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北“互通”为何遭遇群嘲?部门决策如何导致系统风险?

作者:忻闻天眼

近几日,看到不少朋友在朋友圈传播这个新闻,说是新年伊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经过友好协商达成一致,两校师生实现畅行互通。清北在职教职工和学生经校门核验通过后,可以步行或骑行入校。

一、严肃的决策变成了网民笑料

无一例外地,朋友圈都在将这个新闻当做一个笑话进行传播。

但在两个著名学府的决策者那里,这显然是个严肃的事情。肯定是听取了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毕竟北大副教授李植“跨栏”进出校门已经成为全国性新闻,然后也肯定进行了互联互通可行性的调研,校级领导也肯定进行了严肃的探讨和磋商,结果经过双方协调小组的前期认真工作,说不定双方举行了校级领导隆重的会面仪式,签署并互换文书,然后合照留念。

一切都是严肃的,也是顺应群众呼声的,一切都是决策程序办的,央媒也进行了报道了的,但是为什么在网民那里,直接就成了一个笑话了呢?

或许在两所高校领导那里,会感觉网民看法荒谬绝伦,正如一些领导干部在决策后遭到群众质疑的时候,常常轻蔑地认为网民言论不值一哂。但是如果考虑到,高校的声誉和形象不是由自己决定的,而常常是由外部舆论决定的,网络舆情和声誉形象管理具有密切的联系,就知道这种忽视网民意见和看法的做法是不对的。也就是说,清北两所高校严肃的决策招致群嘲,本身是值得检讨的。

二、类似案例其实还有不少

其实,类似严肃决策最后导致风险后果的,又何止这最新发生的清北互通事件?看看以下几起案例,殷鉴不远——

——某地教育部门为了本地中小学更好地生活和学习,进行反复研究后,定出了地方寒假时间,结果被网民发现是“史上最寒碜的寒假”,引发一片不满声音。最后还是省里相关部门出面,统一规定了寒假时间,争议才算尘埃落定;

——今年的除夕在相关部门的安排之下可能不放假的新闻,一度引发了全国百姓的不满。大家抱怨说,洋节不好过,现在连传统佳节都不好过了,毕竟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全家团聚的重要日子,再大的理由也说不过去。虽然相关专家洋洋洒洒罗列了一大堆理由,也没能平息百姓的不满,最后还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再次强调鼓励各单位安排职工除夕休息,除夕才算“失而复得”:

——在提升股市成为从官方到民间高度共识的关口,相关部门近日一个文件“及时”出台,一举将股市打得狼狈不堪,此前各种政策吹风、信心鼓劲带来的一点难得成果,几乎烟消云散。难道这个政策出台轻率吗?肯定不是,必然是经过各种调研才出台的,但是一出台,就给经济带来一股寒意。实际上,2022年2月,腾讯已经一度股价大跌,就源于社交媒体的一个未经证实的说法,传言相关部门将针对游戏产业发布一个利空的新规定。没想到,到今年类似政策如期出台,腾讯和网易又因此大跌。真是“同一个地方跌了两次”;

——在今年日本核污水排海之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舆论进行了严厉的抨击,人们对于海水的质量无比担忧,在此之际,某部门突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说经过多年治理,海水质量大幅度提升等等。虽说单看新闻都没问题,但却和当时国内外舆论动向严重冲突,甚至让网民分不清“上头”的引导风向到底是往哪个方向吹?

……

这种现象,我们在2022年撰写的《复盘2021年夏末的那段“耦合风险”现象》一文中,已经探讨过这个“耦合风险”现象,说一个部门出台政策,可能是科学调研的结果,但是在各个部门依据自己“帕累托最优”出台各自政策的时候,却可能产生非常意外的负面聚合效应,导致从最优变成次优,甚至相互抵消,到效果最差。比如,在2021年夏末各个部门密集出台防范“资本过度扩张”等各种重大政策之后,不少观察者对未来经济预期悲观,有外媒宣称“中国正在重置其经济底层逻辑”等。

这种现象,经济学称之为“合成谬误”,是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概念,是说一个经济政策,在微观上是正确的,宏观上不一定正确;反之,宏观正确的,微观上不一定正确。比如,在中国承诺“碳中和”后,很多地方开始收取碳排放税,甚至拉闸限电成风,根本不管企业死活,碳排放是降低了,企业也瘫痪了。

实际上,这种现象早已引发中央相关部门的关注,并给出了提醒,比如,在2022年3月,就在美国加息的前夕,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稳预期稳市场,会议强调,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但是遗憾的是,相关部门在出台政策前后,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结果政策一出台就成为风险因素。

近年来,不少专家从各国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教训出发,反复提出防范“合成谬误”的风险。今年下半年,中央相关部门又提出防范这种风险,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种现象依然未能避免。

三、破解“合成谬误”需要什么舆情素养?

