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学生吐槽优衣库“时薪16元还得当保洁”,谁破防了?

作者:云宇的异想国

#头条创作挑战赛#

我是云宇,点击右上方“关注”,分享自媒体干货与成长故事。
大学生吐槽优衣库“时薪16元还得当保洁”,谁破防了?

大家好,我是云宇。

暑假到了,很多大学生将暑期实习作为进入职场的一次探索,而现实社会残酷的一面,也终于向青涩的大学生露出獠牙。

前几天,就有大学生小k发帖抱怨在优衣库兼职规矩多、薪资少。

小k吐槽的主要有7点:

1、兼职时薪16元/小时,干的活却和全职店员一模一样,大学生只是廉价劳动力;

2、条条框框的规矩多,还要每天写note,写一天营业额、畅销品和今日目标等;

3、要写感谢卡,感谢一天帮助过你的同事;

4、早班8-10点来店里打扫卫生没有空调,且干的活很多很杂。“外面钟点工1个小时也要一两百,大学生就活该1小时16元给你打扫卫生?”

5、饭点不规律,喝口水也要报告,每天的任务很满,不能摸鱼;

6、一天都要站着,只有1.5小时休息时间;

7、基本每天要加班。

一句“大学生就活该一小时16元给你打扫卫生”,引发网友热议,也把自己和优衣库送上了热搜。

大学生吐槽优衣库“时薪16元还得当保洁”,谁破防了?

对此,也有很多人分享了自己在优衣库实习的经历。其中一位网友认为,在优衣库兼职期间最强烈的感受是身体的疲惫,但面对的压力和要付出的经历比现在上班少很多。

也有人安慰小k,虽然优衣库工作规范确实有很多麻烦之处,但对今后就业其实很有好处。

比如员工规范手册里的4S整理整顿,能让打工者养成习惯性分类归档和逻辑严谨标准流程化的工作思路;“全球知名服装公司从业经历”也能为工作经历单薄的应届生简历增色不少。

另外还有传言,有些公司更偏爱优衣库出来的管培生,因为他们逻辑清晰、标准化流程好、培训制度完善。

大学生吐槽优衣库“时薪16元还得当保洁”,谁破防了?

上面的评论尚属于理性讨论,但部分网友却比优衣库本库还急。端着过来人的身份,开启了高高在上的说教。

“没什么真才实学的大学生又不肯吃苦,这边建议您回家啃老的呢。”

“多找几次工作就知道优衣库麦当劳这种外企多正规了。”

“这点辛苦都受不了,以后就高不成低不就,时间都过去了,什么都没学到。”

“大学生不应该扫地吗?”

“现在满地大学生,也没啥优越感了吧。不喜欢可以找舒服的兼职,没经历社会的毒打太理想化职场了吧。”

……

不想干可以不干,有得是人干。曾经,这是属于万恶资本家的口头禅,如今,它成了底层打工者互相嘲讽的台词。

大学生吐槽优衣库“时薪16元还得当保洁”,谁破防了?

诚然,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工作经验少,抱怨的内容有些看似“身在福中不知福”(这福气还是给别人吧)。

相比一些低收入人群,一小时16元薪资且有空调、有加班工资的轻体力劳动,已是理想工作。

但这并不代表“存在即合理”。也不代表自己淋了雨,就要把别人的伞给撕了。

打个比方,高温天气下工人坚持室外工作,被官方点名表扬,然后告诉你,他们那么辛苦那么累,你还有什么资格抱怨现状。

这时,你会作何感想?

户外工作者辛苦固然值得赞扬,但正确的方法,难道不该是相关部门出台更能保障工人权益的法规,并为他们提供更符合劳动付出的薪资待遇吗?

凭什么因为他们的辛苦,就要求别的劳动者继续承受本就不合理的压力和强度?

制度本就是通过一次次调整才能变得更好。如今有人愿意站出来提出问题,同为打工者的我们更应该抱团取暖、互相支持。而不是共情资本家,自己人打自己人。

大学生吐槽优衣库“时薪16元还得当保洁”,谁破防了?

有人说抱怨没有用。

但此时此刻,好莱坞正在上演一场轰轰烈烈的罢工潮,演员和编剧联合起来,要求提升薪资、抵抗AI。

要知道,正是通过一次次反抗,才有了如今好莱坞编剧的高地位和高薪资,有了男女演员薪资差距的日渐缩小。

更何况,谁出来打工不抱怨几句工作不好呢?

仅仅是加上大学生、优衣库等标签,就想堵住她的嘴,自己啃着馒头,就不允许别人抱怨蛋糕不好吃,这是自卑还是自大?又到底是谁心理脆弱,一不小心就破防?

或许,一个吃过职场苦的成年人,更该包容初入职场的他们。用自己的经验为他们引路,而不是用自以为是的姿态说:“我们都是这样,你也应该这样。”

以上。

作者介绍:

云宇,努力靠码字养活自己的自媒体人,用文字分享成长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