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天道》:丁元英为什么坚持让芮小丹去耶路撒冷?

作者:心微蓝成长笔记
《天道》:丁元英为什么坚持让芮小丹去耶路撒冷?

要想搞清楚,丁元英为什么坚持让芮小丹去耶路撒冷,就得先搞清楚,丁元英为什么说芮小丹应该辞职。

喜欢《天道》的朋友都知道,丁元英让芮小丹辞职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芮小丹的命运,那么辞职的理由是什么?

如果只是因为危险,这个理由就不充分。当警察确实存在风险,但丁元英的思想觉悟不至于这么低。

丁元英的态度也表明这一点:“是你应该辞职,而不是我希望你辞职。”

那到底因为什么,丁元英认为芮小丹应该辞职?

《天道》:丁元英为什么坚持让芮小丹去耶路撒冷?

两点:

第一,某种层面来说,芮小丹不理智。

芮小丹带丁元英去公园广场遛弯时,说起自己当年回国,是为了报考电影学院,不过后来选择了警官大学。

丁元英就问芮小丹,为什么放弃电影学院,选择警官大学。

芮小丹回答:“因为警察威风,我喜欢那种感觉。”

这说明,选择当警察,是芮小丹随心所欲的决定。

就像她突然想买音响,就不遗余力去买一样。

这种心性,在精神层面,是自性无挂碍,不昧因果;但在现实层面,就是不够理智,无所顾忌、不计后果。

也就是说,芮小丹做事只凭本能,而不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这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

只是,警察这份职业的特殊性,使得芮小丹的天性和警察的天职,正好不谋而合。

只要还是警察,芮小丹就会竭尽全力履行职责,这本身没问题,问题是本能决定和理性决定,产生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前者一定程度上属于冒进,后者可能会更周全,能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所以,丁元英这个建议,虽是出于对芮小丹个人安危的考虑,却是建立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的。

第二,芮小丹当警察意义不大

芮小丹作为女性,在心理、力量、反应速度方面,存在天然的弱势。

就刑警这份职业来说,有她不多没她不少,并没有特别的价值。

但她身上与生俱来的强势文化,却是难能可贵的,如果去影响更多人,更有意义。

用丁元英的话说就是:“……国家机器不缺一个迟早要被淘汰的女刑警,而社会应该多一个有非常作为的人才……”

而且,从芮小丹选择当警察的原由,也可以看出来,她当警察并不是出于信仰,或者思想火花,而是一点小执念。

这说明,她具备重新选择的条件。

《天道》:丁元英为什么坚持让芮小丹去耶路撒冷?
《天道》:丁元英为什么坚持让芮小丹去耶路撒冷?

这不是说芮小丹不高尚,而是说芮小丹还可以做别的选择,不会因为没当警察,就觉得人生没意义。

否则,按丁元英的性格,即便担心,他也不会把让她辞职说出口。

然而,人最难认清的就是自己。

芮小丹也一样,她意识不到自己的天性,所以完全听不进丁元英的建议:“我就是我,你为什么非得让我不是我呢……我是刑警,因为怕死而辞职,我做不到,你不该说出来……”

这也应了她自己说的那句话:“只要不是我觉到的、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所以,丁元英坚持让芮小丹去耶路撒冷,就是让她去觉悟,认识自己。

《天道》:丁元英为什么坚持让芮小丹去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世界三大宗教圣地,却常年遭受着战争的迫害,那里的人随时随地都面临着危险,常年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恐惧深入灵魂。

丁元英就是想让芮小丹身临其境的去体会她该做什么。

原文特别精彩,在此摘抄一部分分享。

丁元英:“……什么样的民族能承受这样的苦难?可上帝和真主都没能拯救他们,世界上再没有什么地方,能像这里让人明白这个真理真相。”

芮小丹:“我不来也知道,原本就没什么救世主。”

丁元英:“你的知道是自觉,现在是让你觉他。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很多,但是多呈道理和知识存在,不是自觉。道理和知识是没用的,只是有用的一个条件,用才有用……”

我的理解是:你知道的只是你自己的觉悟,现在是让你感受其他人对这个真理的认知。知道(没有救世主)这个道理的人很多,但大多只是处于理论层面,那不是真正的觉悟。任何道理和知识,只知道是没有用的,只有真正付诸实践才会有用。

也就是,丁元英让芮小丹去影响更多的人明白这个真相。

所以芮小丹回应:“……自觉、觉他的是佛,我能考虑的是怎么谋生养活自己……”

丁元英解释:“觉他,是有可能更好地谋生,没有谁可以普度众生。很多东西不必当下明白,信息储备也只是有用的一个条件。”

意思是,让他人觉悟和自己谋生不冲突,也没有人能真正的普度众生,很多东西也不是立马就能让人明白的,但是能让人有所觉醒,便有意义。

芮小丹依然有点误会:“你对我的将来有所指,可以理解,人嘛,都希望他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存在,成为自己所期望的那种人。”

她的话不难理解,是说丁元英在规划她未来的职业,还说这种规划是丁元英自己的期望。

《天道》:丁元英为什么坚持让芮小丹去耶路撒冷?

丁元英回应道:“不为错,但是不究竟,不了义。”

意思是,不算错,但是没有说到本质。

芮小丹不明白,问:“那什么才算究竟了义?”

丁元英再次解释:“不是我希望你成为哪种人,而是你本该成为哪种人。”

到这里,已经很清楚了,丁元英做的一切,都是在引导芮小丹客观地认识自己,希望她遵照客观规律做选择。

从耶路撒冷回来后,芮小丹确实也有了新的打算,她与丁元英最后一次喝酒时,对未来的规划已经有了想法。

她说她不想当律师了,突然有一种想写作的冲动,写小说,写剧本,揭示不同文化属性的人生命运……

丁元英对此特别高兴,肯定道:“你不是可以做,也不是我或你父亲希望你做,而是你适合这样做……中国应该多一个由你注册的强势文化传播公司……去传播强势文化的逻辑、道德、价值观。”

《天道》:丁元英为什么坚持让芮小丹去耶路撒冷?
《天道》:丁元英为什么坚持让芮小丹去耶路撒冷?

那一晚他们甚至规划好了未来的生活,只是很遗憾,芮小丹出任务,归来时好巧不巧地遇上了亡命之徒黄福海……

END

心微蓝成长笔记

心微蓝,专注于经典书籍、影视剧解读与分享。

碎片化时代,原创不易,请最底部点赞支持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