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东吴孙氏诸将,贲、河、翊、瑜、皎、韶、綝等,都是出自哪一脉?

作者:清山雅舍

东吴孙氏,起于孙坚,三代创业,艰辛奋战,始得鼎立。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与曹氏类似,其麾下有诸多孙氏将领,为其分掌兵权,拱卫王室。

如孙贲、孙辅、孙河、孙翊、孙匡、孙瑜、孙皎、孙奂、孙韶,孙桓,孙峻、孙綝等等,大家了解几多,他们又是分属何脉?

接下来,让我们一文解惑,理清其中脉络。

一、孙坚一脉

孙坚有五子:策、权、翊、匡、朗。

孙策、孙权先后为江东之主,自不必多讲。

咱们从老三孙翊开始讲起。

1、孙翊

孙权同母亲弟,行三,骁勇果烈,颇有孙策之风。

正因如此,孙策临终前,孙翊也曾被提名为继承人,但被孙策否决了。

后来舅父吴景去世,孙翊继任丹阳太守,被部下妫(guī)览、戴员(yún)谋害,时年21岁。

2、孙匡

孙权同母亲弟,行四。

孙坚去世后,本该由长子孙策承袭乌程侯,但孙策将爵位让给了孙匡。

后来曹孙两家联姻,孙匡娶了曹操弟弟的女儿。

可惜,孙匡20多岁时就去世了,因而史料中没有太多关于他的记载。

3、孙朗

孙权异母亲弟,行五,别名孙仁。

孙朗是孙坚的庶子,生母姓名不详,和前面四位兄长嫡子的身份不同。

洞口之战时,吕范率军抵御曹休,孙朗当时为定武中郎将,违反吕范军令,放火烧掉了茅草,导致军用不足。

于是吕范将孙朗遣回吴地,孙权因此将孙朗的家族分出,改为丁氏,并将其终身圈禁。

清山闲谈:

孙权似乎将兄弟们的寿数都吸光了,要不然怎么只有孙权长寿,而孙策、孙翊、孙匡皆英年早逝。

唯剩孙朗参与过222年的洞口之战,当时夷陵之战刚过不久,曹魏分三路大举进攻东吴,结果孙朗还从中获罪,仕途从此报销。

孙翊死后留有一子,是为孙松,在宗室诸子弟中最受孙权喜爱,黄龙三年去世。

孙匡之孙孙秀在西晋很有名,官至伏波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会稽公。

二、孙静一脉

第一代:孙静

孙静,字幼台,乃是孙坚之幼弟,孙策、孙权的亲叔叔。

坚季弟也——《三国志》

孙坚起兵之初,孙静便在乡中汇聚了五六百人,支持兄长事业。

后来孙坚与刘表交战,身死荆州,长子孙策继承遗志,开拓江东。

孙策在进军会稽王朗之前,专门派人回乡去请叔父孙静,孙静带着部众便来支援大侄子。

东吴孙氏诸将,贲、河、翊、瑜、皎、韶、綝等,都是出自哪一脉?

△孙静与孙策汇合

王朗占有地利,孙策受阻于固陵,孙静献策迂回包抄,走查渎道奇袭敌军身后。

此番操作孙静亲自带队执行,得手后逼得王朗被迫逃走。

会稽平定后,孙策表孙静为奋武校尉。

但孙静为人淡泊名利,不愿离乡为官,只希望留守祖地,孙策答应了叔父的请求。

等到孙权继掌江东时,升孙静为昭仪中郎将。

后来孙静一直待在家乡,直到终老。

东吴孙氏诸将,贲、河、翊、瑜、皎、韶、綝等,都是出自哪一脉?

