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昌浩:晚年回国当副局长,前妻任副部长,大儿子参与核潜艇研究

作者:古凌

在大陆的革命历程中,涌现过不少英勇拼搏的战士,正是由于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现在的生活,所以,我们应该对这些先辈抱有最基本的尊敬。

对于先辈们来说,他们遇到的挑战并非只是来源于正面战场,还存在很多其他方面的风险问题,特别是对陈昌浩来说,早年的经历虽然让他有了充足的革命经验,却仍然有一段低迷期。

陈昌浩:晚年回国当副局长,前妻任副部长,大儿子参与核潜艇研究

我们要知道,陈昌浩作为1931年就被任命的政治委员,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少数领导班子之一。这样的人物竟然在苏联待了14年,他的经历自然令人好奇。

那么,陈昌浩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才会留在苏联十几年后才回到国内担任职务?他又在苏联内遭遇了什么情况?现在,我们对这件事进行一个简单的复盘。

陈昌浩:晚年回国当副局长,前妻任副部长,大儿子参与核潜艇研究

陈昌浩的成长经历

陈昌浩,祖籍为湖北武汉,虽然在1905年动乱的社会背景下,陈昌浩的出生并不能算是什么好时候,但他的父母却是十分开明的,他们认为要想改变家庭情况,只能学习知识。

在这种想法的影响下,陈昌浩对学习一直非常重视。对比现在内卷的教育行业,以前能够保持自己的想法就已经算得上自制力出色了,毫无疑问,陈昌浩正是这样的人。

他对自己的要求一直是高于平均线以上,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家庭真的为了温饱在不断奔波,所以,想要超越其他人,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是陈昌浩对世界的第一次认知深化。

陈昌浩:晚年回国当副局长,前妻任副部长,大儿子参与核潜艇研究

而在这样思想的引领下,陈昌浩考入了师范院校,开始学习更加进步的知识文化。

在学校中,进步的思想往往是传递非常快的,处于信息高度更迭的环境下,接触到国际上上的共产主义思想同样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这也是陈昌浩投身革命的早期情况。

可一切崭新萌芽的思想,必然都需要经历一番考验后才能确定自己的方向,共产主义也是如此,在当时的国内局势下,共产主义经历了很多磨难。

陈昌浩:晚年回国当副局长,前妻任副部长,大儿子参与核潜艇研究

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让不少进步人士都牺牲了,中央也意识到了在思想上的局限性,所以指派了一些进步青年前往苏联进行学习,其中就有陈昌浩的身影。

这次的苏联之旅持续了3年的时间。在这3年间,陈昌浩学习到了很多先进的思想和知识,对如何开展群众运动有了更深的认知,这批进步青年可以说让革命在思想上打开了局面。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学习理论思想知识的陈昌浩,在回国后却是投身军营,成为了一名作战指挥,而且他并没有因为实战经验的不足出现什么问题,反而是立下了赫赫战功。

陈昌浩:晚年回国当副局长,前妻任副部长,大儿子参与核潜艇研究

由于军事上的出色天赋,仅仅25岁的陈昌浩就已经担任了红四军政委,他的上任给革命队伍里带来了偏向于创新性的一些新想法,且在战场取得了成效。

“反围剿”战役时,在陈昌浩的指挥下,多次转危为安,这些实打实的战绩,让更多人对陈昌浩抱有敬意。其中,还有个值得一提的是从国民党处缴获的一架飞机。

陈昌浩:晚年回国当副局长,前妻任副部长,大儿子参与核潜艇研究

1931年,大陆建设初期阶段,空军力量并没有形成什么规模,所以,对于这架战机,很多人看得非常重,可问题又来了,谁来驾驶这架战机?

虽然说红军当时俘获战机的时候,将对方的飞行员也抓住了,他也表示自己愿意投诚的想法,但军队方面难道还能选择国民党的飞行员驾驶飞机吗?

最后争执不下,只能决定再多派一个人跟着上飞机。这份工作可谓是十分危险,一旦飞行员反叛,就可能导致监视的人失去性命,陈昌浩在这种情况下,主动请缨执行任务。

陈昌浩:晚年回国当副局长,前妻任副部长,大儿子参与核潜艇研究

战功累累,遭遇重创

自此,这位小将赢得了军中一些前辈的赞赏,而且,一线的将士们听到政委亲自上到阵线上进行军事任务,心中更是受到极大的鼓舞,让战事的整体形势向着我方靠拢。

这次的战事持续了43天,红军英勇奋战,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次的胜利颇具纪念意义,因为是红四军成立后取得的第一个大型战役的胜利。

可战役形势是瞬息万变的,一步踏错就可能逆转胜负的结果。1936年10月,在军中建立起威望的陈昌浩遭遇了人生的极大挫折,即西路军兵败。

陈昌浩:晚年回国当副局长,前妻任副部长,大儿子参与核潜艇研究

西路军当时的任务为创建河西根据地,与苏联建立一个交通线路,我们都知道,战事期间,后勤保障和信息传输是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而这些都离不开交通线路的建立。

