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林金电:一位闽商在吉尔吉斯斯坦的14年

作者:东南网海外
林金电:一位闽商在吉尔吉斯斯坦的14年

林金电(左二)接受《华人故事》节目采访。林金电供图

东南网5月10日讯(张礼珍)日前,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华人故事》人物专题节目以《茶香自引远客来》为主题报道了中亚福建总商会会长、黎明(中亚)海丝学院院长林金电“以茶为媒”,与吉尔吉斯斯坦人民结下深情厚谊的故事,受到了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广泛关注。现年50岁的林金电是福建泉州晋江人,因事业拓展需要于2010年赴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创业生活。在吉尔吉斯斯坦的14年里,林金电在做好主营业务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公益慈善和华文教育事业,为助力中吉两国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晋江到比什凯克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泉州晋江距离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约4500公里,晋江是林金电的故乡,比什凯克是林金电生活和创业的地方。今年是林金电到比什凯克的第14年,回忆起初到比什凯克的情形,林金电坦言:“遥远的国度、陌生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对初来乍到的我而言,确实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幸运的是晋江人骨子里的拼劲和爱交朋友的性格让自己在吉尔吉斯斯坦收获了别样的精彩。”

常住吉尔吉斯斯坦前,林金电在北京从事服装贸易工作。“我是1997年到北京的,主要从事对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的服装贸易。”林金电回忆到,当时吉尔吉斯斯坦跟中国的贸易都是要用现金提货,对方采购10万美金的货,需要先把钱打过来,我们收到钱后再从乌鲁木齐的仓库发货,前后至少要10天的时间。漫长的周转期也让林金电看到了商机,“当时我就想,如果把原本建在在乌鲁木齐的仓库直接放到吉尔吉斯斯坦,当地的客户付款后当天就能提货,不仅缩短了资金的周转期,也更方便客户往来。”抱着这样的目的,林金电开启了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创业路。

然而,令林金电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花费大量精力在吉尔吉斯斯坦投资新建的仓库不仅没有接到订单,反而引起了当地客户的误解。“他们比较担心的是,我们把仓库建到吉尔吉斯斯坦,原来属于他们的下游客户会绕过他们直接来找我们采购。”因为这样的顾虑,那些原本合作得很好的客户宁愿舍近求远,找远在乌鲁木齐的林金电的妻子采购,这不禁让林金电陷入了矛盾。

以茶为媒加深中吉人民友好互动

为了化解误会,林金电带着故乡的茶叶去挨个拜访客户。“中国有句老话叫‘伸手不打送礼人’嘛!我把福建的铁观音、大红袍、茉莉花茶当作礼物送给他们,不仅为了消除误会,更希望让他们感受到我的诚意。”据林金电介绍,吉尔吉斯斯坦人民饮茶大多以易于储存和运输的砖茶为主,他们习惯用茶和牛奶一起煮着喝,跟福建茶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林金电:一位闽商在吉尔吉斯斯坦的14年

林金电向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夫人阿依古尔·扎帕罗娃(右二)介绍福建茶。林金电供图

为了向当地民众展现福建茶的精妙,林金电不仅把茶当作礼物送给他们,还随身携带着用于冲泡茶的茶具。从选茶到冲泡、品饮,透过林金电的展示,吉尔吉斯斯坦民众也逐渐爱上了福建茶。“他们喝过我的茶后,都纷纷竖起大拇指。”林金电介绍说,茶不仅消除了自己与客户间的误会,也让其在吉尔吉斯斯坦交到了很多朋友。

通过林金电的介绍,在吉尔吉斯斯坦喝福建茶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们当中不少人还学会了茶的冲泡和品饮。在林金电看来,福建茶的冲泡和品饮是很有讲究的,这与吉尔吉斯斯坦传统的饮茶方式是有很大区别的。而且与奶茶相比,福建茶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吉尔吉斯斯坦民众的饮茶体验。于是,到吉尔吉斯斯坦的第三年,林金电又开拓了一项新业务——经营销售茶叶和茶具。如今,除了铁观音、大红袍、茉莉花茶、金骏眉、白茶等福建茶,经过林金电的推介,普洱茶、西湖龙井、碧螺春等中国其他代表性茶类也得到了吉尔吉斯斯坦民众的认可。

林金电:一位闽商在吉尔吉斯斯坦的14年

2022年6月,为了救助吉尔吉斯斯坦一对罹患白血病的小姐妹,林金电在比什凯克组织发起了茶叶义卖活动。林金电供图

在向吉尔吉斯斯坦民众推介中国茶的同时,林金电还以茶为媒介,在吉尔吉斯斯坦开展了一系列慈善义卖活动。2022年6月,为了救助吉尔吉斯斯坦一对罹患白血病的小姐妹,林金电在比什凯克组织发起了茶叶义卖活动,通过在银行、酒店、办公楼等地设立义卖点的方式,卖出了500斤茶叶,共筹集善款22万元人民币。2023年4月,林金电应邀参加吉尔吉斯斯坦巴特肯旅游节,并将参展的茶叶用于义卖,所得收入悉数捐给了巴特肯州卡达尔木寨区尔恰尔干村特殊教育(辅助)寄宿学校。在林金电看来,茶是刻在福建人基因里的味觉记忆,在他与吉尔吉斯斯坦民众的交往过程中,茶不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更成为中吉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一个缩影。