△孙静

清山闲谈:

孙静,字幼台;

孙策、孙权的父亲孙坚,字文台;

已知他俩还有一个兄长叫孙羌,字圣台。

富春孙氏虽不是书香大族,但这取字却暗含向往诗书之意。

虽说孙静淡泊隐居,无意掺和政事,但他这一脉的子弟在东吴政权中可谓是相当活跃,同时也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第二代:孙暠、孙瑜、孙皎、孙奂、孙谦

1、孙暠

孙暠(hào),孙静长子,孙权堂兄。

这人在史料中很少出现,因为他干了一件不地道的事。

孙策被刺杀身亡后,东吴政权一时动荡,暗流涌动。

孙暠便起了心思,当时他担任定武中郎将,驻守在乌程,想搏一搏这首领之位。

于是他整顿兵家,率领麾下部众想要趁乱抢占会稽郡,以为自立的本钱。

可惜他碰上了“东吴第一刚”的虞翻,硬是将他给顶了回去。

孙暠见无机可乘,只好又灰溜溜地撤走。

东吴孙氏诸将,贲、河、翊、瑜、皎、韶、綝等,都是出自哪一脉?

△虞翻力阻孙暠发难

清山闲谈:

孙暠如此行径,后面势必遭到孙权打压,所以后面的人生他不可能再有建树。

想来东吴的定武中郎将还真不能当,孙朗、孙暠都折了,还真是挺巧。

不过孙权绝对想不到,就算打压了孙暠,但孙暠的后代中还是出了两个狠人。

孙暠有三子:孙绰、孙超、孙恭。

其中孙绰生有孙綝(chēn),孙恭生有孙峻。

孙峻、孙綝兄弟可是东吴后期凶名赫赫的权臣,以残暴专横著称。

在孙权死后,这兄弟俩掌控朝政长达七年之久,搞得东吴血雨腥风、内耗严重。

2、孙瑜

孙瑜(177-215),字仲异,孙静次子,孙权堂兄。

孙瑜最初以恭义校尉的身份统军,他善于安抚军心,因而很得部众拥戴。

204年(建安九年),孙瑜兼任丹阳太守,麾下聚兵超过万人。

之后,孙瑜又被加封为绥远将军。

东吴孙氏诸将,贲、河、翊、瑜、皎、韶、綝等,都是出自哪一脉?

△孙瑜

206年,孙瑜和周瑜一起征讨麻屯与保屯,胜利而归。

213年,曹操攻打濡须,孙瑜随孙权前去防御。

因劝谏有功,战后孙权升孙瑜为奋威将军,仍掌丹杨。

孙瑜与曹魏的李典类似,虽是武将,但爱好读书,在军旅中也经常手不释卷。

215年,即曹操攻占汉中的那一年,孙瑜去世,时年39岁。

3、孙皎

孙皎,字叔朗,孙静三子。

孙皎起初担任护军校尉,领兵两千余。

曹操数次进攻濡须,孙皎都积极赶赴前线抵御,替孙权分忧解难,时人称其精锐。

后来,孙皎升任都护征虏将军,代替老将程普镇守夏口。

老将黄盖与二哥孙瑜去世后,孙权将这二人的部众统统划给了孙皎。

同时,孙权还将沙羡、云杜、南新市、竟陵赐给他做封地,并允许他自设官吏,其信重程度可见一斑。

孙皎为人轻财好施,喜好结交,与诸葛瑾的关系最好。

同时他还知人善任,委任合适的人到各个岗位,使一切井井有条。

为了谋取民心,他还自导自演地先抓人再放人,然后声称绝不伤害魏国无辜百姓,即便抓错也会释放。

被他这么一整,江淮地区还真有许多人慕名前来归附,不得不说孙皎颇有些诡诈的头脑。

东吴孙氏诸将,贲、河、翊、瑜、皎、韶、綝等,都是出自哪一脉?

