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孟羽童是一面镜子,董明珠理解不了,为何年轻人就想赚快钱

作者:王新喜

文/王新喜

日前,董明珠在格力电器2023届大学生入职仪式中再提及孟羽童。董明珠称当时在实习生节目中是看中孟羽童勤奋,选来做秘书,可在工作中不尽人意,且只想着用格力平台自己当网红,在公司中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孟羽童是一面镜子,董明珠理解不了,为何年轻人就想赚快钱

董明珠称,只想着挣更多钱跟行尸走肉没差别,钱不应该是大学生的梦想,钱是奋斗的结果。

钱是奋斗的结果,年轻人要先学东西

这引发了人们的热议。事实上,过去那个时代的人走过来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年轻人要先吃苦,先学东西,不要想着拿高薪,想获得成功,得先从底层开始做,把自己的经验、本领慢慢锤炼出来,一步一个脚印升上去。在董明珠看来,只要你奋斗到了一定的年限,到了一定的位置之后,钱自然就来了,因此她说 “钱不应该是大学生的梦想,钱是奋斗的结果。”

但是我们知道,董明珠那一个时代,职场整体是稳定的,大家在一家公司兢兢业业干几年十几年,有机会慢慢往上升,在老一辈眼里,公司就是家。在过去的年代,职场也没有年龄歧视,不存在所谓35岁问题。

中国这一代70后、80后,其实与90后、00后、05后们有着明显不同。他们吃的苦不比60后少,也吃到了中国发展的红利,更加推崇通过个人奋斗改变命运,也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近50年来的巨变。他们中很多人从一穷二白走到了有车有房有事业的阶段,其实就是他们清楚自己一路走来的不容易,看到了中国发展的不容易,也理解格力这种企业的不容易。

这一代人是推崇奋斗精神的。过去80后初入职场的时候,会感受到整个就业市场氛围是,各企业都需要有经验的人才,工作经验越久越吃香,企业承认工作经验带来的溢价,工作经验丰富,好就业而且能拿高薪,是各大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因此,当时 80后那一代人都有一个与董明珠类似的共识,就是年轻人初入职场,不能想着薪水有多高,而是要在这家公司好好沉淀,积累经验与人脉,为自己以后的升职加薪或者跳槽之后的身价铺路,大家的这种共识与董明珠的价值观是一致的。

但在今天,时代已经变了,职场中的不安全与不稳定的因素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如今的市场环境下,对35岁以上大龄员工非常不友好,加剧了这一代年轻人想赚快钱的心态,从去年到今年,诸多行业,裁员大潮一轮接着一轮,上次阿里云到滴滴的系统崩溃,很多的观点与猜测都指向了互联网巨头大裁员带来的后遗症。

从去年开始, 35岁等大龄员工被裁找不到工作跑滴滴、送外卖的情况普遍。笔者不少80后朋友在这两年尝试着投简历的时候,发现石沉大海,给他们打击很大。因此,不敢辞职, “如履薄冰”的心态非常普遍。

当一个22岁的年轻人大学毕业进入职场,工作13年就到了35岁,这个年龄在今天这个时代,已经不好找工作了,这意味着过去那一套打怪升级、经验越丰富越值钱的认知不成立了。当人们意识到职场年龄越来越短的时候,其实加剧了年轻人想赚快钱的心态,也让不少人没有耐心沉下去执着于工作的年限积累与经验沉淀而偏向于短时间赚快钱。

因此,企业过于偏爱年轻人,35岁成为就业问题的当下,“钱是奋斗的结果”,在一个岗位上慢慢沉淀,随着经验、资历与能力的见涨,慢慢升上去的这种观念与路径已不再成为共识了。很多人想的是如何给自己在年轻时找一条捷径,35岁之后谋一个安稳的后路。

复制一个董明珠太难,但网红给了年轻人做梦的机会

而网红其实恰恰就给了不少年轻人的一个做梦的机会。

早在2016的新京报“寻找中国创客”会上,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提出了一个观点:网红是2016年最激动人心的现象。每一个创业者都应该成为网红。如果不具备成为网红的能力、潜力、魅力、影响力,那就不要创业了。

