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朱元璋的南北榜案来看,考试公平与地域公平的博弈,科举的目的

作者:十月刀1

从朱元璋的南北榜案来看,考试公平与地域公平的博弈,科举的目的

科举制度自隋唐成型以来,历经千年演变,至明清时期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然而,明太祖朱元璋却对这套制度不太满意。

从朱元璋的南北榜案来看,考试公平与地域公平的博弈,科举的目的

众所周知,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是一位“马上得天下”的帝王,在他登基之初,明庭内部功臣众多,他们都是辅佐朱元璋打天下的谋臣武将,在朝廷有着很高的话语权,因此明太祖一度实行“荐举”制度,即由朝臣向天子推荐任职人选。

显而易见,这一制度有巨大的局限性:“推荐”的权利掌握在功臣手里,谁能当官还不是他们一句话的事情?

于是,朱元璋将目光投向科举制,希望能够选拔天下人才收为己用。

从朱元璋的南北榜案来看,考试公平与地域公平的博弈,科举的目的

洪武三年,朱元璋通过科举,挑选了一些饱学之士,然而很快他就发现,这些人“能以所学措诸行事者寡”也就是说,朱元璋认为,中举之人全是书呆子,他一气之下,便将科举制度废除,直到十余年后,才下旨恢复。

然而,洪武三十年,行将就木的朱元璋,又遇上了一件烦心事,这就是所谓的“南北榜”事件。

那么,这一事件有着怎样的来龙去脉,朱元璋对这一事件的处理,又体现了为政者对科举制度怎样的设计呢?

从朱元璋的南北榜案来看,考试公平与地域公平的博弈,科举的目的

震惊天下的科场舞弊案

1、“闹心”的科举

洪武三十年,一场“会试”如期举行。

所谓的会试,指的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下,对考中举人的学子在京城进行的考试,考中者由皇帝亲自面试,决定一甲前三名的人选(亦即状元、榜眼、探花)。

朱元璋眼见天下人才济济,感到非常高兴,他大笔一挥,将状元给了陈安,榜眼和探花则由尹昌隆和刘仕谔摘得。

因这次考试的时间在春天,故人称“春榜”亦称“南榜”。

从朱元璋的南北榜案来看,考试公平与地域公平的博弈,科举的目的

消息一出,天下舆论哗然:这次的皇榜上面,居然只有南方的学子,北方人一个也没有。

于是,愤怒的北方学子将矛头直指考官刘三吾、白信蹈等人,质疑他们“私其乡”给同乡举子放水。

朱元璋闻讯之后龙颜大怒,他当即指示考官重新阅卷,在“北士”群体中选取一些贤才录用。

没过多久,刘三吾等人上奏皇帝,声称“北士”学问本来就不如南人扎实,且其中颇有谤议时政的话,建议皇帝维持原来的考试结果。

从朱元璋的南北榜案来看,考试公平与地域公平的博弈,科举的目的

“北士”群体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他们也给皇帝写了一封奏疏,声言刘三吾等人“以陋卷呈”,故意将成绩不好的试卷呈递给皇帝。

朱元璋忍无可忍,他将主考官白信蹈、新科状元陈安等人处死,刘三吾虽然因为年龄过大(85岁)而逃脱一死,他被夺去官职,发配边疆。

不久之后,朱元璋重新主持考试,这一次,朝廷录取的人,全是北方士子。

从朱元璋的南北榜案来看,考试公平与地域公平的博弈,科举的目的

因这次复试在当年夏天,时人称之为“夏榜”亦称“北榜”。

从表面上看,朱元璋受了刘三吾等人的蒙蔽,好在他及时止损,纠正了错误,然而细品之下,却不免让人心生疑惑:如果说春榜尽取南士是舞弊行为,那么,夏榜尽取北士,难道是一种公平正义的体现吗?

2、迷雾重重的冤案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有这样一句话广为人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纵观中国历史,每逢乱世,军阀割据之时,往往会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三国是如此,其后的东晋,南宋,都是靠着东南的半壁江山苦撑危局,就连朱元璋本人,也是在平定江南之后,方才誓师北伐,一统天下,及至他建立明朝,也是以南京(应天)作为首都。

从朱元璋的南北榜案来看,考试公平与地域公平的博弈,科举的目的

江南的土地,在庇护了大量北方避难士子的同时,也形成了它独特的文化,自南宋以来,由于“衣冠南渡”南方儒学气氛浓厚,而中国北方却一直处在战乱之中。

换言之,南北差异是当时存在的客观事实,刘三吾等人的话并非全无道理。

更何况,朱元璋本人对此心知肚明,否则的话,他钦点陈安为状元,岂非向世人昭示,他没有识人之明吗?

从朱元璋的南北榜案来看,考试公平与地域公平的博弈,科举的目的

除此以外,“舞弊案”主犯刘三吾的行为本身就让人感觉不可理解。

这个刘三吾是个什么人呢?

