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YOCSEFer是怎样炼成的?| CCCF精选

作者:CCFvoice

本文结合YOCSEF西安分论坛的实践经验,围绕YOCSEF为何重视办好论坛、如何帮助成员成长、如何激励成员成长、如何持续保持活力以及为什么要努力竞选YOCESEF主席等五个问题进行了思考。

YOCSEFer是怎样炼成的?| CCCF精选

“所有犹豫要不要竞选YOCSEF主席的AC委员都应该去竞选,因为只有当过了主席,才能回答要不要竞选主席。”这是我常向YOCSEF西安AC委员提到的一句话,意在激励所有AC委员们勇于担当。YOCSEF主席(2022—2023)陶耀东希望我能围绕这个观点撰写一篇文章。我结合YOCSEF西安分论坛的实践经验,围绕五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希望这些观点能够给YOCSEFer带来启示和帮助,也期望其他青年计算机科技人才通过此文更多地了解YOCSEF文化。受限于经验及认知,观点难免有所局限,抛砖引玉,期待此文能够引发更为深入的探讨。

YOCSEF为何重视办好论坛?

YOCSEF作为一个平台,除北京总部外,在27个城市设立了分论坛。在平台上适合干什么?适合干需要合作才能干的事情,不适合干不需要合作就能独自完成的事情。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平台的作用,把青年人聚在一起是前提。人聚在一起会释放能量,优秀的青年人聚在一起会释放出更具活力的能量。这种能量源自不同分论坛不同领域青年人的专业背景与独特视角,以及由多样性激发的平台魅力。

正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道:“生活赋予我们的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的青春。”如何更好地利用聚拢起来的青春能量,并将其转化为每一位青年人的能力?即“提升成员能力”,这正是YOCSEF宗旨的下半句。

为了实现这种转化,所有参与YOCSEF的青年就要做事情,这就涉及YOCSEF宗旨的上半句“承担社会责任”。事情包含事和情两个方面。“事”即通过举办论坛探讨社会与科技真问题、真需求;“情”即通过Club凝聚大家的感情,催生更好的论坛选题、策划及输出。论坛严肃,Club活泼,在严肃与活泼交织中,成员共同关心社会与科技发展,每个人在论坛中都学会了平等思辨,体会了活动组织的规则感和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感,并在Club营造的归属感与陪伴感中成长。归属是温度,陪伴是力量。在严肃活泼的氛围中做事情,不仅能相互学习、彼此赋能,还能通过与同龄人交流获得准确的自我认知、自我定位,促进学识与人格的健康成长。

YOCSEF如何帮助成员成长?

加入YOCSEF是否有助于个人成长?与其说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如说是一个信则有、不信则无的问题,犹如“薛定谔的猫”。如果你相信,你就会付出时间,就会有感悟,自然就会有成长。

这听起来很玄乎,但事实确实如此。假如你觉得YOCSEF没有锻炼价值,你便不会在“论坛选题—组织策划—专家邀请—活动预热—思辨输出—活动复盘”等各个环节全力以赴,就很难有敏锐的选题、严谨的组织、高水准的专家、有影响力的输出。选题、组织、输出等环节本身就是对综合素质的全方位锻炼。

如果相信YOCSEF的锻炼价值,自然就不会放过重要的热点话题。例如,针对西安某高校遭受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网络攻击热点事件,2022年7月2日(周六),YOCSEF西安紧急举办特别技术论坛,我担任执行主席,当时200余位全国各地的安全专家从早上8:30开始全程持续在线,深度挖掘了现有邮件服务体系存在的根本性安全问题。事后我才得知,此次论坛有国家某重要部门的参与。高校是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攻击的重要目标,但各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为此,我还发起了由陕西13所高校参与的邮件安全工作组。

