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父母想给孩子找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新规的利弊需要了解

父母想给孩子找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新规的利弊需要了解

01、心理咨询行业鱼龙混杂,乱象频发

去年年底,2023年12月28日,《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师水平评价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发布。

我的执业范围是精神科医生,是一名临床精准精神心理医生,获得国家人社部颁发的三级心理咨询师、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参加过许多心理咨询师的继续培训,可以说,我对于《规范》有独特的发言权。但是,我并不是一名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咨询师”,因为我在临床中使用的是精准化心理干预技术,能够深入到人的内隐记忆层面,对于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理解,已经远远超出了心理咨询的范畴。

不过,看到心理咨询领域出台了新规范,我依然感到很欣喜。因为整体来看,《规范》的出台是利大于弊的。

先来说说有利的那一面。

在2017年9月以前,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考试和证书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并核发的,是国家人社部认定的职业之一。只要拥有心理学或相关专业大专学历或以上;或者非心理或相关专业的本科学历,经过相关培训并达标后,即可报名考试。

2017年9月以后,国家人社部取消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考试认定(已获证书者仍长期有效),将相关考核资质转移给心理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

简单来说,就是从那以后,如果想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话,不再是参加国家人社部组织的考试了,而是参加心理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资质考试。参加考试的渠道更多了,不过权威性还是有所区别的。

目前来说,权威性最高的心理咨询相关证书有中国心理学会核发的“心理咨询师专业能力课程证书”,还有中国科学院开展了心理咨询培训项目后核发的证书。

上面的《规范》就是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研所联合出台的。

虽然考核机构换了,但是有一点基本没有变化——心理咨询行业的准入门槛还是比较低的。

这样的好处是允许大量非心理专业、但能力和素质优秀的社会人才可加入该行业。但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导致心理咨询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整个行业鱼龙混杂,有很多不规范现象。以下这几个就是我从网络以及不少患者、家属口中得知的情况:

第一,有些心理咨询机构用非人道的方式,希望改变来访者的性取向。

他们为了让来访者的性取向从同性恋变成主流性取向,即异性恋,竟然对他们使用未经改良的电休克疗法或者电击疗法。当同性恋者对裸露的同性照片产生生理反应时,就对他们进行电击,令他们感受到巨大的疼痛,非常痛苦。

这种方法非常残忍,容易对同性恋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导致其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简直就是“电击狂人”杨永信的翻版。

这些所谓的心理咨询机构完全没有顾虑到同性恋者的心理感受,没有真正认识到同性恋的原因,只是为了满足来访者父母的盲目需求。有不少深受其害的同性恋者已经将这类机构告上法庭。

第二,有些心理咨询师为了利益,作出突破职业道德伦理底线和边界的行为。

国内的心理咨询行业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在大众中仍未十分普及,所以,大部分心理咨询师的收入并不稳定,依靠心理咨询的费用往往朝不保夕。

而且,有很多心理咨询师个人能力不高,所掌握的主流心理咨询技术的疗效也很低,难以真正留住来访者。他们还需要参加不少培训班、请督导老师,这也是一大笔经济支出。

所以,整体来说,对于原本经济条件比较一般、生活压力较大的人来说,心理咨询师并不是一个十分合适的职业,很多心理咨询师在执业初期入不敷出。

那如果有一些心理咨询师三观不正,急功近利的话,就很可能会抛弃职业道德与操守,出现不当行为。

比如有的心理咨询师不断在来访者面前恶意诋毁同行,甚至对来访者进行PUA;又或者明知道自己跟来访者的情况不匹配,也不愿意中止服务,把来访者转介出去。

有的心理咨询师采用的是精神分析流派,这个流派认为心理咨询师不应该与来访者有肢体接触,更不允许产生个人感情,而且离开了咨询室就不能私下联系。但有些心理咨询师却拥抱异性来访者,有意无意地传递出暧昧信号。有的还添加来访者的微信,表面上说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但实际上却为了让来访者能继续心理咨询。

还有一小部分心理咨询机构利用了来访者及父母“病急乱投医”的心态,故意夸大心理咨询的效果。

第三,很多心理咨询师自身也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有人格异常,如果他们并没真正康复,很容易会把来访者“带偏”了。

不少心理咨询师之所以入行,是因为他们以往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曾经是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他们希望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心理咨询的技术进行“自救”。

他们的初心是好的,可是,其中有很多人本来就有一定的人格异常,比如自恋型人格倾向,如果他们受到一些心理学流派尤其是精神分析的影响,他们的自恋型人格倾向会更加严重,达到自恋型人格改变,甚至是自恋型人格障碍。

这种严重的人格异常会使他们逐渐走向“康复”,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特别优秀,遇到困难挫折时会完全地外归因,认为遇到的人“太烂”,自己不值得与之计较,心里鄙视他人和社会。

这种认知如果走极端了的话,因为严重缺乏自我反省意识和能力,对其自身反而是有害的。

如果这部分心理咨询师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的话,他们就会引导来访者用同样的方式摆脱心理困惑,让他们越来越自恋,从而表面上以“自恋”来摆脱自我怀疑或自卑带来的负性情绪。

比如,当来访者遇到人际矛盾与冲突的时候,这部分心理咨询师会反复向来访者强调,“那些人是白痴,你这么优秀,不要跟他们一般见识”。这是一种对内完全内归因、对外完全外归因的错误归因模式,当取得一定的成绩时,他会认为自己非常优秀,可遇到挫折及困难时,他又会将责任都推卸给他人和外界,很容易导致来访者也出现自恋型人格改变,甚至是自恋型人格障碍。

