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橙融媒新年献词|携手同心 共赴未来

作者:青橙融媒

当新华广场上2023的璀璨烟火映红人们的笑脸,当2024清晨第一缕阳光照亮城市一栋栋楼房,我们挥别了收获满满的一年,迎来了充满期待新的一年。

天地风霜尽,新程壮阔多。回首2023年的呼和浩特,犹如风雪后终遇春天的丁香树,长出了欣喜而蓬勃的劲头儿。

6月7日至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这是6月7日下午,习近平在呼和浩特中环产业园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023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亲临呼和浩特考察;国务院下发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强首府战略”……这些带给这座城市强大的发展“底气”。

回首过去一年的拼搏场景,我们每个人都曾全力以赴,让自己离理想近些,再近些。

青橙融媒新年献词|携手同心 共赴未来

过去一年,呼和浩特经济发展达到十年来最好水平。从一座座现代化牧场、草场,到一片片风车、太阳能发电板;从一组组大数据机房,到实验室里彻夜的灯光;从煤制新材料,到硅材料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六大产业集群涌动的力量无处不在,城市二产实力越来越强,呼和浩特也在全力以赴奔向我们共同的“城市理想”;

喜迎八方来客,笑纳四海宾朋。热情好客,开放包容是这一方人民传承千载的豪情。

青橙融媒新年献词|携手同心 共赴未来

过去一年,我们举办了世界奶业大会、中蒙博览会、中国绿色算力大会、七场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这一年,我们获得了众多荣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中国康养旅游城市”“世界乳业科技之都”“中国投资热点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人生为数不多的高光带来的是激情澎湃,更温暖人心的还是平日里的人间烟火。

过去一年,呼和浩特也带给人们太多的温暖和感动。这些温暖和感动,浸润在塞上老街、转角巷氤氲的烟火气中,穿梭在一个个文物与雕塑之间,浮动在救人的河畔、抬车的路边、演唱会歌迷们一声声的称赞里,萦绕在你我身边那看似一次次不经意的帮助和温暖周围。

青橙融媒新年献词|携手同心 共赴未来

回望来时路,我们相伴走过了破冰重生的一年;展望新征程,将是呼和浩特敞开胸怀、勇毅前行的一年。

开放,呼和浩特2024年的第一个关键词。

一个人的胸怀和格局,决定着他的发展高度。同样,一座城市敞开胸怀,放开格局,才会有无限发展可能。

呼和浩特、包头共同签署了加快同城化发展协议。2024年将是“双城”携手奔跑的第一年,一个是自治区首府,一个是工业重镇,所有目光都在期待着强强联合带来的区域振兴。未来一年,呼和浩特还将积极参与自治区国家自贸区核心区申报,努力成为国家“向北开放桥头堡”的核心城市;超前布局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紧抓机遇风口,为未来几十年的城市发展负责、为荫蔽子孙后代而努力。

尊重规律,2024年呼和浩特的第二个关键词。

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让企业有盈利,让居民能增收。精简办事事项、缩短办理流程,是呼和浩特打造优良营商环境的“前菜”;政府该管管、该放放,搞服务、不添乱,新一年的呼和浩特,真正搞实业的企业家将在这里如鱼得水。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遍地开花,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是,百业俱兴,物阜民丰。

脚踏实地,2024年呼和浩特的第三个关键词。

刚刚结束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2024年九项重点工作让我们看到首府飞跃的身姿。持之以恒抓科技提升、抓产业集聚;重点实施1100多个项目,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在400个以上;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激发国企内生动力,把改革动力转化为经济活力;精准布局农牧业板块;促进城东城西区均衡发展……每一项重点工作的落地,都是一个稳稳的脚印,载着呼和浩特一路向前风驰电掣。

历添新岁月,乾坤气象和。新年的一切都是崭新的,在这座气象万千的城市里,各行各业都在孕育着勃勃生机。你我的每一份努力和坚持,都在铸就这座祖国北疆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呼和浩特,新的一天、新的一年、新的未来!2024,让我们一起开始新的出发!

丨来源:青橙融媒(文:弘心;图片来源:乐炎 丁根厚 王劭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