△孙皎

219年(建安二十四年),东吴准备趁关羽北伐,偷袭荆州。

孙权原本想让孙皎和吕蒙分别为左、右部督,但吕蒙拿周瑜和程普闹矛盾的旧事进谏,使孙权改变主意,命吕蒙为大都督,孙皎为后继。

东吴偷袭荆州得手、擒获关羽后,孙皎也因此获得了不小的功劳。

同年,孙皎去世,时年根据推算应在40岁左右。

4、孙奂

孙奂(195-234),字季明,孙静四子,孙权堂弟。

孙奂出生较晚,比二哥孙瑜小了18岁。

219年,三哥孙皎去世,按照惯例,25岁的孙奂代领其众,并以扬武中郎将的身份兼任江夏太守。

孙奂为人沉默寡言,但很实干,因而深受军民称赞。

226年(黄武五年),孙权趁魏文帝曹丕去世,发兵攻打江夏郡。

孙奂作为地主,派部将鲜于丹率五千人截断淮河水道,然后自己带领吴硕、张梁等五千人马作为大军前锋,拿下高城,招降三位敌将。

大军撤回后,孙权亲自检阅了孙奂的军队,见他的队伍军容严整,孙权不禁感慨:“当初还担心你迟钝,会带不好兵,现在看来,军中没有几人能比得上你,我没什么可担心的了。”随即任命孙奂为扬威将军,封沙羡侯。

孙奂喜欢读书,命令亲兵和家中子弟必须读书学习,这一点和他的二哥孙瑜很像。

234年(嘉禾三年),孙奂去世,时年40岁。

青山闲谈:

孙静这一脉,还有一个老五孙谦,不过史书上只记了他的名字,却没有事迹,想必是早卒或没有出仕。

所以,老四孙奂死后,其部众由他的儿子孙承接管,没再兄终弟及。

东吴孙氏诸将,贲、河、翊、瑜、皎、韶、綝等,都是出自哪一脉?

△孙静一脉谱系图

从孙瑜、孙皎、孙奂的事迹来看,孙权对这几位堂兄弟都是十分信重的,就好像曹操对诸夏侯曹的倚重一样。

不幸的是,孙静这一脉虽然人才众多,但没一个长寿的,基本都只活到40岁左右。

尤其是孙皎死得有点巧,刚背刺完关羽就去世了,还真是有些那人寻味啊。

孙羌一脉

第一代:孙羌

孙羌,字圣台,是孙坚的同胞兄长,孙策、孙权的亲伯父。

不过他和妻子都早亡,留下两个儿子便是孙贲和孙辅。

第二代:孙贲、孙辅

1、孙贲

孙贲(bēn),字伯阳,孙羌长子,孙策、孙权的堂兄。

孙羌夫妇早亡,孙贲独立抚育年幼的弟弟孙辅长大。

起初孙贲在郡中做督邮守长,听闻叔父孙坚在长沙起兵,他便毅然弃官追随,成为孙坚的得力心腹。

孙坚在荆州战死后,孙贲统领其部众,扶柩回乡,当时孙策还小,不足以担大事。

安葬完孙坚,孙贲如孙坚在世时一样,继续依附袁术。

后来,袁术表孙贲为豫州刺史,兼任丹阳都尉,但受到扬州刺史刘繇的排挤驱逐,不得不退守历阳。

等到孙策出马,东渡长江,前来支援,这才击败刘繇。

东吴孙氏诸将,贲、河、翊、瑜、皎、韶、綝等,都是出自哪一脉?

△孙策东渡形势图

待到孙策占据豫章郡,便表孙贲为豫章太守,封都亭侯。

208年,曹操南下攻破荆州,威震天下,孙贲心中畏惧,便想凭借女婿是曹操之子曹彰,为自己留条后路,被朱治说服方才作罢。

同年,朝廷任命孙贲为征虏将军,孙贲在任11年去世。

2、孙辅

孙辅,字国仪,孙羌次子。

因为由兄长孙贲抚养成人,所以兄弟二人感情很深。

起初,孙辅以扬武校尉的身份,辅佐孙策攻略江东。

后又随孙策击破刘勋,因功升至庐陵太守。

东吴孙氏诸将,贲、河、翊、瑜、皎、韶、綝等,都是出自哪一脉?

孙权继位时期,孙辅升至平南将军,假节兼任交州刺史。

虽然身居高位,但孙辅总觉得孙权太年轻,难以抵挡强大的曹操,于是便与曹操暗中联系。

纸难包火,此事被人告发,孙权先是佯装不知,给孙辅一个坦白的机会。

但孙辅没有主动交代,于是孙权亮出证据,然后杀光其近臣,消减其部曲,最后将其流放幽禁起来。

没过几年,孙辅就在流放地郁郁而终。

清山闲谈:

观孙贲、孙辅兄弟,实在不如孙静多矣!