后来,针对大模型与数据安全、开源学术评价、绿色低碳发展等话题,我带领大家组织了一系列论坛,得到了管晓宏、单志广、马建峰、杜跃进、陶建华、俞能海、周明辉、包云岗、杨珉、陈恺、李洪伟、纪守领、沈超、刘哲理、王伟、周亚金、赫然、刘方明、谈海生等学者,百度公司包沉浮、360公司邹权臣、绿盟公司刘文懋等业界专家,YOCSEF秘书长谭晓生、AC主席高志鹏、AC委员盖珂珂和唐晓岚,以及总部与分论坛众多兄弟姐妹的大力支持。这些活动如果离开YOCSEF平台,凭我一个人的力量完全办不成。最难能可贵的是所有参与者都热衷于活动内容本身,他们相互之间直呼其名,平等思辨,不计回报。

2023年7月18日,西安“回流生”事件登上热搜。彼时,西安市民群情激奋,网上一片谩骂之声。当晚,我组织了五名AC委员,紧急举办了一场教育公平特别活动,结合电话采访社会学、教育学专家,连夜起草了问题分析及建议,并通过新华社陕西分社报内参,事后建议被西安市教育系统采纳,并下发各单位学习。这是我第一次面对热搜事件,用更专业的方式和渠道代表青年计算机科技工作者发声,以一种神圣的心态承担社会责任,解决问题,而不是在网上展开口水战。

然而,关于加入YOCSEF是否有助于个人成长,新加入的AC委员对YOCSEF文化和规则了解有限,刚开始较难建立“信”,需要在“行”中逐渐建立。我当时就是这样一个新人,2020年成为AC委员,觉得YOCSEF平台挺好,也没太多事情,对文化缺乏理解,分论坛主席让我干A我就认真干A,没让我干A plus我也认真不干A plus,处于一种“不主动、不拒绝”的游离心态。真正促使我改变认知的是2022年6月YOCSEF西安重组,不只是因为重组激发了斗志,更重要的是重组之后开始了“行”,我在策划各个论坛、筹备YOCSEF西安15周年庆典等密集的行动中迅速建立了“信”。我是受到分论坛重组这种极端事件的刺激才开始“行”的,这种情况可遇不可求,是不幸中的万幸,但不可取。更健康的“行”应始于常态化的文化传承。

万事开头难,正在犹豫是否要加入YOCSEF的青年人更多地看到的是活动的表面形式和需要花很多时间策划活动,难有深层次的感悟。也正因如此,不少新人对YOCSEF望而却步,认为加入其中会影响本职工作。事实上,参加YOCSEF一定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工作。所以,YOCSEF AC委员的入选标准包含了“衣食无忧,小有所成”,希望加入者有一定余力。尽管如此,影响工作的情况仍然难以避免。只能说,这个影响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可能是暂时的。相比之下,乘坐“青年”号列车与其他人共同成长的机会更加珍贵。这种机会本质上也符合斯特凡·霍布福尔(Stevan Hobfoll)资源保存理论(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COR)中的“资源车队和通道”原则: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其所拥有的资源都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像路上一起行进的“车队”一样相互联系和彼此影响,资源总是存在于车队的“通道”环境(个体所在的文化环境),环境条件在个体资源的塑造和维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YOCSEF如何激励成员成长?

一群青年人无偿投入时间、精力,甚至自掏腰包在YOCSEF做事,不断追求更高的标准。这是如何做到的?我认为,除了规则之外,还有文化的魅力、无形的评价、城市的荣誉三方面的原因。

文化的魅力:YOCSEF文化的魅力在于通过规则上的直呼其名、不必在意职务头衔、摇铃控制时间,实现内心深处向往的平等交流。交流的目的又是为了“承担社会责任,提升成员能力”,这就从人性、规则和价值上形成了良性互动。YOCSEF的文化深入一代代YOCSEFer的内心。我于2023年11月25日参加YOCSEF重庆二十周年庆典时,拜访了YOCSEF西安AC委员(2010—2013)、重庆邮电大学校长高新波,此次拜访也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拜访结束时,高新波主动提议:“来,拿出旗子!我们拍一张合影,我们当年每次活动结束都要举着旗子拍照。”那一刻的亲切感让我切实感受到了YOCSEF文化的魅力。

