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金史~27

作者:正道沧桑1970

世宗

金史~27

十年正月壬子朔,宋、高丽、夏遣使来贺。甲子,命宫中元宵无得张灯。甲戌,以司徒、御史大夫李石为太尉、尚书令。

二月甲午,安化军节度使徒单子温、副使老君奴以赃罪伏诛。戊申,世宗谓近臣曰:“护卫以后皆是治民之官,其令教以读书。”

三月壬子朔,万春节,宋、高丽、夏遣使来贺。丙辰,世宗因命护卫中善射者押赐宋使射弓宴,宋使中五十,押宴者才中其七,谓左右将军曰:“护卫十年出为五品职官,每三日上直,役亦轻矣,岂徒令饱食安卧而已。弓矢不习,将焉用之。”戊午,以河南统军使宗叙为参知政事。庚午,世宗谓参政宗叙曰:“卿昨为河南统军时,言黄河堤埽利害,甚合朕意。朕每念百姓差调,官吏互为奸弊,不早计料,临期星火率敛,所费倍蓰,为害非细。卿既参朝政,皆当革弊,择利行之。”又谕左丞石琚曰:“女真人径居达要,不知闾阎疾苦。汝等自丞簿至是,民间何事不知。凡有利害,宜悉敷陈。”

四月丁酉,制命妇犯奸,不用夫荫以子封者不拘此法。

五月乙卯,如柳河川。

闰月庚辰,夏国任得敬胁其主李仁孝使上表请中分其国。世宗问宰臣李石,石等以为事系彼国,不如许之。世宗曰:“彼劫于权臣耳。”诏不许,并却其贡物。

七月壬午,秋猎。戊戌,放围场役夫。诏扈从粮食并从官给。乙巳,敕扈从人纵畜牧蹂践禾稼者,杖之,仍偿其直。

八月己未,至自柳河川。壬申,遣参知政事宗叙北巡。九月庚辰,尚书左丞相纥石烈良弼丁忧,起复如故。壬午,以签书枢密院事移剌子敬为贺宋生日使。庚寅,以户部郎中夹谷阿里补为夏国生日使。

十月己酉,以大宗正丞乣为高丽生日使。甲寅,如霸州。冬猎。乙丑,世宗谓大臣曰:“比因巡猎,闻固安县令高昌裔不职,已令罢之。霸州司候成奉先奉职谨恪,可进一阶,除固安令。”辛未,谓宰臣曰:“朕凡论事有未能深究其利害者,卿等宜悉心论列,无为面从而退有后言。”

十一月辛巳,制盗太庙物者与盗宫中物论同。甲申,幸东宫。丁亥,以太子詹事蒲察蒲速越等岂正天下之道。自今宰执枢密馈献亦宜罢去。”世宗谓宰臣曰:“往岁清暑山西,近路禾稼甚广,殆无畜牧之地,因命五里外乃得耕垦。今闻民皆去之他所,甚可矜悯,其令依旧耕种。事有类此,卿等宜即告朕。”

金史~27

三月乙亥朔,万春节,宋、夏遣使来贺。辛巳,命有司以天水郡公旅榇依一品礼葬于巩洛之原。

四月丁未,归德府民臧安儿谋反,伏诛。大理卿李昌图以廉问真定尹徒单贞、咸平尹石抹阿没剌受赃不法,既得罪状,不即黜罢,杖之四十。癸亥,参知政事魏子平罢。高丽国王弟皓废其主自立,诈称让国,遣使以表来上。

五月辛卯,诏遣吏部侍郎靖使高丽问故。癸巳,以南京留守移剌成为枢密副使。

六月己酉,诏曰:“诸路常贡数内,同州沙苑羊非急用,徒劳民尔,自今罢之。朕居深宫,劳民之事岂能尽知,似此当具以闻。”戊午,观稼于近郊。甲子,平章政事徒单合喜薨,世宗方击球,闻讣遂罢。有司致祭,备礼以葬。

七月甲申,参知政事宗叙薨。

宗叙本名德寿,鲁王完颜阇母第四子也。奇伟有大志,喜谈兵。天德二年,充护卫,授武义将军。宗叙出松亭关,取牛递于广宁。闻世宗即位,将归之。广宁尹按荅海弟燕京劝宗叙,乃还兴中。白彦敬、纥石烈志宁使宗叙奉表降。宗叙见世宗于梁鱼务,授宁昌军节度使。