江山危亡之际,最靠得住的正该是宗族兄弟,偏偏这两人都心向曹操,私相授受,连一些外臣都不如。

孙香是孙坚再从弟孙孺的儿子,原本也是追随孙坚转战各地,后被袁术调到身边,最后病死在征南将军任上,因此没能前去与孙策汇合。

孙河一脉

第一代:孙河

孙河,字伯海,孙坚族子。

他曾过继到姑姑家,因而一度随姑父姓俞,也就是俞河,但后来又因故恢复了孙姓。

孙河性格忠直,少言实干,年少时随孙坚征讨四方,任劳任怨。

孙坚死后,孙河又追随孙策攻略江东,因功拜威寇中郎将,领庐江太守。

204年,孙权之弟孙翊遇害,孙河前往宛陵探察凶手,妫(guī)览、戴员(yún)二人做贼心虚,于是又将孙河杀害。

第二代:孙韶、孙桓

1、孙韶

孙韶(188-241),字公礼,本姓俞氏。

上面刚介绍过,孙河曾过继到了俞氏,有个侄子叫俞韶。

后来俞韶被孙策看中,赐俞韶孙姓,还将他列入孙氏族谱,从此俞韶便成了孙韶。

204年,孙河不幸被杀,17岁的孙韶接手孙河的部众,被任命为承烈校尉,后升任广陵太守、偏将军。

220年,孙权称王,升孙韶为扬威将军,封建德侯。

东吴孙氏诸将,贲、河、翊、瑜、皎、韶、綝等,都是出自哪一脉?

△孙韶

225年(黄武四年),魏文帝曹丕欲走广陵进攻东吴,但发现广陵守备森严,只得退兵。

孙韶趁机派出五百人的敢死队,走小路夜袭曹丕大军,最后夺取其副车车盖而回,令曹丕大受惊吓。

229年,孙权称帝,任命孙韶为镇北将军,主要防御魏国。

后因守边得力,得到孙权称赞,加封孙韶幽州牧、假节。

241年(赤乌四年),孙韶去世,时年54岁。

2、孙桓

孙桓(198-223),字叔武,孙河第三子。

孙河被害时,孙桓年仅7岁,所以没有接手父亲的部众。

成年后,孙桓不但长得仪表堂堂,还好读书,博学强记,被孙权赞誉为“宗室颜渊”,并对他委以重任,授予武卫都尉一职。

219年,22岁的孙桓参与偷袭荆州的行动,他随军在华容道成功伏击关羽,擒获近五千人以及大量物资。

东吴孙氏诸将,贲、河、翊、瑜、皎、韶、綝等,都是出自哪一脉?

△孙桓

222年,孙桓被拜为安东中郎将,随陆逊抵御前来为关羽报仇的刘备。

孙桓坚守夷道不失,有效阻扼了刘备的进攻方向,最后被拖住的汉军大败于陆逊的火攻之下。

刘备在逃跑途中,差点在三峡栈道被孙桓用快船截住,无奈之下只得遁入山岭之中,方才逃过一劫。

事后刘备不禁感叹:“之前去东吴,看到孙桓还是小儿模样,不想如今竟把我逼到这个地步。”

夷陵战后,孙桓因功拜建武将军,封丹徒侯。

后来孙桓被派去修筑横江坞,在任上病逝,时年26岁。

清山闲谈:

孙河这一脉也颇有人才,孙韶、孙桓都算得上是良将,两人一个惊到曹丕,一个惊到刘备,实在是不能轻视的角色。

另外,孙河的部众直接给了孙韶,是因为孙河的长子孙助和次子孙谊都短寿早卒,而老三孙桓和老四孙俊还太小。

孙桓年纪轻轻就病逝了,比孙静一脉的人还短寿,不得不说,凡是参与过围剿关羽的东吴武将,似乎大都短寿抑或是下场悲惨,这还真是挺巧。

结语

综上介绍,大家应该对东吴孙氏诸将,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最后,我以诗作结,对他们进行一个简单的概括:

#头条创作挑战赛#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今日头条@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文化,分享生活感悟。原创不易,抄袭必究,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