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唐僧西行拿出通关文牒,沿途国王大多毕恭毕敬,李世民写了点啥?

作者:陈总006688

《西游记》中,唐僧每到一国,总会先自我介绍,然后拿出一个神秘的小本本递给国王。国王看过后,态度立马转变,恭恭敬敬地在上面盖章。这个小本本究竟有什么魔力?它与唐朝的强盛有何关联?更有意思的是,唐僧的原型玄奘大师归唐后,李世民为何多次劝其还俗?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唐僧西行拿出通关文牒,沿途国王大多毕恭毕敬,李世民写了点啥?

通关文牒的内容与作用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路途中,每到一个国家,唐僧总会先向国王行礼,然后郑重其事地从怀中掏出一个小本子,双手奉上。国王接过来仔细端详,脸上的表情往往从一开始的疑惑不解,渐渐转为恭敬有加,甚至还会主动请唐僧在宫中小住几日,享受王宫的高规格招待。这个让国王态度大变的小本子,就是大唐天子赐予唐僧的通关文牒。

通关文牒,顾名思义,就是一种通行的凭证。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各国之间往来并不频繁,许多国家对外来人员都持有戒备之心。唐僧虽为高僧,但毕竟是异邦人,没有通关文牒在身,难免会遭到他国的盘查和刁难。而有了这份由大唐天子御赐的文牒,唐僧的身份就有了最有力的证明,沿途自然畅通无阻。

那么,通关文牒上到底写了什么内容,竟然能让各国国王对唐僧如此恭敬?原来,文牒的开头,首先交代了唐僧的身份:"南赡部洲大唐国奉天承运唐天子牒行",一句话点明唐僧来自大唐,且是奉了唐天子之命远行,来头不小。接下来,文牒说明此行的目的是"往西天大雷音寺参见佛祖,求经回东土"。这表明唐僧此行并非为了别的目的,而是纯粹为了佛法,并无他念,让人心生敬意。

更重要的是,文牒的末尾还加了一句:"倘到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放行。须至牒者。"言下之意,大唐天子希望各国能善待唐僧一行,给予方便,这是一种善缘,若是不给面子,那就是灭了这份善缘。这话虽然语气委婉,但其中却隐含着一丝威胁。要知道,当时的大唐正处于鼎盛时期,国力强盛,军威远扬,周边小国无不俯首称臣。得罪了大唐,后果可想而知。在这层考虑下,各国国王见了通关文牒,自然不敢怠慢,唯恐因小失大。

通关文牒看似只有短短几句话,实则字字珠玑,句句言简意赅。先是身份,后是来意,再是善意,最后还点到即止地来了那么一丝威胁,条理清晰,环环相扣,将唐僧的身份和此行的目的交代得一清二楚,同时也传达出大唐天子的意愿,难怪各国国王对此如此重视。这通关文牒的巧妙之处,正体现了大唐朝廷的智慧,以及当时大唐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当然,通关文牒虽然管用,但也并非万能。《西游记》中,唐僧一行人还是多次遭遇妖魔鬼怪的袭击,这些非人之物自然不会买大唐的账。而有时,即便是人,也未必会完全奉行大唐的意志。比如车迟国国王,就曾一度藐视唐僧,甚至还想将其杀害,这也侧面反映出,即便是强如大唐,其影响力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总的来说,通关文牒是唐僧西行途中的重要法宝,它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明了唐僧的身份地位,阐明了此行的目的,传达了大唐天子的意愿,同时也体现出大唐当时的国力和威望。正是凭借这份通关文牒,唐僧才能一路披荆斩棘,历尽艰险,最终到达西天,完成取经的伟业。通关文牒的巧妙之处,也让我们看到了古代外交辞令的精妙和大唐朝廷的智慧。

唐僧西行拿出通关文牒,沿途国王大多毕恭毕敬,李世民写了点啥?

