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百年中国侦探小说Ⅴ:医生,侦探的第二职业

作者:南方周末

自1896年张昆德首次在《泰晤士报》上翻译福尔摩斯侦探小说以来,侦探小说就作为"进口产品"传入中国,并生根发芽,不断发展了一百多年。本系列文章将重点介绍清末中国侦探小说的一些有趣细节,如早期摄影与PS技术、女侦探与儿童侦探形象、"实验"与"试"中的侦探小说,以及《恶搞福尔摩斯》系列小说等,意在勾勒出100年前中国侦探小说开头的趣味内容和基本面貌。

在许多以中国古代为题材的侦探小说和电视剧中,侦探往往被设定为精通医学。例如电视剧《狄仁杰侦探案》中印地仁杰擅长针灸,他为武则天看病,有时甚至解决了连御医都无法处理的疑难问题一个"洗错案",成为中国法医学界的祖传人物,《皇家恩赐》在楚楚,也凭借其突出的尸检能力和在三级法师选拔考试中脱颖而出, 赢得了县王晓宇的赞赏。在现代侦探故事中,也许是因为现代职业的崩溃,或者是因为侦探作家更喜欢让自己的侦探"专攻艺术行业",无论是医生还是侦探的主角似乎都不如古代主题那么常见。在更多案件中,"法医"身份被从侦探身上剥离,但在案件调查中仍是关键角色,如《白夜追击》关红宇的女友高亚楠、所谓"中国公安大学三街之一"的"扫鼠岭"法医雷伟、法医宋涛的《扫黑风暴》。

百年中国侦探小说Ⅴ:医生,侦探的第二职业

在当代电视剧中,医生大多被剥夺了侦探的身份,但他们在案件的发展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图为2021年电视剧《扫黑风暴》中的法医宋涛。(信息图/图)

<h3>担任侦探助理的医生</h3>

自侦探小说诞生以来,医生和侦探一直保持着不可分割的职业关系。在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系列中,最著名的医生是福尔摩斯的助手华生。根据小说,华出生于1878年,"在伦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来"到纳特利学习军事医学必修课程",并被派往"诺森伯兰第5开放枪团"担任军事医疗助理。在华生遇到福尔摩斯作为他的得力助手和主要故事讲述者之前,他在帕丁顿和肯辛顿有私人诊所,并且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和福尔摩斯一起住在贝克街221B号。

受福尔摩斯系列侦探小说的影响,许多后来的侦探小说都采用了"侦探-助理"的人物组合,让助理作为整个侦探故事的个人经历和叙述者。一般来说,侦探小说中的侦探助理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有正直和理性的思维;

有一定的头脑,但绝对不如主侦探(能比侦探更强大);

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可信度(因为侦探大多是私生子,而且大多被设定为古怪的性格,人际交往能力差,不受欢迎,所以有公信力的助理往往能方便调查);

在破案方面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结合以上特点,许多早期的侦探小说都会有医生作为侦探的助手。一方面,西方社会的医生往往具有良好的社会地位和品格认同,另一方面,医生的随行人员可以保证第一次尸检,并确定可信的死亡时间和死因,并及时在现场治疗伤员。这不仅增强了侦探小说的说服力和可信度,而且可以有效促进侦探小说的发展。除了福尔摩斯的助手华生博士、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等小说外,在波罗查案中协助侦探波洛查的助手也有医生的身份。

在《福尔摩斯探案集》系列小说中,华生是名副其实的医生,福尔摩斯本人拥有相当丰富的医学知识。当福尔摩斯和华生第一次见面时,除了著名的"你去过阿富汗"的推理判断外,福尔摩斯刚刚想出了如何沉淀血球,他认为这是"近年来实际法医学中最重要的发现",因为"这种试剂使我们能够识别血液痕迹而不会丢失"。随着华生和福尔摩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他还总结了福尔摩斯的知识清单,其中三个或多或少地服务于医疗工作:

植物学知识 - 片面,但对单宁制剂和鸦片非常了解;

化学知识 - 深入。

解剖学知识 - 准确,但不是系统性的。

柯南·道尔(Conan Doyle)是《福尔摩斯探案集》(Sherlock Holmes Detective)系列的作者,也是一名真正的爱丁堡医学毕业生,毕业后作为一名船夫前往西非海岸,然后回到朴茨茅斯行医十年。根据柯南·道尔本人的说法,他的角色夏洛克·福尔摩斯的现实原型之一是他在爱丁堡医科大学的老师约瑟夫·贝尔教授,他也曾担任维多利亚女王的私人医生。

<h3>侦探与"医疗国家"一起调查此案</h3>

在清末小说《旧余游记》中,老残疾人在遇到"铃声"后退出官院,据说是被另一个人教过的,可以治百病,街上的人找他治病,百功。于是老人把他当成老师来崇拜,并学到了一些技巧。从此还摇了一个弦铃,为人们治病而去,奔向江湖近二十年。这样,老残疾人完全像是一个江湖游佬医生的身份在四处游荡。然后对于玉仙审判盗窃案和权轩审判魏某案引起的两起案件,清朝官员对赵雪翻案,白子寿曾对老残缺说:"你想想,这起奇怪的案子不是一般的穷人能干的吗?我得问你这个福尔摩斯!"这里的老人显然扮演了侦探的角色和功能。