所以,西路军当时的任务成果非常关键,可能也正是这份责任感,让陈昌浩没能如同往常那般冷静,在西征的途中,因为补给没有保障,最后丧失了主力军队。

最后虽然突围成果,但已经死伤大半将士,这份责任终归要有人负责,所以陈昌浩在辗转各地回到延安后,立刻就主动请责,将责任归结到了自己身上。

陈昌浩:晚年回国当副局长,前妻任副部长,大儿子参与核潜艇研究

1938年,被免职处理的陈昌浩来到了新的岗位,虽然他心中对于革命的热情依旧热切,可身体已经不能再支撑他继续前进了,如果因为伤病导致任务出现问题,他估计无法原谅自己。

为了不给革命任务添麻烦,陈昌浩离职治疗,可大陆当时的情况不容乐观,延安也没有相应的医疗条件,所以,中央批准了陈昌浩前往苏联寻医。

当时的陈昌浩心里只是将这次行程当做了一次普通的找医生看病的经历,他不知道,这一去就要14年后才能回来了。

陈昌浩:晚年回国当副局长,前妻任副部长,大儿子参与核潜艇研究

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他刚刚来到苏联就出现了战火。

战时的政策和平时政策不同,特别是为了维护两国关系,陈昌浩本身的安全是最为重要的,所以,苏联直接将他送往了一个小镇保护了起来。

本来以为很短的行程时间也在不断拉长,他治病的时间也是越拖越久,直到5年后才算是稍微好转。

陈昌浩:晚年回国当副局长,前妻任副部长,大儿子参与核潜艇研究

身体恢复一些后,陈昌浩就想着回到祖国,可当时苏联正处战火无法出境,所以,陈昌浩在苏联投身苏联的卫国战争,这也是为了维持当时的共产国际关系。

1952年,陈昌浩向中央递交申请,希望能够回到祖国,最后被审批通过,他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但是阔别14年,很多人和事都已经发生了巨变。

陈昌浩:晚年回国当副局长,前妻任副部长,大儿子参与核潜艇研究

前妻任职副部长,长子发展核工业

回到国家后的陈昌浩受到了老干部们的热烈欢迎,而当他看到其中一位名叫张琴秋的女性时,心情非常复杂,因为她正是他的前妻,离开14年,万般言语只能汇聚成一句抱歉。

他们两人是在1936年7月结婚的,可战争无比残酷,不会因为儿女情爱对谁有所偏向,在战事中,张琴秋在突围行动中不幸被国民党抓走,而且还被奸细出卖了信息。

陈昌浩:晚年回国当副局长,前妻任副部长,大儿子参与核潜艇研究

万幸的是,当时国共两党合作正在洽谈,所以国民党没有第一时间下手,周总理也特意将张琴秋加到了合作要求当中,所以两人才能再次团聚。

但谁能想到,从国民党回来的张琴秋得知了丈夫赶赴苏联治疗的消息,这一去就是14年。这14年间,张琴秋向组织申请,结束了这段感情,现在看来,两人也是颇为遗憾。

不过被救回的张琴秋虽然在爱情上有所遗憾,可在事业上却一片向好,不只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女性干部,而且还是妇女解放事业的开拓者。

陈昌浩:晚年回国当副局长,前妻任副部长,大儿子参与核潜艇研究

另外,陈昌浩最为忧心的人还有自己的儿子。带着二儿子离家14年,他并没有得知自己大儿子目前的状况,而在询问过后,他也是露出了欣慰的神色。

他的儿子陈祖泽不到14岁就加入了革命队伍,先后参与了抗日和解放战争,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设需要更具专业性的人才,陈祖泽响应政策,开始丰富自己的学识。

最开始,陈祖泽前往东北大学学习,后来又前往苏联留学,回国后又是直接投身基层建设,积累相应的经验,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情况当中。

陈昌浩:晚年回国当副局长,前妻任副部长,大儿子参与核潜艇研究

作为一个父亲,同时也是革命的前辈,对孩子能够走上和他相同的道路,想必他心中也是感慨颇多。

1967年,陈昌浩去世,享年61岁。

不过,他大儿子的路途反倒是一帆风顺。

陈昌浩:晚年回国当副局长,前妻任副部长,大儿子参与核潜艇研究

1974年,陈昌浩的大儿子参与国家的核潜艇研究工作。作为国之重器,核潜艇的研究可以说对海军意义重大,而陈祖泽也没有辜负其他人的期望,研制出了大陆第一代反应堆稳压器。

陈昌浩的一生有过巅峰,也有过跌落到谷底的情况,不过,他们一家人能够保持初心,为了国家建设事业奉献一切,值得我们保持敬重。

参考文献:

1.改变你我命运的那些瞬间丨千钧一发的密电

https://news.cnr.cn/native/gd/20210520/t20210520_525490785.shtml

2.一代将领陈昌浩亲上飞机扔手榴弹

https://china.cnr.cn/yaowen/201106/t20110614_508093570.html

3.陈昌浩回国后默默无闻,妻子任副部长,儿子却成万人敬仰的大人物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865164414761304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