那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为什么部门“严肃认真”出台的政策,反倒构成了系统性的风险,搞成了这种“合成谬误”呢?

就以北大清华的“互联互通”做法来说,在进行决策的时候,虽然也是出于为两校师生做好事,并认为这肯定是个好政策、好新闻,但决策思维却出现了一个严重的偏差,那就是仅仅从两个单位的局部利益、从“朋友圈”的狭隘角度出发,却恰恰忽视了中国网络舆论和舆情的主体——数亿网民的感受,而他们才是这种政策真正的评论者和左右舆论的群体。一旦忽视了他们的感受,出台的政策就必然是忽视他们的,那也就难免会遭受他们的嘲讽,从而使得严肃决策行为变成了舆论场里的一个负面案例。

如果决策者考虑到,两所著名高校这种“豪门”本身就自带舆情敏感性,这种“强强联姻”行为除了对自己有好处,对社会大众毫无意义,那么就知道这个做法肯定会引发网民的侧目而视。如果再深一点考虑,就应该知道,网民要的不是看你们豪门之间联袂演戏,而是希望校园全面开放,面向社会大众开放,不光是增加社会福利,更借此彻底向疫情时代告别,增强社会信心。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两个著名学府的这个决策之所以出现问题,主要在于决策者缺乏舆论和舆情意识,可以简单地归结为缺乏“舆情素养”。所谓的“舆情素养”,就是出台政策之前,必须要站在“云端”,也即网络的高度、从作为舆论舆情主体的数亿网民的角度看问题,排除引发舆情的风险因素,才能做到安全稳妥。

对于各个部门来说,在出台政策之前,就有必要充分考虑当下网络心理、社会情绪是否有合适的接受土壤?并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这个部门政策的出台,时机是否敏感?内容是否和当下有所冲突?网民怎么看?媒体怎么看?舆论会怎么说?这都是需要考虑在内的。

再比如说,相关部门在讨论除夕放不放假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当下中国百姓敏感的心理?洋节已经不好过了,但是人们又需要放松、需要娱乐,那么除夕作为传统佳节,就必然承担更多的职责,此时就应该给网民一个大福利、放假“大红包”,以换取百姓的欢心,但是遗憾的是,相关部门并未考虑这一点,而仅仅从部门决策思维出发,终于出台了一个自己满意、但百姓普遍不满意的方案。

从上述各种案例能看出,即便是领域内最优秀的决策者、部门最优质的决策,如果大家缺乏舆情素养,也可能导致系统性的风险,给整体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损失。重要的是,这种现象不是一起两起了,也不是今日昨日了,而是一直都有,几乎就是中国社会一个风险性的现象。

当下的现实风险还在于,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当下和未来的极端重要性和急迫性,从中央到地方,各个部门都行动起来了。有的密集调研,有的出台政策,想缓一缓的做法提前拿出来,想松一松的念头又赶紧“卷”起来。这本来是好事,“众人拾柴火焰高”,但是不能不说,在这个大家伙齐齐上阵的关键时期,众多部门多出政策、多出办法,反倒是“合成谬误”的高发期、高风险期,这一点是不能不防范的。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教授提出,合成谬误是科层体系的必然产物。因为在严密的分工体系下,将相同的目标分解到不同部门实施时,往往会产生较高的协调成本甚至出现协调失灵,难以完成既定的任务。如果从这个观点看,合成谬误就不是一个偶发的风险,而是一个深嵌于体制之内的风险因子,需要时时关注,并出台政策以制度之力进行防范和修正。

但是如果仅仅从舆情的视角来看待这种合成谬误,我们的建议倒是非常简单,那就是部门的决策者在出台政策之前,除了需要提高政治站位,站在更高的层面,站在全局的立场外,更要以互联网的云端视角,尝试以网民、以媒体的身份进行代入式观察,以舆论的视角反观自己政策的社会反响,如果由此看到了政策的风险后果,网民和舆论的潜在的情绪波动风险,那就趁早进行风险的化解,进行更为稳妥的政策论证。

我们希望类似的教训给相关部门一个提醒,那就是必须增强舆情素养,从更高的云端、更广泛的视野、更民生的角度来看待自己部门的政策和决策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