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姑苏区:在老物件中重温旧时记忆

作者:引力播新闻

白兰花花囊、铜手炉、虎头鞋、蒲扇、菱桶、“铜指甲”……这一件件老物件背后都有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展现了旧时的生活场景,也是在提醒年轻一代要牢记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今天(6月3日),姑苏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旧物引时光记忆 文脉颂水乡风情”社会化管理人员老物件展览会,让参观者重温旧时记忆、追忆水乡风情。。

姑苏区:在老物件中重温旧时记忆

“没想到在这儿还能见到菱桶。”当地居民张老伯感叹道。作为旧时姑苏城郊虎丘一带的农民,张老伯向同行者介绍起了眼前这个名为“菱桶”的老物件。苏州河湖众多,且河道土质松软肥沃、水深适宜,历来都有栽植菱的传统。农民们春天将种子播下,到了初秋,就划着菱桶在水面上采菱,“菱桶”的名字也是这么来的。“别看这菱桶形状普通,跟个澡盆一样,它可比船难划多了,光是坐进去就得非常当心才行。要注意把握好重心、稳住身体,坐在菱桶的前半部分,再用两根木桨一左一右均匀划行,菱桶才能在水上飘行起来。还记得我刚划菱桶的时候,不是没把握好平衡连人带桶翻进水里,就是乱划一通原地打转。”回想起以前的日子,张老伯不禁眉飞色舞了起来。

姑苏区:在老物件中重温旧时记忆

据悉,众多老物件展柜上面还详细标注了展品名称、展品简介等信息。“这个像铜指甲的东西是什么?”有位小女孩指着展柜中的剥鸡头米工具“铜指甲”问道。“鸡头米就是芡实。之所以叫鸡头,是因为芡实包上面有个尖尖的角,看上去很像鸡嘴,整个芡实包就像鸡头了。苏州本地素有水八仙一说,包括茭白、莲藕、水芹、芡实(鸡头米)、茨菰(慈菇)、荸荠、莼菜、菱角。苏州人讲究‘不时不食’,鸡头米作为水八仙之一,每到上市时节,老苏州总要吃阿婆阿婶现剥的鸡头米的,最有名的要数东南葑门外的南荡鸡头米,不过那也已经是以前了。”参展人穆清莹还说,鸡头米是水乡苏州的特产,软糯可口,但是难剥。于是,聪明的苏州人自制了实惠又好用的“铜指甲”,来剥鸡头米硬硬的壳,不仅加快了剥壳速度,还保证了鸡头米的完整性。

姑苏区:在老物件中重温旧时记忆

此次老物件展览会虽主要面向社会化管理人员,旨在丰富退休人员的健康文化生活,但也有一些年轻人和孩子前来观展。参展的许多老物件看似不起眼,却是苏州水乡发展的“见证者”。这些老物件展现了旧时的这些生活场景,也在提醒年轻一代要锁住乡愁,继续传承好家乡的历史文化。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14日。

(苏报融媒记者 管有明 通讯员 沈沛诚 文/摄)

编辑 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