晚清,西方现代医学和侦探小说传入中国。医生和侦探也经常被视为现代文明的专业代表。一方面,两者都需要具备大量的科学知识和冷静理性的头脑,进而,医生"检查"病情和侦探"检查"真相也是相当一定程度的共同思维方式,即两者都是通过表面的症状和现象,来推理出来,判断最终的原因或凶手;

百年中国侦探小说Ⅴ:医生,侦探的第二职业

在古代古装影视剧中,侦探往往精通医术,图为2021年国产剧《皇家礼礼》的剧情。

如果将观察视角还原到晚清的特殊历史场景,我们也可以看到老残疾人医生与侦探之间更深层次的关系和融合。晚清时期,梁启超等人提出了"新国家的小说,我们绝不能先找到新国家",即试图用小说"改造"人民,以文学"治愈"精神。后来鲁迅在《我该如何开始小说》一文中也表明,他写这部小说的动机是"所以我的素材,更多的是来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物,意在揭露痛苦,引起人们的医治关注。具体到"老人和残疾人旅行",老残疾人的"疗愈"理想不仅在于吊壶,消除人们的身体痛苦,还在于一个"医疗国家"的宏伟抱负。从这个角度来看,小说开头描述的破旧、沉没的"危险船",以及老人和残疾人对船员的不满("船快要沉没了,他们不知道早早停泊的想法,却有蹂躏好人,生气我"),你就能更好地理解民族隐喻背后的"危险船"。小说中的老案子,不仅是为了寻找具体事件的真相,也是为了揭露、批判和抱怨当时的整个官方制度,这就是为什么鲁迅把《老余旅记》列为"谴责小说"的重要原因。其实,残疾调查的老案,就是要找出国家不幸背后的真相;

<h3>作为心理学家的侦探</h3>

中华民国作家徐卓度曾有一部侦探小说《犯罪本能》(1923年)发表在《侦探世界》杂志上,这部小说不像徐卓度之前最好的滑稽动作,一路和谐,反而是一个严肃的犯罪主题。作者甚至怀疑这部小说不是徐卓创作的,而是他的翻译,但无论如何,仍然缺乏相关证据。故事以一阵枪响开始,然后主人公魏新泉闯入烟草公司,绑架了经理,换了经理的衣服,逃离了人群,然后逃犯甚至开着汽车和飞机逃跑,情节模式完全是当前好莱坞动作片的文字。

百年中国侦探小说Ⅴ:医生,侦探的第二职业

徐卓度:《犯罪本能》,《侦探世界》第15期,1923年。(信息图/图)

小说中最好的地方是结尾的反转,原来这一切都是魏心泉内心的"幻想",其实他几天前发生了车祸,所以脑子里有各种无法控制的幻想,家人特意请心理医生,"精神分析大家"陈博士来治疗魏新泉的"心脏病"。陈医生采取了势利的手法,通过上述系列逃生故事的虚构,解决了魏心泉内心的"停留思绪",最终治愈了病人。在这部小说中,陈医生作为心理学家,治愈了魏心泉的"心脏病",但通过不断诱导患者重述车祸现场的细节,推理和判断疾病的过程与侦探的过程没有什么不同;因此,侦探与医生之间,真相与原因、调查与治愈,是复杂结合在一起的,而这或许就是这部小说与一般侦探小说"非常有趣"发表在《侦探世界》杂志上的主要原因。

斯洛文尼亚学者齐泽克(Zizek)在他的《眯着眼睛:通过流行文化看拉康》(Squinting: Look at Lacan through Popular Culture)一书中指出,侦探和精神分析学家在专业上有相似之处:"犯罪现场包含许多线索,包括毫无意义的70-0细节;简而言之,侦探最终会得到一连串的逻辑和证据,通过犯罪现场的细节来解决犯罪现场,就像精神分析师需要通过患者在对话治疗过程中的话语来恢复他们所想的以及他们的想法和原因的真相一样。

从侦探小说的诞生到现在,《福尔摩斯侦探》系列小说与医生莫名其妙的关系,揭示了侦探和医生作为现代理性和知识的"代言人"的同质身份特征,游医生和侦探的双重身份,展现了晚清知识分子追求真理的时代和社会关怀, 发现真相和寻找原因,而许卓的《犯罪本能》将侦探和心理学家相结合,呈现了精神分析,犯罪心理学与真相的秘密联系......侦探小说与医生职业的关系也经历了从外科医生/法医到心理学家的演变,这似乎在另一个层面上显示了侦探小说本身的一定发展方向——从关注烟灰,足迹事实调查,到犯罪动机的心理调查。

无论是医疗救援身体,还是精神的治疗,医生都需要通过各种现象来推理,疾病来推理,判断最终的原因,然后是药物,这个过程就像侦探调查一样,所以好的医生通常需要侦探一般敏锐的视野和严谨的思维。或者我们可以反过来说,一个真正好的侦探也需要一颗"医生的心"。

(作者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

南方周末特约作家战争玉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