据《明史》记载,刘三吾本无心仕途,在老家当隐士,直到洪武十八年,七十三岁的刘三吾才被人引见给朱元璋。

朱元璋见他“奏对称旨”与自己很谈得来,便给了他一个“左赞善”的官职,以后又让他当了翰林院学士,成为自己的文胆。

从朱元璋的南北榜案来看,考试公平与地域公平的博弈,科举的目的

《明史》还记载道:“三吾为人慷慨,不设城府,自号“坦坦翁”。至临大节,屹乎不可夺。懿文太子薨,帝御东阁门,召对群臣,恸哭、三吾进曰:“皇孙世嫡承统,礼也。”太孙之立由此。”

如果史书记载无误,那么刘三吾应该是一位胸怀坦荡的正人君子,他为了坚持儒家传统礼法,在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去世之后,建议皇帝立他的儿子朱允炆为太孙(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不惜得罪朱元璋在世的皇子,使他们与皇位绝缘,足见是一位相当有原则性的长者。

从朱元璋的南北榜案来看,考试公平与地域公平的博弈,科举的目的

很难想象,洪武三十年的时候,这位已经八十五岁的老人会突然性情大变,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为同乡谋取利益。

而大明朝廷在朱元璋去世之后的举动,也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所谓“科场舞弊案”是一场由统治者炮制的冤案。

朱元璋去世之后,建文帝下诏将刘三吾从边疆召还,让他在京城颐养天年。

从朱元璋的南北榜案来看,考试公平与地域公平的博弈,科举的目的

虽然史书之中没有记载大明朝廷是否为刘三吾平反,不过建文帝的举动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政治属性。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经常标榜自己“以孝治国”而衡量一个君主是不是“至孝”的一个重要标准,就在于他能不能执行先皇的政策,所谓“先王之法不可变也”如果刘三吾真的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朱允炆怎么可能在朱元璋尸骨未寒的情况下将他召还?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洪武末年的南北榜事件,乃是朱元璋有意为之。

问题也随之而来,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从朱元璋的南北榜案来看,考试公平与地域公平的博弈,科举的目的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皇帝的心病

关于朱元璋蓄意制造冤案,打压南方士子的原因,历来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这是朱元璋对北方士子的一种拉拢手段,然而从实际层面来看,朱元璋的用意似乎不止如此。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曾让太子朱标去考察洛阳一代,似乎有意迁都,可惜次年朱标病逝,迁都之议不得不宣告终止。

南京城乃是虎踞龙盘之地,地理位置极佳,朱元璋因何想要迁都呢?

从朱元璋的南北榜案来看,考试公平与地域公平的博弈,科举的目的

这就不能不提朱元璋的一个心病:南京的官员,实在太多了。

前文已述,朱元璋在创建大明天下的过程中,不得不倚仗一些文臣武将,这些人在大明建立之后,成为大明的开国功臣。

朱元璋对此甚为忌惮,太子朱标在的时候,局势还勉强可控,然而朱标已死,将来的皇位继承人朱允炆在自己的长辈面前素无威望,一旦朱元璋驾崩,朱允炆能守住江山吗?

为此,朱元璋绞尽脑汁,他想的一个办法是,尽快脱离现有的官僚系统。

从朱元璋的南北榜案来看,考试公平与地域公平的博弈,科举的目的

按照明朝的制度,官员在某地任职一段时期后,需要进行轮换,可洪武年间的朱元璋却面临一个难题:朝廷可以换人,但换上来的新官员,往往是前一任的亲朋故旧,他们互相通气,使得换人的效果收效甚微。

朱元璋、朱允炆祖孙二人自然不甘心这样的局面,他们动了脑筋:既然南方官官相护,为了打破这种局面,何不引入北人呢?

更何况,朱元璋此举还有一个现实的考量,元朝残余势力的侵袭。

洪武元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元朝的势力仍然存在,以元顺帝为首的蒙古贵族退回草原,不停骚扰着明朝的北部边疆。

从朱元璋的南北榜案来看,考试公平与地域公平的博弈,科举的目的

为了解决“边患”朱元璋想了很多办法,他多次派遣蓝玉、常遇春等人出征,对蒙元进行打击,此外,他大封诸子为王,允许他们拥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让他们充当大明王朝的保护伞

由于地理因素,明军北征的兵源自然从北方人群中募集,这就要求明朝的统治者,必须在政策上进行调整,以争取北方的人心。

明朝举行科举的目的,或许正在于此。

从实际效果来看,朱元璋的政策是成功的,同时也要看到,这一政策为继承其地位的朱允炆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从朱元璋的南北榜案来看,考试公平与地域公平的博弈,科举的目的

2、意想不到的结局

元朝统治中原期间,实行错误的民族政策,导致汉人怨声载道,朱元璋抓住时机,成为反元战争的最大获益者,毫无疑问,这是他成功的一面。

然而,在朱元璋死后,建文帝朱允炆却要面临一个局面:那些曾经为国戍边的藩王,手里都握有兵权,他们的存在俨然成了大明王朝内部的“国中之国”。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朱允炆选择了削藩,这极大地刺激了明朝的藩王群体,其中尤以燕王朱棣为最,他以“奉天靖难”为由,经过四年的战争,打下了应天府,成为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永乐皇帝。

从朱元璋的南北榜案来看,考试公平与地域公平的博弈,科举的目的

在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中,南方士子大多作壁上观,为朱允炆殉节的臣子也只有方孝孺等少数几人,这恐怕是朱元璋制造冤案时始料未及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