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食盐不是越贵越好,盐袋子上有3个指标,搞懂了,再便宜也是好盐

作者:小朋美食

日常生活烹饪中,食盐作为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其质量直接影响着饮食的健康与美味。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食盐产品,不少消费者陷入了“越贵越好”的认知误区。

事实上,判断食盐品质的关键并不在于价格,而是要关注盐袋上3个至关重要的指标。了解并掌握这些指标,即使面对价格亲民的产品,也能慧眼识珠,挑选出真正的好盐。

食盐不是越贵越好,盐袋子上有3个指标,搞懂了,再便宜也是好盐

【指标一:碘含量标识】

食盐中的碘元素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尤其对于预防碘缺乏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陆实行的是碘盐供应政策,因此在选购食盐时,首先要查看包装上的碘含量标识。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盐》规定,碘强化食盐的碘含量范围应,在20mg/kg~30mg/kg之间。消费者应根据自身所在地区的碘营养状况,及个人健康需求,选择适宜碘含量的食盐产品。

食盐不是越贵越好,盐袋子上有3个指标,搞懂了,再便宜也是好盐

【指标二:纯度等级】

食盐纯度等级反映了其中氯化钠的含量高低,直接影响食盐的口感与使用效果。按照国家相关标准,食盐纯度分为优级、一级和二级。优级食盐的氯化钠含量≥99.1%,一级食盐≥98.5%,二级食盐≥97%。

一般来说,纯度越高,食盐的口感越纯正,杂质越少。在选购时,优先选择标注为优级或一级的食盐,确保食用品质。

食盐不是越贵越好,盐袋子上有3个指标,搞懂了,再便宜也是好盐

【指标三:生产工艺与添加剂说明】

食盐的生产工艺对其品质也有重要影响。目前市场上的食盐主要有海盐、湖盐、井矿盐等不同类型,各具特点。此外,部分食盐产品可能会添加抗结剂(如亚铁氰化钾)以防止结块。消费者应根据个人偏好和健康观念,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类型及是否接受添加抗结剂的食盐。

在盐袋上,通常会明确标注产品的生产工艺(如“海盐”、“湖盐”等)以及是否添加抗结剂(如“未添加抗结剂”、“添加亚铁氰化钾”等)。选购时务必仔细阅读,确保所选食盐符合自己的期望。

判断食盐品质的关键,并不在于价格,而是要关注盐袋上的碘含量标识、纯度等级以及生产工艺与添加剂说明这三个核心指标。只要这3个方面符合个人需求和健康标准,即便是价格相对便宜的食盐,也是值得信赖的好盐。

学会看懂这些信息,你就能在琳琅满目的货架前,轻松挑选出性价比高、品质优良的食盐产品,为家庭饮食健康保驾护航。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