唐朝的强盛与周边国家的臣服

唐僧手持通关文牒所到之处,沿途国王无不恭敬有加,这其中固然有文牒内容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当时大唐的国力之强盛,以及由此而来的威望之高。

唐朝建立之初,周边还有不少虎视眈眈的势力。比如东突厥,在唐太宗李世民刚刚即位时,其可汗颉利就曾趁火打劫,率兵大举入侵。当时的唐朝对东突厥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和防备,一时间边境告急。李世民不得不亲自率军抵御,最终在渭水之盟中,以退兵和亲的条件暂时化解了这场危机。

但雄心勃勃的李世民岂是甘心屈居人下之辈?他深知,要彻底解决东突厥的威胁,单靠外交协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用武力来征服对方。于是,他一面积极备战,训练军队,一面笼络各族人民,为日后的决战做准备。公元630年,准备就绪的唐军终于发动了对东突厥的进攻。这一仗,唐军可谓是有备而来,兵强马壮,士气高涨。反观东突厥,内部早已矛盾重重,民心涣散。仅仅一个月,东突厥就土崩瓦解,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从此成为唐朝的附庸国。

东突厥的覆灭,让周边国家对大唐刮目相看。不过,总有一些国家,存有侥幸心理,以为远在西域的地理优势可以成为他们对抗大唐的资本。最典型的,就是当时西域的霸主高昌。

高昌地处西域要冲,军事实力雄厚,又有大沙漠天然屏障,自认为可以不把大唐放在眼里。在唐朝积极经营西域的过程中,高昌屡屡与之作对,不仅拒绝臣服,还多次阻挠其他国家向大唐朝贡。对此,唐太宗忍无可忍,决定亲自出马,给高昌一个教训。

公元640年,唐军远征高昌。这支军队由李世民的爱将侯君集率领,兵精将勇,所向披靡。面对如此强敌,高昌王麴文泰虽然负隅顽抗,但终究寡不敌众。仅仅几个月,高昌就被攻陷,麴文泰被俘,高昌从此成为唐朝的一个州县。这场大捷,进一步奠定了唐朝在西域的霸主地位。

高昌的灭亡,如一声惊雷,在西域各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他们终于认识到,大唐的国力之强大,已经今非昔比。从东突厥到高昌,无一例外,都败在了大唐的铁骑之下。于是,纷纷派出使者,前往长安朝拜,臣服于唐朝的威严之下。

在这样的背景下,唐太宗李世民被周边国家尊称为"天可汗",意即天下共主。这个称号,充分体现出唐朝当时的国际地位和威望。在这样的大唐,有唐天子御赐的通关文牒,唐僧纵然只是一介僧人,那也自然沾染了大唐的光环,让沿途国王不敢小觑。

当然,天下强国,也不可能一直强下去。唐朝虽然国力鼎盛一时,但也难免有衰落的一天。不过,在唐僧西行的那个年代,大唐正处于它最辉煌的时期。东突厥的覆灭,高昌的臣服,都成为大唐武功赫赫的最好印证。也正是凭借这样的国力,大唐才能给予唐僧通关文牒以最有力的背书,让他的西行之路变得更加通畅。

唐僧西行拿出通关文牒,沿途国王大多毕恭毕敬,李世民写了点啥?

总之,唐朝的强盛,周边国家的臣服,是唐僧西行得以顺利的重要背景。若没有大唐这样一个强有力的后盾,单凭一纸通关文牒,恐怕很难让唐僧在西行途中如此顺风顺水。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唐的国运,唐僧的机缘,可谓是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玄奘大师的真实经历

说到唐僧,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原型——玄奘大师。玄奘大师,俗名陈祎,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其醉心于佛学。然而,当时的中国佛教界,存在许多争议和分歧,许多经典也有错讹残缺之处。玄奘大师深感不满,决心亲赴天竺,求得真经,以澄清疑惑。

公元629年,玄奘大师不顾朝廷的禁令,秘密出关,踏上了西行求法之路。一路上,他历尽艰辛,穿越沙漠,翻越高山,终于到达天竺。在那里,他拜访了许多名寺高僧,学习了大量的佛学知识,并亲自抄写了许多珍贵的经卷。

值得一提的是,玄奘大师这一路,基本上都是独自西行。与《西游记》中唐僧的三个徒弟和一匹白龙马不同,现实中的玄奘,只有他一个人,没有任何同伴。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达成了自己的心愿。这种独自西行的经历,更凸显出玄奘大师的毅力和决心。

