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北大学第一医院:“患”位思考 让服务有温度 专业有深度

作者:华商健康发布
西北大学第一医院:“患”位思考 让服务有温度 专业有深度

为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提升患者体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在全国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为推动我省主题活动取得实效,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启动2023年度全省医疗机构改善就医体验典型案例推荐评选工作。即日起,华商报将开设“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新闻专栏,选取具有可复制、推广的改善医疗体验举措进行专题报道,充分挖掘流程更科学、服务更高效、环境更舒适、态度更体贴的医疗服务新模式,助力提升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不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持续推进便民惠民举措。西北大学第一医院想患者所想,积极构建“互联网+医疗”的服务新模式,拓展医疗健康的空间与内容。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让专科护士走进家庭,为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专业的居家护理服务。此外,为了避免反复排队的问题,“一站式窗口服务”的启动,也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西北大学第一医院:“患”位思考 让服务有温度 专业有深度

“互联网+护理服务”,足不出户享受三甲医院护理服务

71岁的张先生(化名),患有肺部感染病史,长期卧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由于不能经口进食,完全依赖胃管补充营养。某次,老人不慎将胃管拔出,一时间吃饭、吃药都成了问题。可是去一趟医院实在太不方便了,这可急坏了家里人。在邻居的推荐下,张先生的女儿在西北大学第一医院公众号中预约了上门护理项目。很快,负责上门管路护理服务的王静护士长看到订单后,立即与家属取得联系。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后,西北大学第一医院管路小组护士赶往老人家中,顺利帮助老人留置了胃管。“实在太感谢了,不然我们真的不知道如何是好。医护人员不仅操作很专业,还很详细的给我们讲了胃管护理的注意事项。为他们点赞。”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空巢老人、高龄老人的社会照料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合并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失能或半失能的老人,除了基础的生活照顾,还需要专业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护理服务,带病生存老人上门护理服务需求激增。为了让优质护理走进千家万户,2021年11月西北大学第一医院正式推出了“互联网+护理服务”,将护理延续服务和优质护理服务有效结合,为患者提供全周期的健康呵护,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居家护理服务需求。

西北大学第一医院大外科护士长王娟茹介绍,为实现特殊人群便捷就医,“互联网+护理服务”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通过“线上申请,线下服务”,使相应专业学科护士走进家庭,拓展护理服务领域。目前已开展伤口护理、导尿管护理等各类管道护理、PICC维护等11项居家护理服务。不仅节约了医疗资源,提高了医疗卫生资源可及性,也节省了特殊患者就医时间,极大减轻了照护者的负担。

西北大学第一医院:“患”位思考 让服务有温度 专业有深度

“一站式窗口服务”,让患者少跑路构建和谐窗口服务

除延伸护理服务外,西北大学第一医院还在院内就诊服务上下功夫,通过打造“一站式窗口服务”系列举措,让患者少排队、少跑路。

张师傅(化名)是一名慢病患者,每隔大半年都需要来医院住院治疗。以往办理出入院手续都需要家人陪同一起,每人排一队方便提升办理效率。今年,刚刚办理完出院手续的张师傅欣慰的告诉记者“现在办入院手续、出院手续太方便了,缴费结算医保都在一个窗口,现在终于不用再来回跑了。”

西北大学第一医院财务科主任谢平介绍,为协助患者以最简便的方式、最短的时间办理入院、出院结算手续,从而构建和谐的窗口环境。西北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收费结算窗口和医保结算窗口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切实了解患者需求,启用“一站式窗口服务”。即患者在一个窗口即可完成入院登记、医保登记、预交金缴费、医保结算、出院结算、医保政策咨询等手续,避免了患者“多次排队,来回跑”的现象。同时,为了方便部分周内无法办理出院手续的患者,西北大学第一医院通过延伸服务,实现患者在周六、周日也可以正常办理出院结算手续,不仅极大节省了就医时间,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感受。

华商报记者孙夏,编辑刘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