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科创板退市第一股紫晶存储实控人被捕,涉嫌欺诈发行证券罪

科创板退市第一股紫晶存储实控人被捕,涉嫌欺诈发行证券罪

科创板退市第一股紫晶存储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涉嫌欺诈发行证券罪被捕。

12月22日,已从上交所摘牌、现已在新三板的R紫晶1(原紫晶存储)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郑穆、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罗铁威涉嫌欺诈发行证券罪,被采取强制措施。上述二人现羁押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看守所。据了解,二人现已被梅州市检察院批捕。此前于12月18日,R紫晶1公告称,郑穆和罗铁威已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

公告还称,上述事件将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并可能涉及实控人变更,不确定是否对公司财务造成影响。但不存在因本次处罚或处理而被终止挂牌的风险。

财务造假虚增营收、利润,实控人涉嫌欺诈发行证券罪

R紫晶1公告称,经公司了解,郑穆、罗铁威本次涉嫌欺诈发行证券罪被梅州市公安局刑事拘留,与公司4月22日披露《行政处罚通知书》中所认定的违法事实涉及内容一致,是对该违法行为采取的刑事措施。

科创板退市第一股紫晶存储实控人被捕,涉嫌欺诈发行证券罪

据上述《行政处罚通知书》,证监会查明,紫晶存储《招股说明书》通过虚构销售合同、伪造物流单据和验收单据入账、安排资金回款、提前确认收入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利润。2017年至2019年上半年,紫晶存储共虚增营收2.22亿元,虚增利润8599万元。另外,紫晶存储未按规定披露的2016年末、2017年末以及2019年上半年末对外担保余额分别为1000万元、1000万元、7500万元。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未按规定披露对外担保余额合计1.35亿元。

证监会还查明,紫晶存储在上市后,继续通过前述财务造假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利润。在2019年年报和2020年年报中,紫晶存储通过开展虚假业务以及提前确认收入,分别虚增营收2.7亿元和3.28亿元,虚增利润1.45亿元和1.69亿元。另外,紫晶存储在2019年至2021年未按规定披露对外担保余额分别为1.45亿元、1.75亿元和4.18亿元。

证监会认为,对上述违法违规行为,郑穆、罗铁威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此外,郑穆、罗铁威作为紫晶存储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从事上述违法违规行为。根据相关规定,证监会对紫晶存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669万元罚款;对郑穆、罗铁威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2164万元1804万元和罚款;对其他涉案人员处以50万元至220万元不等的罚款。另外,证监会还对郑穆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对罗铁威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

“光存储第一股”涉嫌欺诈IPO,又成科创板退市第一股

官网显示,紫晶存储是一家光存储高科技企业,为各类用户提供光存储介质、磁光电混合存储系统、光盘摆渡机系统、光存储一体机解决方案、行业解决方案、数据中心及云存储服务。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由郑穆、罗铁威两人共同出资成立,注册资本 300万元。

2010年,在光盘行业有十多年经验的郑穆看中了光存储风口,回到家乡梅州建立紫晶存储,主要产品是一次性记录蓝光光盘。迎着光存储这股东风,紫晶存储屡获资本青睐。根据公司招股书,紫晶存储主要股东有达晨创通及达晨创联、东证汉德、东证夏德等知名投资机构。其中,达晨创联、达晨创通合计对紫晶存储投资约1.25亿元。

2020年2月,顶着“光存储第一股”光环的紫晶存储在上交所科创版上市。上市当天,紫晶存储报收78.24元/股,股价大涨264.08%,总市值达148.95亿,作为创始人的郑穆,身家也涨至30亿元。

但在上市后,紫晶存储的业绩便开始下滑。2020年,紫晶存储实现营业收入为5.63亿元,同比8.97%;但增收不增利,公司归属母净利润为1.04亿元,同比下降24.71%。2021年,紫晶存储营收为4.58亿元,同比下降6.69%,归母净利润亏损2.29亿元,同比下降379.85%。值得注意的是,中喜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紫晶存储2021年年度财务报告的审计机构,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这也是科创板首单非标年报。

科创板退市第一股紫晶存储实控人被捕,涉嫌欺诈发行证券罪

2022年2月11日,紫晶存储发布公告称,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3月13日,紫晶存储发布《关于公司自查涉及违规担保事项》公告表示,公司自查发现,截至当年3月10日,公司及子公司定期存单违规质押担保余额合计3.73亿元。

全面注册制实施以来,紫晶存储是首例涉嫌欺诈IPO的企业,一时引起了科创圈震动。2023年4月21日,紫晶存储公告称,因欺诈发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停牌时,紫晶存储股价下跌至2.4元/股,总市值仅4.61亿元。

采写:南都·湾财社见习记者 彭乐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