做好“福文化”传播使者

林金电:一位闽商在吉尔吉斯斯坦的14年

林金电(右三)应邀出席吉尔吉斯斯坦特色商品文化博览会。林金电供图

在吉尔吉斯斯坦的14年,凭借着诚信敢为的品质和热情助人的性格,林金电在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得到了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和旅吉华侨华人的肯定,并被推选为中亚福建总商会(以下简称“商会”)会长。林金电表示:“作为一个民间组织,商会聚集了一批旅居中亚的福建侨商,在经营好自身企业的同时,我们也力所能及做好传播‘福文化’的使者。”

2022年3月,由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与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丝路”国际青少年摄影、短视频大赛正式启动。为了鼓励吉尔吉斯斯坦青少年积极参与,林金电及商会工作人员就大赛的具体事宜在吉尔吉斯斯坦进行广泛传播,并通过商会、学校发动当地青少年积极参与比赛。

2022年6月,由中国侨联主办,福建省侨联、泉州市侨联、泉州市档案馆承办的“走进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文化特色夏令营在线上开营,吸引了来自吉尔吉斯斯坦、菲律宾、马来西亚、巴拿马等国家的350名华裔青少年组团参加。为了让广大华裔青少年通过“侨批”了解中国文化,林金电积极联系比什凯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报名,并组织商会联系当地中文学校参与到活动中来。为鼓励吉尔吉斯斯坦的华侨华人了解“侨批”文化,林金电打电话一家一户地通知活动安排。令他感到欣慰的是,这次活动不仅吸引了一大批华裔青少年参与,许多家长和老人也主动登录线上会议室观看。他们当中除了泉州的乡亲外,还有一些是来自陕甘宁、川湘赣地区的侨胞。

林金电:一位闽商在吉尔吉斯斯坦的14年

2023年9月,林金电(后排右一)带领2023“汉语桥”中亚教育工作者访华团来闽参访交流。林金电供图

“对我们这些常年身在海外的华人华侨而言,在旅居国发展事业的同时,心中始终有一个使命,就是要让我们的侨二代、侨三代学好中文,牢记自己作为中国人的使命担当。”林金电表示,旅居吉尔吉斯斯坦的这些年里,自己也明显感觉到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吉尔吉斯斯坦民众对中国的态度也变得越来越热情友好,在吉尔吉斯斯坦想要了解和学习中文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吉尔吉斯斯坦青少年学习中文,到中国去留学、生活。

推动黎明(中亚)海丝学院建设

林金电:一位闽商在吉尔吉斯斯坦的14年

2023年2月,在泉州市侨联的推荐下,林金电(前排右一)与黎明职业大学取得联系,双方就在比什凯克共建黎明(中亚)海丝学院达成合作意向。黎明职业大学供图

2022年底,回乡探亲的林金电得知福建省计划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打造海丝学院的消息,便萌生了把海丝学院引入吉尔吉斯斯坦的想法。2023年2月,在泉州市侨联的推荐下,林金电与黎明职业大学取得联系,双方就在比什凯克共建黎明(中亚)海丝学院达成合作意向。2023年7月,黎明(中亚)海丝学院正式落地比什凯克,当天还举行了中亚国家“中文+跨境电商”职业技能培训班开班仪式。截至目前,黎明(中亚)海丝学院已陆续培养了500多名人才,专业涵盖了旅游(中文导游)、跨境电商、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在吉尔吉斯斯坦较为紧缺的新兴领域。

林金电:一位闽商在吉尔吉斯斯坦的14年

首届中亚国家“中文+跨境电商”职业技能培训开班仪式现场。林金电供图

谈及推动黎明(中亚)海丝学院落地比什凯克的契机,林金电回忆起了自己在俄语培训班经历的一件小事。“当时我们在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写字,写着写着手上的笔突然写不出来了,这本是很正常的事,老师却用俄语愤愤不平地说道,‘该死的中国货,垃圾!’班级里大多数同学都是刚来吉尔吉斯斯坦的留学生,我在同学们中是最年长的,坐我邻桌的同学问我,‘林大哥,老师在说什么呢?’”这一刻,林金电知道自己必须站起来。他不卑不亢地说道:“老师,您手中的笔是中国货没错,写不出来也确实让人恼火,但您说中国货是垃圾就不对了。我们知道现在中国卖到吉尔吉斯斯坦的东西很多,就像您用的笔大部分都是中国运来的,如果中国货是垃圾,贵国还会采购吗?中国卖到吉尔吉斯斯坦的物品太多了,偶尔有一些不好用的、质量不合格的也是正常的,这也提醒我们随着国际贸易的增长,在做好贸易的同时还要注重售后服务,而不能武断地把中国货归为垃圾。”

这次课堂上的小插曲,也让林金电有了新的思考。“中国制造作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力量,已经形成了买全球、卖全球的格局,卖出去的中国产品在售出国遇到售后服务和维修难的问题。以吉尔吉斯斯坦为例,我们很难在当地找到适合的人才,如果直接从国内调派人手成本又太高。”在林金电看来,结合中国制造的优势和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的需要针对性地建立人才培养和交流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黎明(中亚)海丝学院成立以来,为了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林金电结合吉尔吉斯斯坦产业发展需要和中国企业在吉发展需求,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不仅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出路,也得到了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比什凯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等单位的支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