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植系核心业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财富管理

中植系核心业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财富管理

中植系核心业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财富管理

文/《清华金融评论》资深编辑王茅

中植系主要做3种生意:一是把钱借给政府投资平台,也就是城投公司做基建项目;二是投资房地产;三是投上市公司。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中植系的主要业务构成,在过去成就了其“霸业”,现如今,又将其拉入风险的沼泽。

大概一周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关于信托的负面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些金融从业者纷纷转发。莫非继中植系之后,还有一些大雷也要暴?

很快,被点名的一些知名信托公司纷纷出来辟谣,并称要采取法律行动。一番言论,何以掀起如此这般惊涛骇浪?究其原因,和中植系的暴雷以及市场对信托业的“战战兢兢”不无关系。

让我们来梳理一下中植系及其暴雷的基本情况。

中植系核心业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财富管理

中植系是怎样的一个机构?

中植系是中植企业集团,是一个持股平台。具体而言,中植系控股了八家上市公司,两家矿产集团。而这次暴雷所牵涉的,有4家财富管理公司和5家资产管理公司。4家财富管理公司指的是恒天、新湖、大唐、高晟,5家资产管理公司指的是中海晟荣、中植国际、中新融创、中植资本、首拓融盛。

此外,中植系麾下还有6家持牌金融机构:中融信托、中融基金、横琴人寿、恒邦财产险、中融汇信期货、中润金服。

中植系这样一个金融巨无霸,所有企业加起来资产规模已超过3.72万亿元,远超恒大集团的负债水平(恒大的负债已经超过了资产,资不抵债了)。恒大2022年财报显示,其总负债已超过2.43万亿元。

中植系本次暴雷情况如何?

中植系危机的缘起,可以追溯到2021年底。2021年12月18日,中植系创始人、灵魂枢纽解直锟离世,其伴侣毛阿敏没有继承他的遗产,也没有介入公司的运营。而在整个2022年,中植系负面消息不少,旗下中融信托频繁踩雷房地产,中植系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和市值表现也差强人意。

到了2023年七八月,中植系的4家财富管理公司出现理财逾期、暂停兑付,这或许表明中植系千亿规模的资金池出现了问题。说中植系正式爆雷,并不贴切,但是风险信号引发的信任危机,已经拉开序幕。

暴雷涉及金额2300亿元,并不是说中植涉及的产品都要暴。这次爆的雷与定融产品相关。定融是一种非标定向融资的资金池。非标就意味着,必须是合格投资人才有资格购买,都是单个投资人投资金额在300万以上的,最大的一笔50亿,当然这里面可能也会存在几个人一起投资,其中一个人代持的现象。

一个定融产品,以8%的高收益吸引客户,加上经营成本、佣金,或许需要赚到15%以上,这个产品才能回本。在经济蓬勃发展、地产欣欣向荣、股市火爆的过去,是可以实现的,但最近3年,什么情况大家都清楚,哪能拿得出这么高的回报?只能通过发新还旧了,新的发不上,旧的补不来,越攒越多,雷不可避免地就暴了。

后续会发生什么?没人清楚。中植系发了一个报告说,具体审计周期要参考恒大,因为这两个雷性质类似,都属于自融。区别在于恒大2万多亿的雷,有1.9万亿的土地资产。中植不同,全是金融产品。

中植系核心“生意”构成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中植系的主要业务构成在过去成就了其“霸业”,现如今,又将其拉入风险的沼泽。

中植系主要做3种生意:

一是把钱借给政府投资平台,也就是城投公司做基建项目;二是投资房地产;三是投上市公司。

这种业务模式,过去确实吃得开,但在当下却是“转不动”了。时过境迁,现如今房地产低迷不振、地方债务展期、上市公司注册制实施,对于中植的业务模式,创收有难度。再加上盘子铺得太大,很难自行腾挪和调整。

后续会发生什么?我们也只能静待审计结果。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想必目前是不大会直接或间接投资城投、房地产了,股市估计还会涉猎,如果选择股市的话,有两个视角可以参考。

一是选“高现金流、高分红、低估值”的公司,二是选高科技含量的公司,这些都需要提前做好功课,等价位合适时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