的食品、饮料,实际上都使用了阿斯巴甜等甜味剂。那么阿斯巴甜是什么?它安全吗?

阿斯巴甜致癌吗?

阿斯巴甜是一种人工甜味剂,多用于无糖饮料、口香糖、酸奶等。它的化学名称为天门冬酰苯丙胺酸甲酯,由化学家在1965年研制溃疡药物时发现,甜度是普通蔗糖的200倍左右,这意味着在饮料中添加一点点就会很甜。同时热量几乎为零,1克的热量是4个卡路里,每升零度可乐里面添加的阿斯巴甜只有0.5克左右,所以一罐零度可乐里面的热量可以忽略不计,多呼吸几下就消耗了,而且没有糖精那样的苦味,因此被食品工业视为代替蔗糖的甜味剂。迄今,阿斯巴甜在食品中的使用已在英国、法国、新西兰等近100个国家获得许可。

之所以说阿斯巴甜存有争议,是因为它在人体内水解之后,会生成氨基酸(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和甲醇。众所周知甲醇的危害:致盲和致癌,严重者还致死。另外,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也被证明摄入过量会导致抑郁以及刺激伤害神经系统。但是对于参与新陈代谢的这些有害物质而言,有一句名言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阿斯巴甜致癌吗?

阿斯巴甜于1974年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作甜味剂以及多种食品的添加剂,1981年以来,世卫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也一致认为阿斯巴甜在特定的量内是安全的,即日容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以内,例如,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喝12~36罐无糖汽水才会有风险。这个观点也得到了包括欧洲在内的国家监管机构的广泛认同。事实上阿斯巴甜是被研究的最透彻的代糖之一,也就是说,只要不摄入过量的阿斯巴甜,问题不大,那为什么这次IARC说它可能致癌呢?

这条新闻说全了应该是世卫组织将把阿斯巴甜列入五个致癌物等级中的2B级,也就是“人体致癌证据有限,动物实验证据并不充分”的等级,它在同一个等级的可能致癌物还有手机辐射、腌制蔬菜、咖啡、红酒等等。再往上的一个等级是“人体致癌证据有限,但动物实验证据充分”的2A级,有红肉(猪牛羊肉)、熬夜工作和65度以上热水。而烟酒、槟榔才是在最高的第一级“确认对人体致癌”。这份列表探讨的只是对某种物质致癌的可能性目前掌握的证据程度,它是脱离剂量的,也就是并没有真正在说他们的危害大小,至于阿斯巴甜更新的安全剂量是多少呢?要等到7月14日,世卫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正式给出一个说法。

阿斯巴甜致癌吗?

WHO这次的宣告是它对非糖甜味剂长期持怀疑态度的一个结果,今年5月,世卫组织发布一份关于非糖甜味剂的新指南,建议不要使用阿斯巴甜、安赛蜜、糖精等甜味剂来控制体重或降低非传染性疾病风险,同时对现有证据的系统性回顾表明,使用非糖甜味剂在降低成人或儿童体脂方面没有任何长期益处,长期使用非糖甜味剂可能存在潜在的不良影响。这次对阿斯巴甜的警告似乎也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精神,希望引爆公众注意,然后推动进一步研究。

所以消费者所要侧重关心的,并不是无糖产品“致癌”,而是“致癌的风险”,需要对“风险”这个概念有个正确的认识。不存在无风险的生活,癌症风险也不可能清零。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学会对各种风险进行平衡,从而选择风险更低的生活方式。比如说,不能因为阿斯巴甜有致癌风险,在避免阿斯巴甜的同时放开蔗糖的摄入!因为研究也表明,过量摄入蔗糖同样有致癌的风险。对于摄入比较多的人士,确实需要及时做出调整,回头是岸。但如果阿斯巴甜摄入量不多,甚至只是偶尔食用了阿斯巴甜,就不必为此担心受怕,不必为可能的致癌风险耿耿于怀。

作者 | 华东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刘少伟

编辑 | 陈秀超 梁婧

审核 | 吴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