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寒潮来袭,“一老一小”如何应对多病流行季?重点防护人群“过冬指南”请收好

作者:亮网

12月19日12时,广东启动防冻Ⅳ级应急响应。20日,广州阳光回归,不过昼夜温差加大,22日最低气温仅4℃,市民需继续做好防寒保暖。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儿童、孕妇、老年人等重点防护人群,特别是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该如何防寒?新快报记者分别采访多位医生了解到,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心梗风险会增加,孩子因免疫系统不成熟也可能受气温的影响而生病。医生提醒,天气寒冷尤其要注意适当保暖,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减少温度变化对人体的刺激。

老年人

天冷时心脑血管患者晨练不宜过早

“温度骤降是心脑血管的‘隐形杀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黄兆琦向新快报记者介绍,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天气严寒,室内外温差大,人体血管容易收缩痉挛,导致心血管供血不足,进一步诱发心肌梗死等意外疾病。其次,低温下空气通常较干燥,水分流失引发血液黏稠度增高,增加心血管发病风险。

“特别是老年人和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病等基础疾病的患友,更加容易诱发。”黄兆琦提醒,低温来临,如果数日有乏力、头晕、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频繁、剧烈、持久的情况,要警惕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要及时增添衣服,预防身体温差过大。”黄兆琦叮嘱道,头部吹了冷风后血管收缩,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血压高、头痛的症状,出门时最好戴上帽子防风。

除了做好防寒保暖,饮食清淡、适度锻炼也同样重要。同时,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晒太阳,尽量保持心情愉悦。对于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定期体检,按时服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应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并预防疾病的发生。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药物,不要随意更改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若发生不适,立即就医。”黄兆琦说。

冬季老年人能晨练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鲁明军提醒,心脑血管患者天冷时不宜过早晨练,最好在上午10时以后再去锻炼。

儿童群体

鼻炎、哮喘患儿病情易复发或加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黄埔院区儿科副主任医师谢丽春提醒,宝宝的免疫系统还处于发育不成熟的阶段,很难抵御病原体的攻击。“天气变冷时,咳嗽、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高发,有慢性气管炎、鼻炎及哮喘的患儿往往病情容易复发或加重。”

谢丽春指出,低温的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血液循环,因此有些孩子受风寒就容易肚子痛、拉肚子。此外,低温可能刺激皮肤,引起皮炎和湿疹等。极端气温下,儿童更容易遭受冻伤。谢丽春说:“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儿童,更需要谨慎防护。”

谢丽春建议,寒冷天气早晚减少出门,出门时可以戴口罩。注意添衣保暖,但并非穿得越多越好,如果手心发热,后背有汗,说明孩子衣服穿的多了,需要及时减衣。

当空气干燥时,可以通过每天用盐水喷雾剂或鼻用凝胶湿润孩子的鼻子来预防流鼻血。谢丽春表示,家长应避免让孩子接触可能传播感染的环境,应教导孩子咳嗽或打喷嚏时用袖子或肘部遮挡,而不是用手遮挡,尽量避免用手接触眼睛和鼻子。

“注意防止孩子腹部受凉,尽可能避免反复冷热环境的刺激,外出时尽量选择在一天中较温暖的时段,避开早晚气温较低时段;不宜长时间外出,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谢丽春说。

此外,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她强调,除了按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在寒冷季节,特别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婴幼儿

穿衣盖被不要过量以防出现脱水热

“新生宝宝们所在的室内温度宜控制在22℃~24℃,如果使用暖气、电暖炉,空气比较干燥,可以使用加湿器,使室内湿度保持在55%~6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刘小利提醒穿衣盖被不要过量,以防孩子出现脱水热,“判断孩子是否穿够衣服、盖够被子,把手放到其后背感受,如果出汗了就是穿太多了,这容易出现脱水热,表现为出汗、精神不佳、手脚凉,甚至呼吸困难。”

冬春季节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连日来,在新生儿门诊刘小利接收到呼吸道感染患儿增多,她建议室内每天通风两到三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可以将宝宝抱到另一房间,以防着凉。家里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要注意与孩子隔离。”

除了常见呼吸道疾病,新生儿宝宝在冬天还容易出现消化、皮肤的问题,刘小利分享,“可以给宝宝穿连体服,防止宝宝肚子受凉,换纸尿裤、洗澡等操作动作要快。”

“有些家长怕宝宝着凉,不敢给宝宝洗澡的做法并不可取。”刘小利指出,宝宝皮肤娇嫩,不洗澡很容易出现皮肤皱褶发红糜烂、红臀等。“洗澡时,适当升高室内温度,水温在37℃~43℃,5~10分钟洗完,迅速彻底擦干后穿衣。如果不能洗澡,可以用温水擦身,臀部、颈下、腋窝、腹股沟这些部位要保持干爽。”

婴幼儿正在长身体,需要太阳促进钙的吸收,需要适当的室外活动。“不能因为太冷就减少外出。如果风很大或者气温很低,就应选择中午前后气温暖和的时候外出。”刘小利鼓励,冬日里适当带孩子出去晒太阳。

【贴士】

冬季可适时温补少吃盐

“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气温下降,寒冷来袭。中医界对应的养生金句:早卧晚起,祛寒就温。天冷时,如何进补能防风、防寒且温暖呢?

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李俊指出,天冷时,可适当食用富含蛋白质及脂肪、有较大热量的食物,如牛肉、鸽子、海参等益肾壮阳、补气生血;适当多吃温补益肾之物,如羊肉、山药、腰果、芡实、紫米粥、白果、核桃等;适当进食温性食品,例如洋葱、红薯、苹果、香蕉、枣、牛奶、蛋类、核桃等。不宜食用生冷食物。此外,冬季应注意少吃盐,高血压人群尤其要注意。

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吴伟向新快报记者分享了两款补气温阳和一款滋阴润燥药膳方。

●药方一

党参黄芪排骨汤

烹煮方法:取党参30克、黄芪30克,猪排骨300克洗净、斩块,飞水备用,生姜2片,放入炖盅,煮沸后,改文火,炖煮约120分钟,加盐适量即可饮用。

●药方二

当归生姜羊肉汤

烹煮方法:取当归10克、生姜3片;取羊肉500克剔除筋膜、洗净后切块、飞水。先用铁锅,以花生油、生姜片将羊肉放入爆炒,加蘸少量黄酒,然后以武火烧开后,转文火,慢炖约90分钟。加盐适量,微量胡椒粉,喝汤食肉。

●药方三

淮山枸杞子元肉炖乳鸽

烹煮方法:乳鸽斩件、飞水,以花生油姜片爆炒,蘸酒微量,入炖盅,放入淮山50克、枸杞子10克、元肉10克,生姜2片,武火煮开,调文火,炖60-90分钟,加盐适量调味,食用。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许力夫 通讯员 白恬 刘苡婷

图片:新华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