来访者表面看起来情绪改善了,变得“更自信了”,但其实缺乏真正的自信,只是活在自以为很优秀的幻想中。他们之前出现心理问题背后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未得以修复,这仍然是个很大的隐患。一旦这颗“雷”爆发,来访者又会出现严重心理问题,而且更加自我否定,问题会愈演愈烈。

第四,有些心理咨询师违法接收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患者。

根据大陆精神卫生法规定,心理咨询机构中的心理咨询师只能接待有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的来访者,不能接待精神障碍患者。

而医院中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只能在精神科大夫的指导下,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

此外,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都无权对精神障碍患者下诊断,也都没有处方权,只有精神科执业医师才可作出诊断和开具处方。

换言之,严格来说,没有医疗资质的心理咨询机构是不能接待被诊断为精神障碍的患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双相障碍,更不用说精神分裂症了。

不过,因为医疗机构中的心理治疗资源比较紧缺,如果精神科大夫给患者开了相关医嘱,比如“建议接受心理咨询或心理疏导”等等的话,患者可以凭医嘱找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师。

可要是心理咨询师明知道患者没有开具相关医嘱,就接收他们作为咨询个案的话,这涉及“非法行医”。有的心理咨询师甚至给来访者下精神障碍诊断,就更加是违法行为了。

心理咨询行业的乱象还有很多,后续有机会我们再撰写文章与大家详谈。

所以,《规范》发布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对心理咨询人员进行水平评估,令国内的心理咨询师队伍更专业、更规范,更职业化,促进大陆心理咨询行业健康发展,这个出发点非常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上面的乱象。

父母想给孩子找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新规的利弊需要了解

此图为AI生成

02、心理咨询师新规也存在不少局限性

不过,这个《规范》也存在不少的局限性,又或者说,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第一,该《规范》只对社会上没有医疗资质的机构的心理咨询师有效,对医疗机构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治疗师,还有精神科医生都没有约束力。

第二,该《规范》将心理咨询师分为4个水平等级,由低到高分别是助理心理咨询师、三级心理咨询师、二级心理咨询师和一级心理咨询师。

可即使是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级心理咨询师,他们也难以为来访者提供高效的心理服务。

国内外的心理学流派有400多种,可是,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流派往往只能从外显记忆层面理解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也就是人们能想起来的记忆。它们难以深入到人的内隐记忆层面,所以无法高效化解决来访者深层次的心理根源问题。

包括心理咨询师的督导,虽然理论上更高一级,但所掌握的同样也是仍停留在外显记忆层面的心理学低效知识。

对于有一般甚至严重心理问题的健康人群来说,心理咨询确实是有一定效果的。对于病情较轻的抑郁症、焦虑症患者,如果能遇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的话,也能有所获益。这是值得肯定的。

可是,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来说,心理咨询就非常低效了。有的患者说接触过的心理咨询像“心理按摩”,虽然能在短时间缓解负性情绪,可并没有解决实质性的问题,患者在现实中很快就打回原形。

而且,有的青少年患者接受过一两次心理咨询之后,就不愿意再去了。父母觉得纳闷,“一开始明明是孩子自己说要请心理咨询师的”。他们问孩子原因,孩子很不耐烦,对“心理医生”嗤之以鼻。

其实,现在的青少年是数字星球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从小通过网络接触了不少信息,知识面非常广,有些青少年还见多识广,知道的知识比很多心理咨询师更多,心理咨询师甚至心理专家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性大大削弱了。如果后者不但没法解决他们的问题,说的话还让他们觉得幼稚、空洞的话,他们内心甚至会鄙视这些心理咨询师。

所以,如果孩子出现了一般或严重心理问题,甚至是精神心理障碍,父母和孩子可以抱着开放的心态尝试一下,但不宜对心理咨询抱着很大期望。

当然,如果孩子能遇到投契的心理咨询师,那是非常幸运的。如果孩子的问题缓解了,这不一定是哪种心理学流派起了主要的作用,而是这名心理咨询师提供的长期陪伴、理解、包容等心理支持。

从这个角度来看,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只是一块敲门砖,并不能代表真实的心理咨询能力。

如果心理从业人员想更好地在这个行业立足,需要不断学习、提升,尤其是学习能更高效地帮助来访者解决难题的精准精神心理学知识,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理解要深入到人的内隐记忆层面。

比如,进入到精准精神心理学时代后,精神心理从业人员需深刻地意识到,无论是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还是精神障碍、重性精神障碍,其背后的主要根源往往都是病理性记忆。

如果病理性记忆比较少,性质不太严重的话,往往会以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形式呈现出来。如果个体遭受的病理性记忆事件比较多,性质比较严重的话,则可能会令个体患上精神障碍,甚至重性精神障碍。

如果精神心理从业人员能够精准化地修复来访者主要的病理性记忆,来访者的问题能够快速得到解决,大众自然会对这个行业刮目相看,有高度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要是还能做得更好的话,精神心理从业人员还可以对来访者的家人进行家庭治疗、婚姻治疗等,让来访者有更好的社会支持体系,后续即使遇到困难,也不容易再出现心理问题或精神心理症状。

从父母的角度来看,就算未能找到能高效解决问题的心理咨询师,但如果遇到的心理咨询师能够从人的内隐记忆层面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话,也能让孩子和父母有积极启发,甚至豁然开朗。父母再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家庭治疗”,积极主动地改善家庭氛围及亲子关系,这起到的作用将超过目前的主流心理咨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更好地走向康复,回归正常的成长轨道,这也是非常值得庆幸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