明年二月,契丹攻宁昌,宗叙止有女真、渤海骑兵三十、汉兵百二十人,自将击之。遇贼千余骑,汉兵皆散走,宗叙与女真、渤海三十骑尽锐力战,身被二创,所乘马中箭而仆,遂为所执。居百余日,会贼中有临潢民移刺阿塔等,盗马授之,得脱归。

宗叙陷贼久,尽得其虚实,见元帅完颜谋衍、平章政事完颜元宜,谓之曰:“贼众乌合,无纪律,破之易耳。”于是帅府欲授军职,宗叙见谋衍贪掳掠,失事机,欲归白上,不肯受职,曰:“我有机密,须面奏。”是夕,乃遁去,至广宁,矫取驿马,驰至京师。而帅府先事以闻,世宗遣中使诘之曰:“汝为节度,不度众寡,战败被获,幸得脱归,乃拒帅府命,辄自乘传赴都,朕姑置汝罪,可速还军,并力破贼。”宗叙附奏曰:“臣非辞难者,事须面奏,不得不来。”遂召入,乃条奏贼中虚实,及诸军进退不合事机状。诏大臣议,皆以其言为然。是时,已诏仆散忠义代谋衍为元帅进讨,于是拜宗叙为兵部尚书,以本职领右翼都统,率宗宁、乌延查刺、乌林荅刺撒兵各千人,号三万,佐忠义军。至花道,遇贼,与战,左翼都统宗亨先败走,忠义亦引却,宗叙勒本部遮击之,麾帐下士三百,舍马步战,贼不得逞。大军整列复至,合势击之,贼遂败去。而元帅右监军纥石烈志宁率军至,追及窝斡于陷泉,大破之。复与志宁及徒单克宁,追至七渡河,复大败之。忠义遂留宗叙自从。贼平,入为右宣徽使。

宋兵据海州,将谋深入。诏以宗叙为元帅右监军,往御之。宗叙驻山东,分兵据守要害,敌不得西。寻奉诏,与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参议军事。四年,宗叙入朝,奏曰:“暑月在近,顿兵边陲,飞挽颇艰,乞俟秋凉进发。”世宗从其请。及还军,授以成算,赐袭衣、弓矢。九月,渡淮,宗叙出唐、邓,比至襄阳,屡战皆捷。宋人请和,军还,除河南路统军使。

河决李固渡,分流曹、单之间。诏遣都水监梁肃视河决,宗叙言:“河道填淤不受水,故有决溢之患。今欲河复故道,卒难成功,幸而可塞,它日不免决溢山东,非曹、单比也。沿河数州,骤兴大役,人心动摇,恐宋人乘间扇诱,构为边患。”梁肃亦请听两河分流,以杀水势,遂止不塞。

十年,召至京师,拜参知政事,世宗曰:“卿奏黄河利害,甚合朕意。朕念百姓差调,官吏为奸,率敛星火,所费倍蓰,委积经年,腐朽不可复用,若此等类,百孔千疮,百姓何以堪之。卿参朝政,择利而行,以副朕心。”及与世宗论南边事,宗叙曰:“南人遣谍来,多得我事情。我遣谍人,多不得其实。盖彼以厚赏故也。”世宗曰:“彼以厚利资谍人,徒费其财,何能为也。”

十一年,奉诏巡边。六月,至军中,将战,有疾,诏以右丞相纥石烈志宁代,宗叙还。七月,病甚,遗表朝政得失,及边防利害,力疾,使其子上之。薨,年四十六。世宗见其遗表,伤悼不已,辍朝,遣宣徽使敬嗣晖致祭,赙银千两、彩四十端、绢四百匹。世宗谓宰臣曰:“宗叙勤劳国家,他人不能及也。”

金史~27

八月癸卯朔,太白昼见。诏朝臣曰:“朕尝谕汝等,国家利便、治体遗阙皆可直言。外路官民亦尝言事,汝等终无一语。凡政事所行,岂能皆当。自今直言得失,毋有所隐。”乙巳,世宗谓宰臣曰“随朝之官,自谓历一考则当得某职,两考则当得某职,第务因循,碌碌而已。自今以外路官与内除者,察其公勤则升用之。但苟简于事,不须任满,便以本品出之。赏罚不明,岂能劝勉。”庚戌,诏曰:“应因窝斡被掠女直及诸色人未经刷放者,官为赎放,隐匿者以违制论。其年幼不能称说住贯者,从便住坐。”世宗谓宰臣曰:“五品以下阙员甚多,而难于得人。三品以上朕则知之,五品以下不能知也。卿等曾无一言见举者。欲画久安之计,兴百姓之利,而无良辅佐,所行皆寻常事耳。虽日日视朝,何益之有。卿等宜勉思之。”己巳,以尚书刑部侍郎乌林答天锡等为贺宋生日使,近侍局使刘珫为夏国生日使。

