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饥荒的年代到底能有多饿?

作者:香Lemon

经历过三年大饥荒的人,对饥饿都有过深刻的体会,对粮食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之情,绝对不浪费一粒粮食。

现代人对饥饿几乎没有什么概念,正所谓饱汉不知饿汉饥,身在福中不知福。

饥荒的年代到底能有多饿?

饥荒年代,数以万计的人被活活饿死。无粮可吃的人们饥不择食,能有麸糠、野菜、草根、树皮,就算是好日子。

那么,饥荒年代的人们到底能有多饿?

三年大饥荒时,人们在吃光上述“好东西”后,为了能够填饱肚子,开始吃一些连家畜都不食用的一些奇葩的东西。

第一种就是观音土,也就是含有大量氧化铝的白泥巴,这种土比较细腻,从感官上看着像面粉,实则没任何营养。

但仅有一个好处,就是吃了能有饱腹感,使人忘却饥饿。最大的缺点就是不易消化,很难排泄,很多饥民被胀死。

等到吃土的时候,草根,树皮早都被吃光了。村子里90%的家户都靠观音土来充饥,附近的山上已经挖不到土了。

饥荒的年代到底能有多饿?

观音土挖回来后,还要经过发水、磨细简单处理一下,然后渗合着南瓜花和野菜做成馒头状来吃,只为填饱肚子。

不少人因吃观音土而肚子发胀,无法排泄,最后被活活胀死。

第二种就是吃蛇虫鼠蚁。据记载,在甘肃一带,有人饿的实在没办法,只能在仓库打一些老鼠、蜥蜴,煮熟充饥。

吃上这些东西,最起码可以多活几天,不至于很快被饿死。在甘谷一带,有不少家户就是靠打老鼠吃才活下来的。

饥荒年代,根本管不了那么多,能吃不能吃的都会去吃。有些人饿的用煤块来充饥,床板的一圈都被啃食了不少。

在河南,饥荒尤为严重,很多人饿的只有躺着的力气,浑身没劲,抬个头都费劲,只能扭头去啃床上木头来充饥。

饥荒的年代到底能有多饿?

还有,大雁屎也是充饥的东西,不少人将捡拾的大雁屎用水泡开,将水滗掉,做成饼状物在锅里烙熟了吃。

有些人实在太饿,干脆直接放锅里烘干后吃。大雁屎发白的部分不能吃,只能吃青绿色部分,这是没消化的麦苗。

大雁屎还算好的,在陕西富平一带,有人饿的甚至在牛粪和马粪中找谷粒吃。除了这些外,还有不少残忍的东西。

饥饿的人们饥不择食,吃了这些代食品后,发生中毒的现象也很常见。不少树叶、树皮及野菜,都是含有毒素的。

在甘肃定西,大部分人家只能煮着喝谷衣汤,饿到一定程度只能躺下,都不敢下炕去喝水,因为已经没力气上炕。

饥荒的年代到底能有多饿?

尤其在冬天,一旦下炕上不来,就会被冻死在地上。起初靠喝汤还能维持着,后来慢慢就会浑身乏力,眼冒金星。

大人没有食物吃,小孩也就没奶吃,最终只能在饥饿中死去。稍微有点力气的人,会出去给家人讨饭,生死未卜。

留在家中的人,只能有气无力的躺在炕上,死亡随时都会来临。当人饿到一定程度,可能连喝口水的力气都没有。

只要躺下去的人,就再没有力气站起来,就算有吃的了,也未必能救得活。饥饿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极度虚弱。

在一本回忆录中看到,一家人全躺在炕上,唯一状态好的人下去拿水,来回都是爬着走的,一碗水拿来只剩半碗。

饥荒的年代到底能有多饿?

饥荒年代到底能有多饿?这是现代人无法体会的一种痛苦,就是要人命的那种饿,饿到你浑身瘫软,眼中冒火星。

在丰衣足食的年代,人们不应该忘掉过去的饥荒年代,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节约粮食刻不容缓,杜绝一切浪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