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阿富汗撤军后,美军或在中国西南门户开战,美国下一场战争还远吗

作者:夏卡尔尼雅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美国的历史被战争所紧紧包围,仅有16年的和平时光,这让美国成为战争国家的代表。考虑到这一历史特征,特别是在美军快速从阿富汗撤军后,我们不难推测美国或许正在酝酿下一场冲突,为之作准备。这一判断受到美国当前的国家战略和国际格局的影响。

中美关系在当前国际格局中占据核心地位,毫无疑问,美国已将中国视为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这一认定在美国国内已经形成共识,未来十多年中,中美的全方位竞争将进一步升级,直至决出胜负的“世纪大战”。

阿富汗撤军后,美军或在中国西南门户开战,美国下一场战争还远吗

为了备战这场“世纪大战”,美国早在30多年前便开始策划。1989年,随着苏联的崩溃,中国在美国眼中失去了战略价值,从而被定位为潜在的对手。此后,美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全面制裁、台海危机干预、对台军售、驻南联盟大使馆轰炸以及南海撞机事件等,将中美关系从1979年至1989年的“蜜月期”推向“霜冻期”。

尽管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一度被视为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的“魔咒”,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美关系再度急剧恶化,围堵奥运圣火传递、西藏骚乱、亚太战略重返等事件紧随其后。直至2016年,中美海军在南海爆发了冷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海上军事对峙,确定中国成为美国眼中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排在俄罗斯和伊朗之前。

阿富汗撤军后,美军或在中国西南门户开战,美国下一场战争还远吗

近两年,中美在贸易、科技、人权、外交和军事等领域爆发激烈交锋,这一逐步升级的竞争将在未来十多年继续。在这危机存亡的时刻,美国放弃了自尼克松时代延续至今的对华接触战略,高强度的中美战略较量概率急剧上升。

美国的行动表明他们不择手段地试图削弱中国,而这次的目标远比肢解苏联复杂。美国采取多种方式围堵中国,包括军事围堵、干扰重要海上通道、抹黑中国形象,以及切断海上生命线等。

目前,美国通过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力量,在印太地区对中国实施战略围堵,形成了环月型围堵链。他们还在陆地上策动中印边境冲突,激化缅甸问题。然而,美国在中亚地区的战略布局出现问题,尤其是在加速撤离阿富汗、紧张的美伊关系以及巴基斯坦拒绝美军使用其基地之后,美军在中亚地区留下了真空。

阿富汗撤军后,美军或在中国西南门户开战,美国下一场战争还远吗

相反,中国的布局在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节点逐渐连通,而中伊签署长达25年的合作框架协议后,陆上输油管线正在成型。这打破了美国早前布下的局。美国对巴基斯坦的袭击实际上是在威胁中国的对巴基斯坦的投资,而瓜德尔港被视为中国应对马六甲困境的一个选项。

尽管美国对阿富汗采取行动与9.11事件有关,但从地缘角度看,他们实际上达到了两个目标:一是打压俄罗斯,二是切断中国的能源通道,制约中国的发展。然而,随着美国撤离阿富汗,中亚地区出现了真空,尤其是在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紧张。这给中国的战略布局带来了机遇。

阿富汗撤军后,美军或在中国西南门户开战,美国下一场战争还远吗

中国已经开始建设与俄罗斯、伊朗的陆上管道项目,解决了海上运输依赖的问题,减轻了马六甲困境的威胁。美国无法改变这一现实,因此可能会从中国的战略布局入手,采取精确打击。

随着美国撤军阿富汗,阿富汗可能再次陷入混乱,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的温床,威胁中国的新疆地区。此外,这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威胁到中巴经济走廊的安

全。这也让美国得以一箭双雕,借机制造混乱。

此外,美国或许已经找到了一个新的切入点,即中国的西南大门缅甸。缅甸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类似于巴拿马对美国的战略价值。它有助于节省运输成本、连接国际通道、规避战略威胁等多重意义。