九月癸未,猎于横山。庚寅,还都。

十月壬寅朔,以左宣徽使敬嗣晖为参知政事。甲寅,世宗谓宰臣曰:“朕已行之事,卿等以为成命不可复更,但承顺而已,一无执奏。且卿等凡有奏,何尝不从。自今朕旨虽出,宜审而行,有未便者即奏改之。或在下位有言尚书省所行未便,亦当从而改之,毋拒而不从。”丙寅,尚书左丞相纥石烈良弼进睿宗实录。戊辰,世宗谓宰臣曰:“衍庆宫图画功臣,已命增为二十人。如丞相韩企先,自本朝兴国以来,宪章法度多出其手,至于关决大政,但与大臣谋议,终不使外人知觉。汉人宰相前后无比,若褒显之,亦足示劝,慎无遗之。”

十一月丁丑,以西南路招讨使宗宁等为贺宋正旦使。戊寅,幸东宫。世宗谓皇太子曰:“吾儿在储贰之位,朕为汝措天下,当无复有经营之事。汝惟无忘祖宗纯厚之风,以勤修道德为孝,明信赏罚为治而已。昔唐太宗谓其子高宗曰:‘吾伐高丽不克终,汝可继之。’如此之事,朕不以遗汝。如辽之海滨王,以国人爱其子,嫉而杀之,此何理也?子为众爱,愈为美事,所为若此,安有不亡。唐太宗有道之君,而谓其子高宗曰:‘尔于李无恩,今以事出之。我死,宜即授以仆射,彼必致死力矣。’君人者焉用伪为。受恩于父,安有忘报于子者乎。朕御臣下,惟以诚实耳。”群臣皆称万岁。丙戌,朝享于太庙。丁亥,有事于圆丘,大赦。癸巳,群臣奉上尊号曰应天兴祚钦文广武仁德圣孝皇帝。乙未,诏中外。

十二月癸卯,冬猎。乙卯,还宫。丙辰,参知政事敬嗣晖薨。辛酉,进封越王永中赵王,随王永功曹王,沈王永成豳王,徐王永升虞王,滕王永蹈徐王,薛王永济滕王。乙丑,赵王永中、曹王永功俱授猛安,仍命永功亲治事,以习为政。

敬嗣晖,字唐臣,易州人。登天眷二年进士第,调怀安丞,迁弘政令,补尚书省令史。有才辩,海陵为宰相,爱之,及篡立,擢起居注,历谏议大夫、吏部侍郎、左宣徽使。贞元三年八月,尚食烹饪失宜,庖官各杖二百,嗣晖与同知宣徽院事乌居仁各杖有差。久之,拜参知政事。正隆六年伐宋,留张浩及嗣晖于南京,治尚书省事。世宗即位,恶嗣晖巧佞,御史大夫完颜元宜劾奏萧玉、嗣晖、许霖等六人不可用。嗣晖降通议大夫,放归田里。嗣晖练习朝仪,进止应对闲雅,由是起为丹州刺史,戒谕之曰:“卿为正隆执政,阿顺取容,朕甚鄙之。今当竭力奉职,以洗前日之咎。苟或不悛,必罚无赦。”未几,丁母忧,起复为左宣徽使。世宗颇好道术,谓嗣晖曰:“尚食官毋于禁中杀羊豕,朔望上七日有司毋奏刑名。”大定七年,蒲察通除肇州防御使,世宗责其饰诈,因顾嗣晖曰:“如卿不可谓无才,但纯实不足耳。”久之,有榜匿名书于通衢者,称海陵旧臣不得用者有怨望心,将图不轨。世宗曰:“岂有是哉。”谓嗣晖曰:“正隆时,卿为执政,今指卿以为怨望,朕极知其不然。卿性明达能辨,但颇自炫,钓众人之誉,所以致此媒蘖,后当改之。”十年,将有事南郊,廷议嗣晖在海陵时凡宗庙禘祫辄行太常事,复拜参知政事,诏以执政冠服摄太常。礼成,薨。

金史~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