每一个创业都应该成为网红,这种观点对于创业者而言,可能是一种误导。但在今天,不否可否认的,一个成功网红也是人们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无论是新东方的董永辉、还是带货主播李佳琦,以及短视频小杨哥其实都是成功的网红,他们的成功,对年轻人来说,反而更有吸引力。

毕竟,想要复制一个董明珠太难太苦,但成为成功的网红虽然也很难,但在现实中有不少成功的案例。而网红的名气与带来的资源,都是为自己的身价加持,获得不菲的收入,再也不用看领导脸色,小心翼翼的做人,从个人来说,这难道不是成功吗?

而孟羽童本来就是网红,加入格力前就在运营自己的小红书账号,当初从综艺出圈入职格力出现在各大热搜榜,“董明珠接班人”的话题本身是为直播带货引流而制造的,但作为一名浙大高材生与网红,为格力打工,月薪只有几千块。

当然,从长期的角度,大家都知道,如果到达一定的年限,其薪水的涨幅要好的多,但这面临着不确定性,因为她的命运不掌握在她自己手里,而是看董明珠愿意给多少,说到底,她的人生轨迹需要向王自如的标准看齐。

时代已经变了,董明珠需要放下

实际上明眼人都知道,格力虽为混合制国企,但也可以说是家族企业,未来接班的不是明珠嫡系也是股东嫡系,哪有外人什么份?况且按照董明珠的性格,你不符合她的期待,随时可以换人,所谓接班人,其实更多也是一个大饼。孟羽童或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而最终选择离开。

而孟羽童作为一个头部网红可以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根据浙江日报潮新闻报道,一位MCN公司内部人事透露,目前孟羽童未签约任何MCN公司,但她这个粉丝数量,已经属于头部中的“顶流”,自己开公司就足够了。此前蝉妈妈网站的数据显示,孟羽童的合作报价是图文15万/条,视频17万/条,而知情人士称目前她在小红书没有报价,有几个月报价是在18万元到22万元之间。

孟羽童是一面镜子,董明珠理解不了,为何年轻人就想赚快钱

如果按18万-22万元每条计算,孟羽童一年半来仅小红书广告收入或许能达到400万。

董明珠或许没有意识到,孟羽童在年轻人心目中,或者世俗意义上,都算是成功的了,而她这种,其实有更大的自由度,不受公司约束,也不需要看领导脸色,如果将来有自己的团队,对自己的人生有更大的掌控度,也不存在所谓的35岁职场焦虑,其实她是一种更被年轻人羡慕的成功。

董明珠认为年轻人应该在一家公司从基础做起,不要一开始就为了钱工作,但问题是,别人一开始就可以赚更多的钱,人生有更强的确定性,能够更早的掌控自己的命运,又哪里比在格力兢兢业业往上爬差了呢?

现在的世界已经变了,每个人的成功标准以及对于人生的选择其实不一样了。

两代人价值观的碰撞背后,有职场不安全感的大环境影响,也有互联网时代,成功的方式与人生的选择多元化、价值观更加多元化的影响。每一种人生选择,只要是遵从内心的选择,都谈不上对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鼓励多样化的价值观与成功标准,而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

既然已经分手,就应该体面的道别。在如今的时代,房子车子孩子施加给年轻人的压力是非常大,年轻人工作就是为了钱,谈奉献精神,年轻人已经不吃这一套了。孟羽童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是当下年轻人的心态,这种心态,董明珠还理解不了。

对于今天的中端制造业企业来说,其实面临留不住人的困境,这背后源于制造业存在对员工的压榨,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缺乏上升通道相关。

其实我们看到,在类似华为这种头部科技企业都是用实打实的高薪来留住人才,本质上是把人才当成聪明人。因此,如果董明珠依然揪着已经离职的孟羽童不放,宣扬不要为钱工作的观点,更不利于年轻人进入制造业。格力这么好,为什么孟羽童宁做网红,不愿做格力接班人,时代已经变了,董明珠需要放下,也需要反思。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