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魏明帝送来棉衣,司马懿宁愿士兵冻死也不给发,究竟是为什么?

作者:蜀山史道

前言

历史上,有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故事,而魏明帝送来棉衣,司马懿却宁愿士兵冻死也不给发,无疑是其中之一。

棉衣对士兵来说意味着保暖与生存的希望,然而,司马懿却毅然决定不发放,这引发了无数人的猜测和质疑。

这个看似残酷的决定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司马懿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他的行为是否出于政治考量还是个人私心和冷漠?

魏明帝送来棉衣,司马懿宁愿士兵冻死也不给发,究竟是为什么?

一、伪装忠心

公元208年,19岁的司马懿加入曹操麾下,出任文学掾一职。年轻的他博学多识,才华横溢,本应得到重用,但他却故作谦逊,伪装出勤勉忠心的模样,以麻痹曹操等人的猜忌。

司马懿出身名门,自幼熟读诗书兵法,被誉为当世奇才。曹操对这个少年才俊赞赏有加,将其收于麾下,希望能借助他的才能为自己所用。

魏明帝送来棉衣,司马懿宁愿士兵冻死也不给发,究竟是为什么?

然而,司马懿并没有急于在曹操面前显露锋芒,反而刻意伪装出一副"憨直"的模样,时刻谨慎小心,生怕引起曹操的猜忌。

在赤壁之战这场生死攸关的决战中,司马懿虽有谋略可献,但他选择了沉默。他生怕曹操身边的谋士们嫉妒自己,从而引起曹操的猜忌。即便是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施展才华的机会,司马懿也宁愿放弃,也要保持低调,为日后的大计铺路。

魏明帝送来棉衣,司马懿宁愿士兵冻死也不给发,究竟是为什么?

随着三分天下的格局形成,曹操对身边人越发不信任,哪怕是"忠心耿耿"的司马懿,他也开始生疑。有一次,曹操竟然梦见三匹马共食一槽,联想到或许司马懿就是那匹想分一杯羹的马。

面对曹操的猜忌,司马懿并未反驳,而是继续保持沉默寡言的作风,决不给曹操任何把柄。他深知,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先取得曹丕的信任,为日后托孤奠定基础。曹丕即位后,司马懿更是成为了他的重要托孤对象,为曹丕的帝位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魏明帝送来棉衣,司马懿宁愿士兵冻死也不给发,究竟是为什么?

二、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238年,盘踞于辽东的公孙渊起兵造反,魏明帝曹叡大惊失措。此时,司马懿已是太尉,乃是当朝最高军事长官。

曹叡虽然信任有加,却也忌惮司马懿"鹰视狼顾"、心思深沉,一旦拥兵自重就很危险。然而,司马懿早已看穿曹叡的心思,主动请缨北伐辽东,立刻就让曹叡放下了疑虑。

司马懿麾下将士渡过辽水天险,奇袭公孙渊的大本营襄平,将其团团包围。公孙渊三次约战,都被司马懿打得惨败。司马懿不给活路,筑起堡垒,将襄平城孤立无援。

魏明帝送来棉衣,司马懿宁愿士兵冻死也不给发,究竟是为什么?

几个月后,趁着公孙渊疲惫之际,司马懿再次突袭其营寨,将其射杀。为了永绝后患,司马懿下令屠城,并将辽东四万户百姓迁入中原。这场战役,司马懿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立下了赫赫战功。

辽东之战结束后,曹叡对司马懿更加信任,但也更加忌惮。曹叡虽然想要封司马懿为王,以示嘉奖,但又担心这样做会助长司马懿的野心。最终,曹叡还是没有这么做,生怕给司马懿一个称王的机会。

魏明帝送来棉衣,司马懿宁愿士兵冻死也不给发,究竟是为什么?

三、伪装忠心达阴谋

经过连续作战,司马懿所部士兵已疲惫不堪。此时正值隆冬,曹叡体恤他们的艰辛,专门赐予过冬衣物作为犒赏。

然而,司马懿统统不予发放,即使士兵冻死他也不为所动。这一做法引起了曹叡的注意,但他却被蒙在鼓里,以为司马懿是在珍惜自己所赐之物,从而进一步相信了他的忠心。

魏明帝送来棉衣,司马懿宁愿士兵冻死也不给发,究竟是为什么?

殊不知,这正是司马懿的伪装与阴谋。他故意不发放冬衣,是为了不给曹叡留下"收买人心"的把柄,以免曹叡生疑。整整11年,他都在暗中酝酿着夺权的大计。

司马懿的这一做法可谓是高明至极。他明知曹叡体恤士兵,专门赐予冬衣,但偏偏不予发放,这样既能让曹叡认为自己是在珍惜赐予的物品,又不会给自己留下任何把柄。

魏明帝送来棉衣,司马懿宁愿士兵冻死也不给发,究竟是为什么?

同时,这也让司马懿在士兵心中树立了一种"铁面无私"的形象,增强了他们对司马懿的崇敬和服从。

这样的伪装与阴谋,让曹叡对司马懿的信任达到了顶峰。曹叡完全没有意识到,司马懿正在暗中酝酿一场翻天覆地的政变,等待时机一举夺取曹魏的政权。

魏明帝送来棉衣,司马懿宁愿士兵冻死也不给发,究竟是为什么?

四、露出狼子野心

公元249年,曹叡病危,将幼子曹芳托付于司马懿,希望他能辅佐曹芳治理曹魏。司马懿含泪应允,但内心早已酝酿了一场翻天覆地的政变。

曹芳即位后,凡事都依赖于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然而,曹爽一直针对司马懿,剥夺了他的兵权,使他成了无实权的太傅。

司马懿看准时机,趁曹芳和曹爽外出时,发动政变,一举控制洛阳皇宫,逼迫曹爽投降。不久,他以谋反罪名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并灭族。就这样,整个曹魏政权尽数落入司马懿手中。

魏明帝送来棉衣,司马懿宁愿士兵冻死也不给发,究竟是为什么?

司马懿的这一举动可谓是彻底暴露了他的狼子野心。多年来,他一直在伪装忠心,麻痹曹操、曹丕、曹叡等人,等待时机一举夺权。如今,他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毫不犹豫地发动政变,控制了整个曹魏政权。

这场政变的背后,是司马懿多年来谋划的结果。他巧妙地利用了曹爽与自己的矛盾,趁机发动了政变。而对于曹芳这个幼主,司马懿也早有打算,他只是暂时将其作为傀儡,等待时机再行除掉。

魏明帝送来棉衣,司马懿宁愿士兵冻死也不给发,究竟是为什么?

结语

一朝天子一朝臣,司马懿熬死了曹魏三代皇帝,自己却始终稳如泰山。他用伪装与阴谋,巧妙地麻痹了曹操、曹丕、曹叡等人,最终实现了夺权的狼子野心。

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见证了一个阴谋家如何通过耐心和智慧,最终控制了整个政权。

它也警示我们,权力的诱惑有多么巨大,人性的阴暗面有多么可怕。让我们以史为鉴,珍惜和平年代,远离权力的诱惑,永不重蹈覆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