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麻了!房价重回15年前?桥北一处房源,跌破1万以下……

作者:金玉佳体育讲座

*本文观点转载自六朝汇

这个市场,骇人听闻的消息越传越多。

桥北二手房,卖回15年前?

麻了!房价重回15年前?桥北一处房源,跌破1万以下……

来源网络,真实性存疑

相当于单价6372元/㎡,算价格至少要追溯到2009年,而当年还是毛坯价。从图片来看,光是装修可能就要三十来万,因此这套低价房的真实性其实是存疑的。

麻了!房价重回15年前?桥北一处房源,跌破1万以下……

只不过南京整体的二手房房价降价,却是不争的事实。一直坚挺着被认为降无可降的:

3号线/S8号线泰冯路地铁站附近的天华绿谷庄园,刚刚成交的一套90㎡的房源,总价仅90万,单价只9917元/㎡。

麻了!房价重回15年前?桥北一处房源,跌破1万以下……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这个小区在链家上的第一套单价低于1万的房源,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低。

某种程度上,这也给桥北开了一个新的房价口子。

在此之前,桥北二手房房价其实多数都在1.7万元/㎡以上,一些较好品质房源的价格突破2万也不在少数,但这个价格相比其他热门区域动辄7-8万、5-6万的天价来说还是不够看的。

因此多年来,桥北被认为是距离南京主城最近的“房价洼地”“刚需栖息地”,同时也以相当漂亮的二手成交和流通率,长年雄踞二手房成交热门阵地的榜首。

麻了!房价重回15年前?桥北一处房源,跌破1万以下……

不过在受到市场接连下行的洗礼下,其他区域房价跌幅已经开始用“腰斩”来形容,而桥北,也只是缓缓下行,从一万大几变成一万出头,下降幅度远低于其他热门区域:

明发最新成交价:

麻了!房价重回15年前?桥北一处房源,跌破1万以下……

天润城最新成交价:

麻了!房价重回15年前?桥北一处房源,跌破1万以下……

北外滩水城最新成交价:

麻了!房价重回15年前?桥北一处房源,跌破1万以下……

刚需,永远是楼市的王。

最新的南京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4月16日这一天,南京二手房成交就达到了惊人的;

截至4月中旬,南京今年已经卖出了2.6万套二手房,3月31号这个数字还是2.1万。也就是说,仅半个多月时间就疯狂出货5000套……

麻了!房价重回15年前?桥北一处房源,跌破1万以下……

这样的数据,放眼全国都非常够看。

而这其中,,例如学区房,例如就是桥北。

这一点,从我爱我家南京研究院一季度数据也能看出来,2024一季度成交热门区域,桥北第一,龙江、宁海路、瑞金路等多为学区房。

麻了!房价重回15年前?桥北一处房源,跌破1万以下……

数据来源:我爱我家南京研究院

毫无疑问,南京高成交量背后,是无数二手房降价换来的。但楼市一系列的动作,包括放松限售、调整增值税年限等等,不就是让二手房房价回归市场吗?

最重要的是,以及

例如北京——

今天宣布,加大住房公积金对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住房的支持力度,通过优化贷款期限核定标准,延长购买老旧小区住房的公积金贷款年限,进一步减轻借款人购房及还款压力。

麻了!房价重回15年前?桥北一处房源,跌破1万以下……

例如杭州——

3·14新政就是针对二手房给“利好”:加大住房保障力度、优化二手住房限购政策、优化增值税征免年限、加快城市有机更新……

现在,初见成效。

麻了!房价重回15年前?桥北一处房源,跌破1万以下……

“据杭州贝壳研究院数据,3月14日-4月14日,杭州市区(含临安、富阳)二手房共成交9000多套。”

“3月杭州十区二手房成交8557套,环比增长236%;中介带看量环比提升224%,创下近4年来的最高单月带看量纪录。”

杭州攀升起来的二手房成家量,又何尝不是降价换来的呢?

“二手住宅价格连续四个月下降,跌幅约0.5%,同比大降5.1%,打破近三年最大跌幅纪录。”

麻了!房价重回15年前?桥北一处房源,跌破1万以下……

但Ta的下一步动作已经开始:

政策利好下来,只见二手房量涨不见新房攀升,这显然不是杭州的“本意”,数据显示,一季度杭州新建商品房共成交14845套,成交量同比猛降47%。

所以4月17日杭州政协召集房企开座谈会,明确提到要

麻了!房价重回15年前?桥北一处房源,跌破1万以下……

这才是支撑二手房回暖之后,真正“回环镖”背后的作用。

当然,如果你实力够硬,也可以有其他招数。

苏州一季度二手房成交量为12845套,同比2023年的16566套下降了28%;

一季度新房成交6177套,同比减少约50%。

苏州选择的强势应对方式之一,就是缩减土地供应——

麻了!房价重回15年前?桥北一处房源,跌破1万以下……

苏州2024年国有建设用地计划供应中显示,今年的商品住宅用地计划供应185公顷,仅为去年的36%。

要知道,苏州刚刚接连成交了两幅省级地王地块,先是新区狮山农干院地块抢到4.5万元/㎡,刷新由南京在2016年创造的河西南4.5万元/㎡的省级地王纪录;园区双湖地块紧跟着成交,这次楼面价达到了6.5万元/㎡……

这两次土拍足以轰动全国,但在这种情况下,苏州依然选择了紧缩供应。

一方面确实实力够硬,全市财政收入全国排名靠前,工业和贸易贡献税收,,有足够底气将房地产控制在经济结构的合理占比内;另一方面就是众所周知的原因,楼市寒冬。与其被动添加楼市谈资,不如主动操盘,改变供求比。

所以,房价下跌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下跌还没人买。

你觉得,接下来南京什么样的动作,更利于楼市发展?

来源| 六朝汇 我爱我家 贝壳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