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场持续8年的帮扶接力……

作者:国网河北电力
一场持续8年的帮扶接力……

自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以来,国网河北电力紧密围绕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电力行业优势,在巩固脱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上“双线发力”,选派驻村干部深扎基层一线,做好驻点村帮扶任务,用辛勤付出换来群众幸福指数的持续提升。即日起,小e将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驻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讲述他们在基层一线为民服务担当作为的生动故事。

本期,小e带你走近国网曲阳县供电公司驻河北保定市曲阳县计都石村书记牛金波、石磊,看看他们的故事。

实施电力设施改造、开展全村亮化工程、修建自来水窖、助农发展红枣产业……自2015年开始,国网曲阳县供电公司派驻工作队到河北保定市曲阳县计都石村驻村帮扶,先后派驻牛金波、石磊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启了一场8年的帮扶接力。

一场持续8年的帮扶接力……

计都石村俯瞰图。李阳/摄

这小小的村庄里,记录着他们带领队员驻村帮扶的日日夜夜……

村貌和美,电亮灯亮心里亮!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电力基础跟不上,村民想干什么都事倍功半。想到这,第一任驻村书记牛金波便向保定曲阳公司提出申请,对计都石村电力设施进行改造。

该公司积极协调多个部门开展现场勘查,制定电力设施改造方案,为计都石村新增20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供电容量增加至300千伏安,户均容量可达4千伏安;同时,对村里1300米高低压线路进行整改,为每家每户更换进户线和漏电保护组合装置,满足了村民生产生活的用电需求。

一场持续8年的帮扶接力……

驻村第一书记牛金波(右一)与村干部商讨安装路灯及监控事项。张平/摄

2015年,刚到计都石村时,牛金波发现村内部分道路无路灯,给村民夜晚出行造成诸多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他协调安装了10基太阳能路灯,实现了全村主干道亮化全覆盖。同时,他还为该村安装了监控设备,对村里主要街道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保障村民人身和财产安全。

路灯亮了,监控装了,计都石村村民的心也亮堂起来了!

一场持续8年的帮扶接力……

改造后的供电设施。李阳/摄

一场持续8年的帮扶接力……

计都石村村名石。李阳/摄

计都石村占地面积小,从村东到村西仅500余米。为了方便来往计都石村办事的人员辨认,不走冤枉路,牛金波多方筹资,在村口处设立了一块村名石,时时刻刻提醒过往路人,“计都石村欢迎您!”

生态宜居,一泓清水润民心!

计都石村村民日常生活饮水,大多依靠的是半山腰处的一眼山泉水井,常常会为吃水发愁。

一场持续8年的帮扶接力……

通往山泉水井的山路。李阳/摄

“早些年,大家吃水是‘靠天养’,每到旱季或用水高峰,就会出现水源供应不足的问题。为了保证用水,有人敷设水管将山泉水引到自家院里,有人自己挖井取水,还有人直接饮用灌溉井水,既不方便也不卫生。”忆及往事,在计都石村生活了50年的村民史现存感慨颇深。

了解到村民的实际需求,驻村工作队决定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帮扶,首要解决用水问题。2016年,工作队和计都石村两委认真摸排调研,配合曲阳县水利部门为村里敷设了自来水管网,并在紧挨乡道的地方挖了一口百米深的水井,同步建起一间水泵房,利用一台13千瓦的全自动水泵抽取地下水。2018年冬,工作队积极向郎家庄乡政府争取扶贫专项资金,联合村两委将半山腰的山泉井挖深加固,并沿山路敷设一条50米长的水管与村里的自来水管网连通,把山泉水引到了山下。

水源供应问题解决了,工作队继续在提升村民用水便捷度上下功夫。

一场持续8年的帮扶接力……

驻村工作队将山泉水引到山下。李阳/摄

2022年4月,驻村第一书记的接力棒从牛金波交接到石磊手中。石磊联合水利部门对计都石村地下水资源情况进行了反复勘测,并组织村两委研究制定施工方案,最终选定了位于村西南海拔320米的半山腰作为窖址。地形勘察、设备选型、管道走径……石磊带领驻村工作队全程参与。

一场持续8年的帮扶接力……

驻村第一书记石磊与村两委商讨水窖建设项目。李阳/摄

“经过研讨,我们在水窖下敷设了350米管道与村里的自来水管网相连,利用水泵房那台13千瓦的水泵抽水蓄水,40立方米的水窖仅需3个小时就能蓄满水,可供全村人使用3至4天。”石磊介绍说。

不仅如此,水窖在建设过程中,还在管道连接处加装了阀门开关,将原来的自动抽水方式改成了人工合闸控制,旱季可以抽取地下深井水存储到水窖中供应全村用水,非旱季可关闭抽水开关使用山泉井供水,既节约了用电成本,又满足了村民全时段用水需求。

一场持续8年的帮扶接力……

村民用水方便,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张平/摄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施工,水窖正式竣工投入使用。“有了这一口水窖,村民们终于不用再为吃水发愁犯难了,大家打心眼里感谢他们!”提起驻村工作队,计都石村村主任刘增勋激动难掩。

一泓清水“润”民心。将驻村工作队与村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的,远不只这一口水窖。

产业兴旺,村民腰包有保障!

计都石村位于曲阳县城西北部山区,是一座依山势而建的村落。村内82户大多为老人和孩子,以种植大枣、玉米为主。

如何高效助力计都石村经济发展,是摆在石磊面前的一大难题。

一场持续8年的帮扶接力……

驻村工作队队员与村民交流大枣销售情况。孙美峰/摄

石磊对红枣产业前景进行实地调研,到周边红枣产业发展好的村落学习先进经验,并组织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进行积极研讨,最终确定发展红枣深加工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处于建设初期阶段,待厂房建成后能够生产枣茶、枣仁派、奶枣等一系列网红热销产品,将为村民增加一笔收入。

产品有了眉目,寻找销路又成了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正在此时,石磊收到公司在国网“慧农帮”平台设立河北农产品专区的好消息。

“这不是瞌睡了来枕头嘛!”石磊喜出望外,立即联系相关部门,对农产品上架事项进行沟通,了解相关流程。最终,他与同样有入驻国网“慧农帮”平台意向的相关合作社达成合作,由合作社负责计都石村产品上架平台的相关事项。

销路有了,石磊的一颗心总算落了地。等产品上架平台后,村民又将多出一项稳定的收入来源。

做一件事不难,但持之以恒地做好每一件事并不容易。保定曲阳公司两任驻村第一书记接力帮扶,八年如一日发展计都石村乡村振兴事业。他们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让村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真正做到了驻村更驻“心”,当好了村民的“贴心人”。(商凤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