公元645年,玄奘大师带着所得的经卷,踏上了归国之路。他一路东归,最终回到了长安。对于玄奘大师的归来,朝野上下都非常重视。当时的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接见了玄奘,并赐予他"三藏"的尊号,以表彰他的功绩。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玄奘大师归国后,李世民曾多次劝他还俗,希望他能够在朝为官,协助自己治理国家。在李世民看来,玄奘大师不仅佛学造诣深厚,而且见多识广,是一个难得的人才,若能为朝廷所用,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玄奘大师对此却并不感兴趣。他一心向佛,立志弘扬佛法,对世俗的权力和地位并无多少眷恋。面对李世民的再三劝说,玄奘大师始终坚持己见,婉言谢绝了李世民的好意。

玄奘大师的这种态度,体现出了他对佛法的执着和坚定。在他看来,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才是自己毕生的追求,即便是君王的赏识和重用,也无法动摇他的信念。这种精神,无疑是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

当然,玄奘大师虽然没有接受李世民的征召,但他并没有就此闲居寺院,而是积极投身到译经弘法的事业中。在他的主持下,许多从天竺带回的经卷被翻译成了汉文,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佛教文化。同时,他也广泛收徒讲学,培养了一大批佛学人才,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唐僧西行拿出通关文牒,沿途国王大多毕恭毕敬,李世民写了点啥?

玄奘大师的一生,可谓是传奇而又励志。他不畏艰险,独自西行,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佛法事业,即便面对君王的挽留,也能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这种执着和坚定的精神力量,无疑是他最可贵的品质,也是支撑他完成西行壮举的重要因素。

总的来说,玄奘大师的真实经历,虽然与《西游记》中的唐僧故事有所不同,但其中所体现出的精神内核却是一致的。那就是:为了心中的信仰和理想,不惧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勇气。这种精神,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

小说与历史的差异

读完了唐僧的故事和玄奘大师的真实经历,我们不难发现,虽然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不少差异。这些差异,既体现了小说创作的艺术加工,也反映出历史人物在文学作品中的独特塑造。

首先,从故事情节来看,《西游记》对唐僧西行的过程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加工和想象。书中的唐僧,一路上有三个徒弟和一匹白龙马相伴,共同对抗妖魔鬼怪,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可谓是惊险重重,引人入胜。而历史上的玄奘大师,却是独自一人踏上西行之路,虽然也历经艰险,但更多的是自己与环境和困难的斗争,少了许多传奇色彩。

其次,在人物形象方面,小说中的唐僧,虽然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但更多地被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性格复杂的形象。他虽然慈悲为怀,但有时也会显得有些懦弱和优柔寡断。而他的徒弟,如孙悟空、猪八戒等,则更是个性鲜明,各有特点。相比之下,历史上的玄奘大师,虽然也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但在史料中,更多地被描绘成一位专注于佛法、坚定信念的高僧形象,个性化的刻画相对较少。

再次,在故事背景方面,《西游记》虽然以唐朝为背景,但其中也融入了许多神话传说和想象的元素,如天宫、地府、妖魔鬼怪等,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具神幻色彩。而玄奘大师的真实经历,则完全发生在现实的历史背景之中,虽然也有许多传奇的故事,但总体上还是以真实为主,少了许多想象的成分。

最后,在主题意义方面,《西游记》虽然也歌颂了唐僧师徒的勇气和毅力,但更多地是从一个文学故事的角度来展现,其中也包含了许多丰富的思想内涵,如善恶有报、人性的挣扎等,体现出了作者吴承恩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而玄奘大师的西行之旅,虽然也具有重要的精神意义,但更多地被放在了中国佛教发展史的背景之下来审视,其意义更多地在于推动了中国佛教的发展,丰富了中国的佛学文化。

当然,小说与历史的差异,并不意味着二者的价值高低。相反,正是由于有了文学创作的加工和想象,才使得唐僧的故事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和喜爱。同时,文学作品对历史人物的塑造,也往往能够挖掘出历史记载中所没有的人性光辉,使得这些人物更加丰满和立体。

从这个角度来说,《西游记》中的唐僧形象,虽然与历史上的玄奘大师有所不同,但却也塑造出了一个独特而又鲜活的文学形象,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而玄奘大师的真实经历,虽然少了些文学的色彩,但却更加真实可信,也更能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历史风貌。

结尾

总之,小说与历史,虽然有着种种差异,但却各有千秋,相得益彰。正是有了文学创作的想象力,才使得历史人物更加丰满多彩;也正是有了历史的真实性,才使得文学作品更加厚重和可信。二者的结合,无疑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历史,提供了更加多元和立体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