无形的评价:在论坛承办过程中,YOCSEF平台就是一个放大镜。事情做得好,会赢得YOCSEFer内心的认可、尊重与信任,这种信任会迁移;做得不好,也许会赢得YOCSEFer表面的尊重,但这种尊重是虚假的。正所谓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被评价,这种无形的评价深藏于每个人的心里。如果把每个人对个体的真实评价加起来,就约等于个体的社会影响力。每个人都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因此这种评价较为客观。正如分布式共识机制一样,无法伪造,无法篡改。我也曾向YOCSEF西安AC委员们传达过此观点,对他们的“警醒”作用很大。认清平台的无形放大与评价功能后,相信YOCSEFer都会竞相绽放,努力展现自己的价值。

城市的荣誉:很多YOCSEFer都希望一座城市的YOCSEF文化浓烈,就像球迷希望一座城市拥有一个优秀的球队一样。当他们来到这座城市时,会立刻产生一种亲近感,仿佛置身于“家”的氛围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城市的YOCSEFer维护YOCSEF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成为历任AC委员共同的责任。在维护的过程中,一届届AC委员不知不觉成长了。所谓成长,不一定是获得了多少“帽子”,赚了多少票子,更多的是回荡在内心深处的收获与感悟。卸任的分论坛主席和AC委员们虽然早已完成交接,但维护好所在城市YOCSEF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他们肩上的责任。他们也在依托YOCSEF平台,用新的方式培养所在城市的青年人才。

YOCSEF如何持续保持活力?

我体会到,YOCSEF持续保持活力的一个秘诀是让很多自觉“社恐”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很自然地找到归属感。原来沉默寡言、不善言谈的青年人加入YOCSEF之后,受益于直呼其名等文化所营造的平等氛围,被彻底唤醒。因为平等友善的氛围,认识了大量志同道合的青年朋友,以至于“无社可恐”,许多人的“社恐”自然而然被治愈了。

个体活力是群体活力的基石。分论坛通过举办大量活动,在每一届大比武中,排名靠后的分论坛将会被重组甚至关闭。这种机制激励着活力不足的分论坛不断地优化、更新。以西安分论坛为例,重组成为西安分论坛的一个重要机遇。重组就像机器重启,所有人都是重组的受益者。因为重组,西安分论坛得到总部、兄弟论坛以及西安分论坛历届主席的高度关注和指导;所有AC委员维护YOCSEF西安荣誉的意愿被彻底激发,凝聚力和执行力迅速增强,西安分论坛在重组后的第一次大比武中就获得了全国优秀分论坛的荣誉。这也应验了哲学家尼采的名言“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

分论坛及总部主席的任期限制为一年,这也是YOCSEF保持活力的关键规则。在此规则下,会有更多的YOCSEFer竞选主席,为更多人创造锻炼机会。

为什么要去努力竞选主席?

要不要竞选主席,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所有在犹豫要不要竞选分论坛主席的AC委员都应该去尝试竞选。因为只有当过了主席,才能够回答“要不要竞选”这个问题。无论是要竞选的、正在竞选的、曾经的主席、曾经的委员……只有走过这段路,才能体会到它的酸甜与苦辣,才能回答那个曾经困扰自己的问题。

被广泛聚焦鞭策的机遇:现代社会的资讯来源非常多,每个人每天都会接收到大量信息,能够拥有很多听众的演讲机会非常难得。懂得了机会的难得,才会去悉心准备,从而得到锻炼。当然,不只在演讲台上,我们日常的一言一行和工作都会被关注并评价。如果分论坛主席能够把握这些机会,把工作干好,认识他的人数会逐渐超过他认识的人数。主席位置是个无形的聚光灯舞台,当然也是个无形的鞭策。

觉醒领导力意识的机会:分论坛主席与AC委员的关系,就是委员与委员的关系,没有行政权力的支持,没有强制,完全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因此担任主席很考验领导力。领导力有天生的因素,有后天锻炼的成分。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关键不在于如何锻炼领导力,而在于如何激发领导力意识。一旦有了领导力意识,必然会在各种活动中有意锻炼并展现出符合自己个性的领导力。担任分论坛主席正是激发领导力意识的好机会。