阿富汗撤军后,美军或在中国西南门户开战,美国下一场战争还远吗

长期以来,缅甸一直是美国视为分割中国的工具之一。缅甸军方在美国和日本等国的支持下,不顾中国的安全和地区和平,采取军事行动,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安全利益。

然而,今年初,缅甸发生了巨大的政治变故,军政府推翻了民选政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个民选政府是西方世界一手打造的民主象征,其倒台对西方国家造成了冲击。一系列类似有颜色革命的事件发生,暗示着幕后黑手的存在。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东盟应该介入缅甸的调解,这影响到了美国的国家战略。然而,由于东盟似乎不愿意完全按照美国的步伐行事,美国的能力和影响力变得有限。这使得美国急需寻找新的切入点,即使在不利的环境下,也不排除他们以军事方式夺取主动权。

如果美国军事介入缅甸,中国将第三次直接面临美国的军事威胁,直接威胁中国西南战略后方的安全,尤其是西南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

这种情况下,美国将把缅甸局势与中印边境冲突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跨越中国国境线的陆上联动链。这将严重威胁中国的西南门户、西藏和新疆等西部地区的安全。

在中美博弈中,美国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因此不排除在阿富汗撤军后,他们会选择介入缅甸。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启示:

从美国历史的战争记录可以看出,战争和美国的历史紧密相连,这不仅塑造了美国的国际角色,还反映了其国家战略和国际政策。当前的国际格局中,中美关系成为决定性因素,美国已将中国视为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这意味着未来将发生激烈的竞争,甚至可能引发一场世纪大战。

美国早在30多年前就开始战略布局,将中国视为潜在的对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全面制裁、干涉台海危机、加大对台军售等,最终导致中美关系恶化。随着近年来贸易、科技、人权等领域的激烈冲突,中美关系进一步紧张,而美国已经放弃了对华接触战略,预示着中美高强度战略竞争的可能性。

当前,美国围堵中国的方式包括军事围堵、地缘战略、抹黑中国形象和切断海上生命线。然而,美国的战略布局也存在问题,特别是在中亚地区,美军撤出阿富汗,中方在一带一路项目下稳步推进,建设重要陆上管道,打破了美国之前的战略设想。美国很可能会寻找新的替代点,包括在中印边境、中巴经济走廊和缅甸等地。

在这种情况下,缅甸成为一个关键切入点,特别是在缅甸政权发生变故后,美国可能会采取军事干预的方式,将缅甸问题与中印边境冲突联系起来,构建一个陆上联动战略,威胁中国西南地区的安全。这将是中国面临的第三次直接军事威胁,可能危及中国大西南战略后方的安全,包括西藏和新疆。

总结:

从美国历史的战争记录和国家战略出发,可以看出美国一直将战争作为实现其国际政策和战略目标的手段之一。目前,中美关系被认为是国际格局中的核心因素,而美国已将中国视为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这意味着未来将出现更加激烈的竞争,可能演变成一场世纪大战。

美国早在30多年前就开始布局,将中国定位为潜在的对手,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导致中美关系恶化。近年来,中美之间在多个领域的冲突不断升级,加剧了紧张局势。美国的战略调整预示着中美关系可能进一步紧张,可能会出现高强度的战略竞争。

美国采取了多种方式围堵中国,包括军事、地缘、信息战等手段。然而,美国的战略布局也存在问题,特别是在中亚地区,美国撤出阿富汗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打破了美国的战略设想。因此,美国可能会在新的切入点上采取行动,包括在中印边界、中巴经济走廊和缅甸等地。

特别是在缅甸发生政权变故后,美国可能采取军事干预的方式,将缅甸问题与中印边界冲突联系起来,构建一个陆上联动战略,威胁中国的西南地区安全。这将是中国面临的第三次直接军事威胁,可能危及中国大西南战略后方的安全,包括西藏和新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以确保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本文作者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