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赵括的父亲赵奢,只打赢秦国一次,为何就被称作名将?

作者:吥废话科普

赵奢仅凭一役便荣获马服君称号,因其凭借阏与之战击败秦国而名扬千古。此次战役,无论是策略上,还是执行上,均击碎了秦军无敌的神话。

赵奢在劣势中先后赢得三场战争,相当于扭转败局,自然有资格受到表扬。若想深究赵奢为何能一战成名,阏与之战的详解不容忽视。

赵括的父亲赵奢,只打赢秦国一次,为何就被称作名将?

自秦相范雎制定出“远交近攻”的策略以来,秦国将矛头直指韩、魏两地。尽管赵国远离秦国,原本应在“交”的范畴之内,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相邻,且和韩、魏皆属三晋,赵成为秦国吞并韩、魏领土的阻碍。

公元273年,秦夺走赵国三座城池,赵便于同年寻求和平解决方案,表示愿以质子交换被占城池及三座城池作为补偿

赵括的父亲赵奢,只打赢秦国一次,为何就被称作名将?

秦王欣然接受,“远交近攻”策略使赵国并非其当下攻击目标,再加上赵民风剽悍,继续消耗恐会自损,于是同意议和。谁知协议签订后,赵惠文王却变卦了!

秦王愤怒不已,竟遭玩弄,决定再次开战。派胡阳领兵攻打赵国的阏与。见阏与失陷,赵王心急如焚,首先想到廉颇,但军备不足的廉颇认为难以战胜秦军,明确告诫赵王,阏与遥远,道路险阻,没法及时救援。

赵括的父亲赵奢,只打赢秦国一次,为何就被称作名将?

无奈之下,赵王再访乐乘,结果如出一辙。然而最后,赵奢给出了一个不同的答案:“狭路相逢勇者胜”,给了赵军获胜的信心。

赵王对赵奢赴援阏与之任命感到欣喜,赵奢曾为公门中负责税收的低微官员,但尽管职位卑微,却具备巨大的勇气。平原君府邸的那次强制税收事件,赵奢处决了九名平原君手下管家,未给冯君国务卿留有丝毫颜面。

平原君身为赵惠文王之弟,乃王室近亲,亦为赵国重臣,地位崇高。当看上去似乎无法无天的赵奢斩杀了冯君府邸的部下时,将军相当愤怒,欲将其处死。

赵括的父亲赵奢,只打赢秦国一次,为何就被称作名将?

然而,赵奢临危不惧,坦然面对平原君:“国家若因放纵贵族腐败,导致法令废弛,国家必然衰亡,宗庙荡然无存之际,贵戚又如何生存于世?”

平原君最终被说服,意识到自身利益与国家息息相关,于是转怒为赏识,将赵奢升任为全国赋税的主管。自那之后,赵奢行事得体,完成得心应手。

赵惠文王十九年,赵奢领命率队攻伐麦丘,此役并未引起更多注目,因其时齐国尚在五国联盟兵灾后的重建之中。在此前数度与齐国发生的军事冲突中,赵军屡战屡胜,即使为有道者,也在与齐相持不下。

赵括的父亲赵奢,只打赢秦国一次,为何就被称作名将?

然而接下来的阏与救援行动,如同廉颇所言,颇具挑战。邯郸距阏与颇远,等到赵军抵达目的地时,秦国已然扫尾备战,以逸待劳。这对赵军来说极为不利。

廉颇为救秦军围困的阏与与武安两地,提出需谨慎行事,以防被守军联手夹击;而赵奢却未立即行动,仅行至距邯郸30里处便停滞不前。部将们心生疑惑,纷纷请示,然而赵奢令下禁止任何建议,全区欲言毕止。

一名部将暗示应先救武安,赵奢遂立即斩杀该人,以儆效尤。营内战栗,无人再敢质疑其决策。

赵括的父亲赵奢,只打赢秦国一次,为何就被称作名将?

赵奢不理会秦军的嘲笑,仍按计划慢慢推进。他派遣间谍进入秦军内部,并放任其在营内搜集情报。秦国将领胡阳故作轻敌,以为赵军已无力抵抗,阏与唾手可得。

赵奢佯装不知情,秦军见状更为松懈。他趁机命将士卸甲,疾驰阏与,仅用两天一夜已抵达前线。到达目的地后,赵奢日夜驻扎,无动静,秦军不明所以,继续增兵防守。

赵奢之时,一名士兵许历冒死谏言,指出秦军必定进犯,若不谨慎应之,恐将遭受失败。

赵括的父亲赵奢,只打赢秦国一次,为何就被称作名将?

面对许历的勇敢,赵奢深感此人所言必为关键议题。于是即刻召相见之。许历一来便提出必须高度重视秦军的威胁,否则赵军可能会承担失败的后果。

赵奢赞赏许历洞察力,决定虚心听取其后续建言。后者提出赵军务必夺取北方高地以获得优势,即便成功占领该地也绝不可掉以轻心。对此,赵奢立即采纳并派遣一万兵马向北山发动进攻。

赵括的父亲赵奢,只打赢秦国一次,为何就被称作名将?

然而,当秦军欲争夺北山时,早已于劣势中占据制高点的赵军挡住了对手,并赢得这场战斗的胜利。正如许历预料一样,得到北山后,居高临下的赵军表现出色,顺利击败了秦军。

而赵钰则巧妙地使用兵法,即“能而示之不能”和“兵贵神速”、“出其不意”等策略扰乱敌人,随后在抵达阏与附近后采纳许历建议,迅速占领北山上风位,从而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辉煌胜利。

赵括的父亲赵奢,只打赢秦国一次,为何就被称作名将?

尽管仅战胜秦军实属不易,但赵奢此举充分展现了自身的领导和战略才能。尽管仅此一役,且对手强大,突如其来的压力,然而赵奢稳操胜券,在这场决定性的战斗中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