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谁选择了谁?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谁选择了谁?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谁选择了谁?

16340165

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

目录

  •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谁选择了谁
    • 引入
    •      
    • 讨论
      • 载体和形式所影响的价值表现
      • 谁忠于谁
      • 市场入侵
    • 热点

引入

  最近上映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又是一部由书改编的电影,之前的《盗墓笔记》,《小时代》,《寻龙诀》等等等等也是如此,由书到电影似乎形成了一种趋势,面对这种导向,当原本浮躁的影界碰撞到日趋浮躁的出版圈,我们该如何选择?

  没错这篇文章的侧重点不是讨论《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我只是打着它的旗号来讨论在对它的追捧中的选择问题。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谁选择了谁?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谁选择了谁?

讨论

载体和形式所影响的价值表现

  原著呈现于一张张纸,影片呈现于一帧帧画面,这种载体的差异注定着表现形式的不同。书的表现在于抽象和无限,电影的表现在于具象和有限。差异的存在并非是为了讨论孰优孰劣,而是在两种平台上给信息的接受者————我们————多一个选择。抽象和无限构建的是一个模糊的宇宙,而具象和有限创造了一个地球的每处细节。

  

谁忠于谁?

  在观看影片的时候,我们总会在意一个问题,就是它他是否忠于原著,并将此作为评判影片的一个的重要标准,比如前段时间对《盗墓笔记》情节的吐槽。然而,忠于原著的准则究竟是什么?书向电影的转变时载体的差异,注定了原封不动的不可行性,而导演的再创作又加入了更多的主观因素,忠于原著似乎成为了一种苛求。事实上,原著和影片均是在力求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渲染一种情感。所以说,忠于原著不是追求形似,而是对神似的尝试。

  现在许多改编影片面临这样的一个公式,原著是唯一的变量,影片仅仅是附加于原著的无意义的量,影片的质量取决于原书,整个体系的影响力没有因为影片的出现而得到扩充。

  

x+0=x

  而我们所需要的影片,绝非仅仅是原著的影子。

  

市场入侵

  一本好书=一部好的电影?当一本书火爆时,它便成为了最好的宣传,观众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为着原著而来,而读者中又有一部分是为着影片而来,成为票房和印刷量的保障之一。书到电影的转变经历了两次宣传,对作者和导演来说都有利可图。圈内和印刷业界的衔接和市场包装无可厚非,可怕的是,为创作而创作,或者说,为影片的创作而创作原著。这样得来的书叫做剧本,这样的作家叫做编剧。

  在市场问题中更可怕的一点在书和影片中都有,那便是迎合观众和读者。书和影片原本是为了构建价值体系,传递情感,而如今的处境是,它们所构建的价值观是人们希望看到的,它们所传递的情感是人们希望感受到的。作为一种公开传递的形式,却没有引导受众的意识,便是趋于市场的无用之辞。

  在我看来,没有争议的作品是失败的作品,争议引发思考,它的出现说明不忍言说的痼疾被触及到了。

  

热点

  没错我们的题目是和最近的影片有关的,然而它去哪了?

  看完了前面对两种形式的讨论,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这部剧。就价值传达来说,这部剧并没有可取之处,没有做到对原著鸡汤式套路的扩展。它成功的一点在于对松散故事的衔接,也确实体现了原书所要达到的情感共鸣,然而这种共鸣在林林总总的青春文化中只是达到了凸显,没有做到超越。换言之,它所反映的情感是我们看多了的那一套,只是成为了那一套的代表之作。而影片的市场推销十分成功地借用了原著的受众群体和明星的影响力,沦为商业影片中的又一部。

  与这部剧十分相似的是《云图》1.,它的原著有着更加松散的故事结构,而影片却成功将六个故事衔接的模糊处化为情感的渲染,达到了平行故事一起推向最后的震撼,也让影片有了原书的“潜台词”,这一点也是我们的改编电影值得借鉴的一点。

  1. 该片改编自大卫·米切尔的同名小说,由看似独立却彼此相互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的六个故事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