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曲终宴散乡村留下的只有父母孩子,那些不离开家的人是怎么生存的

作者:莲花终将盛开

大年初五,即是迎财神的日子,也是“破五节”,一年一度的探亲访友的日子也就基本结束了。为了更好生活的人们纷纷打点行装又再次踏上打工的行程。

还没有给父母尽足孝;还没有陪同孩子玩耍够;还没有和多年没见的表兄弟们喝过酒;就要离开难舍的亲人到异乡奔波。

还没有将老屋修缮;还没有将沟渠疏通;还没有看看自己的庄稼地;还没有送孩子进学校,这些都要留给年迈的父母。

曲终宴散乡村留下的只有父母孩子,那些不离开家的人是怎么生存的

年夜和哥哥们吃团圆饭的时候,哥哥说也想围着父母尽孝,也想看着孩儿成长,也想躬耕山野、悠闲度日,但是现实逼迫着人向前走,去进城,去打工。否则生活中用的钱从哪里来,单靠人均几亩地的收入是远远不够养家糊口的。

西方有个哲学家说过:“我追求金钱的积累,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是为了找到一种行善的工具。”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我们给父母舒适的晚年,给孩子快乐的童年,给妻子富足的生活都需要钱,而且是稳定的可观的收入才行。

就是我们表达爱心,去捐助,去帮助别人,没有钱也不能表达出自己的爱心善意,难道仅仅去折叠千纸鹤吗?

曲终宴散乡村留下的只有父母孩子,那些不离开家的人是怎么生存的

哥哥红着眼说了一句话:每一次离开家乡,都满是不舍和无奈。

人啊!就像滚滚东流的大河中夹杂着的泥沙和杂物,只能随着河水滚滚向前,不能停歇,停下就意味着死亡。

不由自主,不可改变。

随着家家门前停放的车辆逐渐离开,拥堵的乡村道路又恢复了畅通。满街的青年不见了踪影,乡村又恢复了宁静。

走了青壮,留下了年迈和希望。

曲终宴散乡村留下的只有父母孩子,那些不离开家的人是怎么生存的

走亲访友之余,静下心来倾听,不管是大的村庄,还是小的村落。都有一部分青壮年在本地生活,而且生活的比较滋润。他们都是怎么生存的呢?

首先是村干部,现在大队书记的绩效工资大村有四五千块钱,小村有三千多元。同时现在的村干部多多少少都有点生意,就是没有生意的也是种粮大户。所以能在乡村滋润的生活。

其次是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士,如村卫生室的赤脚医生,还有村庄里的饭店经营者。在种地照顾家庭的同时也有不错的收入。

再次是村里的小卖部的经营者,每个村都有两到三个小商店,虽然收入不高,但胜在能够照顾父母孩子。

曲终宴散乡村留下的只有父母孩子,那些不离开家的人是怎么生存的

再次是种粮大户,在乡村流转几百亩或上千亩地,利润率不大高,但是数量多了,收入就可观了。

以上家庭都是全家在乡村生活,偶尔有成年子女出外打工,这样的家庭条件都比较好找对象,婚姻比较顺。

最后是在周围打零工或给种粮大户打工的人,他们的收入最低最不稳定。这样的都是家中有事,实在是离不开的。

乡村振兴战略成功不成功,还是要看留在乡村的人,能留住人的乡村发展的都比较好,环境优美,人流车流多经济自然就上去了。留不住人的村庄,就是村内的小卖部也要快维持不下去了,难耕作的山地都撂荒了,连片的土地也都流转出去了,留下的老弱病残怎么能够发展好经济。

乡村振兴在没有特色的地方就是一个伪命题。

大城市化、都市圈化才是现在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