我担任西安分论坛主席后,有一刻突然意识到,自己能完成的事情也应当刻意邀请AC委员们共同参与,因为事情最终的成与败,AC委员们有权利去感受、有责任去承担,作为主席不能剥夺他们的权责。从那一刻起,我才发现自己的领导力意识初露端倪。AC委员的参与感对分论坛的凝聚力和执行力提升至关重要,也能打破AC委员对主席的不良依赖。参与感可大可小——大到参与决策,小到每次论坛专门安排AC委员测试激光笔、用电熨斗熨平分论坛旗帜等琐事——但决不能没有,目的就是举杯相庆时每位AC委员都不是观众,都不被落下。

背负责任与使命的担当:作为分论坛主席,我在激发AC委员参与感的同时,也深知必须关注并考虑他们的现实需求。这些需求不一定和论坛有关,但同样非常值得重视。譬如,YOCSEF西安曾经策划了多次基金申报Club,使AC委员们从中取得了实质性的收获。我也向大家表态给大家提供“基金保过”服务。当然,大家一定知道我在开玩笑,但也知道我会真的基于我的经验全力帮助大家。我们并不总会遇到轰轰烈烈“承担社会责任”的大事情,但勿以善小而不为,推己及人,为AC委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此外,担任分论坛主席非常锻炼敏锐的策划嗅觉、抓大放小的决策能力以及果断主动的执行力。2023年12月14日,正逢YOCSEF西安成立15周年,我在两天内迅速组织YOCSEF西安历任主席代表主动前往上海,与YOCSEF上海历任主席代表一起举办“YOCSEF东西协同携手发展”Club,并邀请YOCSEF西安创始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参加,得到了很好的反响。而此次Club,从主题酝酿到组织策划实施,如不是担任分论坛主席,是不可能有这个意识和执行力去完成的。我以前习惯“做好人”,认为分论坛历任主席们都很忙,不好意思去打扰,但自从担任西安分论坛主席后,我知道要为结果负责(这个结果就是YOCSEF西安的发展),别无选择,因此有了更强的责任感,也渐渐勇敢地学会了“做坏人”。此次Club,我把历任主席们逐个“骚扰”了一遍,一一确认行程,有的甚至在半夜被我吵醒,有的被我说服改变了行程,有的这次没有成行,准备下次继续联系。渐渐地,我发现,越是“麻烦”他们,他们就越为YOCSEF西安的发展上心,我与他们的协作也越来越有默契。

回首担任YOCSEF西安主席的这段时间,我深感责任重大。在总部及兄弟分论坛的关注下,我肩负起这份责任;在现任AC委员的活力与凝聚力的支持下,我获得了前进的动力;在历任主席及AC委员的期待下,我传承了这份接力,也收获了无数值得回忆和感悟的小故事,与YOCSEF西安AC委员们一起书写着1/27分论坛的历史。为了办好论坛,一起紧张、上火,一起抗压、成长,一起经历了许多难以忘怀的琐碎故事。

君子如玉,温润而泽。YOCSEFer应是规则感与个性化的完美融合。如果说所有YOCSEFer共同怀揣一个印记,那毫无疑问是“青年精英”。最后,以个人总结的YOCSEF文化公式(见图1)结尾,祝愿每位YOCSEFer以辨会友、求规务实,在对外创造影响力、对内打造凝聚力的基础上,办好论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提升个人战斗力。

YOCSEFer是怎样炼成的?| CCCF精选

图1 笔者总结的YOCSEF文化公式

YOCSEFer是怎样炼成的?| CCCF精选

马小博

CCF高级会员,CCF YOCSEF西安主席(2023—2024)。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与测绘。

[email protected]

特别声明: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拥有《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CCCF)所刊登内容的所有版权,未经CCF允许,不得转载本刊文字及照片,否则被视为侵权。对于侵权行为,CCF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CCF推荐

【精品文章】

  • CCCF精选 | 杜子德:谈谈领导力
  • CCCF学会论坛 | 让YOCSEF回归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