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斗来助力 农机“慧”种田

作者:株洲发布

10月18日,醴陵市茶山镇铁河口村新屋组,金黄的稻田里,收割机轰鸣。跟普通收割机不一样,这里的收割机装有北斗系统。

驾驶室的屏幕上,实时监控收割机作业的速度和进度。装上了北斗的农机“慧”种田,不仅大大降低作业强度,还大幅提高作业效率。

近年来,我市在北斗+现代农业农村领域,不断探索实践,利用北斗、遥感、地理信息、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农业农村的精准化管理。

北斗来助力 农机“慧”种田

装有北斗系统的收割机,正在田间作业。记者/杨如 摄

“有了北斗,我们干活就有了‘天眼’”

今年34岁的杨巧,是茶山镇的种粮大户,也是一名农机手,种植有700多亩水稻。他所在的醴陵市神丰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收割机、旋耕机、插秧机、无人植保机等一应俱全,这些机器都装有北斗系统。

“有了北斗,我们干活就有了‘天眼’。”杨巧说,收割机一天能收割多少亩,只要一看北斗系统,数据一目了然,“以前收割60亩水稻,需要3个人干活,现在一天就能收割50亩,北斗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农机上安装北斗终端,将农机的作业地点、时长、面积、轨迹等信息实时传回平台,让管理者和农机手,能够准确监测农机作业进度和效果,也可解决农业农村部门在农机作业补贴发放过程中作业面积掌握不精确的问题。

“每天有多台机器在田间作业,北斗系统安装之前,需要人工去统计作业面积。现在,机器在哪里,干了多少活,通过手机就能查看到。”醴陵市宏翔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效表示,智慧农机管理通过北斗的定位和导航功能,实现农机精准作业。根据实际运行轨迹和面积,让农机作业工资和政府补贴精准发放,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北斗+,加速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升级

“这是在6月期间,早稻和一季稻种植分布情况。7月双抢时节,随着早稻的收割,可见种植面积明显减少。进入8月以后,随着晚稻的生长,种植面积又显著增加。”在醴陵市农机事务中心的农机精准作业平台上,该中心农机管理股相关负责人陈如生,一边查看系统,一边仔细介绍。

智慧种植监测可以协助管理者解决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灌溉、施肥不精准,病虫害发现不及时等问题,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1万平方米的大棚,以前需要20个工人日夜管理,现在仅需3人就能完成。”陈如生说。

“作为农机主管部门,我们可以通过北斗终端的数据,对全市的农机作业进行精准调度,特别是在应对灾害性天气,更好地发挥农机在抗灾救灾方面的作用。”陈如生表示。

未来,我市将基于全面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等方面进行“北斗+”和“+北斗”的融合裂变,解决农业农村工作点多、线长、面广、监管难的问题,加速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

北斗来助力 农机“慧”种田

来源/株洲日报 全媒体记者/杨如

编辑/筱安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闻热线:17352733309(吴记者)、15907333036(舒记者)

声明:分享要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株洲发布”删除。

北斗来助力 农机“慧”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