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优秀采购必须具备的20种思维

作者:供应链重构

原创 刘树霖 供应链重构 2024-06-04 00:02 上海

优秀采购必须具备的20种思维

根据《医学心理学》(刘颖、苏巧玲著)对思维的定义,思维涉及人“所有的认知或智力活动。它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人与人,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方法不同、深度不同。

有的人分析问题较为全面,有的人只想到部分因素;有的人遇到新问题很快能想到解决办法,有的人遇到新问题就一筹莫展;有的人阐述一件事情条理清晰观点明确,有的人说了半天你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诸如此类,皆反映出人与人之间思维的不同。思维是一个人底层的思考模式,决定了他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的重要性,可以说是“思维决定一切”。

把所有的能力、知识和品格分布在金字塔结构里,任何职业,最重要的处在最底端的是一个人的底层逻辑思维和行为习惯,之上是诚信正直等价值观,再往上是专业能力,比如采购专业能力,再往上行业知识,比如产品知识。

越往下,越容易迁移;越往上,越容易习得。

——摘自公众号供应链重构《我们要成为怎样的职场人?》

思维过程,是人脑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的过程。什么样的思维,有利于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本文列举二十种思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1.归纳思维

归纳思维是从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中,推导出它们的一般规律和共通结论的思维。

在万千现象中,探索出背后的本质原因,总结出规律。会复盘,会总结,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能力。

2.演绎思维

演绎思维是把一般规律应用于一个个具体事例的思维。在逻辑学上又叫演绎推理。它是从一般的原理、原则推及到个别具体事例的思维方法。

将规律应用到一个个具体的现象中。会演绎,会应用,是一种很重要的做事能力。

归纳和演绎,是一对非常重要的逻辑思维。前者是我们从实践中归纳出规律,后者是我们将规律应用到实践中去。从实践中来,回到实践中去。

3.批判思维

批判思维是一面品评和批判自己的想法或假说,一面进行思维。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历来都强调批判思维。批判思维包括独立自主、自信、思考、不迷信权威、头脑开放、尊重他人等六大要素。

批判思维是指对他人或自己的观点、做法或思维过程进行评价、质疑、矫正,并通过分析、比较、综合,进而达到对事物本质更为准确和全面认识的一种思维活动。

批判思维能促进思考,保持独立的主见,而不人云亦云。工作生活中,我们看到没有主见的人,基本是缺乏批判思维的。

4.集中思维

集中思维是从许多资料中,找出合乎逻辑的联系,从而导出一定的结论;对几种解决方案加以比较研究,从而导出一种解决办法的,就属于这种思维。

集中思维,是与发散思维相对而言的,又称为求同思维或聚敛思维,就是鉴别、选择、加工的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要素。

5.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同一个问题探求多种答案,最常见的就是数学中的一题多解或语文中的一词多意。

发散思维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6.侧向思维

侧向思维是利用“局外”信息来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思维,如同眼睛的侧视。侧向思维就是从其它领域得到启示的思维方法。

侧向思维也叫横向思维,或者旁通思维,就是利用其他领域里的知识和资讯,从侧向迂回地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形式。

一百多年前,奥地利的医生奥恩布鲁格,想解决怎样检查出人的胸腔积水这个问题,他想来想去,突然想到了自己父亲,他的父亲是酒商,在经营酒业时,只要用手敲一敲酒桶,凭叩击声,就能知道桶内有多少酒。

奥恩布鲁格想:人的胸腔和酒桶相似,如果用手敲一敲胸腔,凭声音,不也能诊断出胸腔中积水的病情吗?“叩诊”的方法就这样被发明出来了。

7.纵向思维

纵向思维是在一种结构范围内,按照有顺序的、可预测的、程式化的方向进行的思维形式,这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方向和人类认识习惯的思维方式,遵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始到终等线索,因而清晰明了,合乎逻辑。

纵向思维,就是就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员工抱怨办公楼电梯数量不够,经常需要长时间等待。

如果想到增加电梯,就是纵向思维;如果想到在电梯旁设置休息区,方便人们在等待电梯时可以看报闲谈,就是横向思维。

横向思维,思考到的是办公楼缺乏的不是电梯,而是缺乏员工的耐心。

8.求证思维

求证思维是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去验证某一个结论的思维。求证思维的结构包括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每个人每天都会用到求证思维。

求证思维在治学研究、办理案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求证思维,要求人们摒弃惯常思维,不盲从常识判断,不盲信权威认定,建立怀疑思维,并通过努力,不断求证。无验证,无结论。

9.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

一位教徒在祈祷时犯了烟瘾,就问神父:祈祷时可以抽烟吗?神父瞪了他一眼说:不可以。

另一位教徒在祈祷时也犯了烟瘾,他问神父:抽烟时可以祈祷吗?神父赞赏地说:可以。

10.递进思维

递进思维是从目前的一步为起点,以更深的目标为方向,一步一步深入达到的思维。如同数学运算中的多步运算。

递进思维培养我们深度思考,养成穷究问题的习惯。

比如,精通采购的你,下属汇报说行情涨了,你问为什么涨了?原材料涨了。进一步问原材料为什么涨了?原材料厂家出现大面积停产。进一步问,为什么大面积停产?等等。

11.想象思维

想象思维就是在联想中思维,这是在已知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是由此及彼的过程。

想象思维可以说是形象思维的具体化,是人脑借助表象进行加工操作的最主要形式,是人类进行创新及其活动的重要的思维形式。

12.分解思维

分解思维是把一个问题分解成各个部分,从每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中去寻找答案。

1961年10月25日,郭沫若看了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写成一首《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寄送给毛泽东:“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毛泽东回复《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毛泽东认为,这个问题要分解开看,唐僧虽然愚钝糊涂,善恶不分,但本性不坏,仍属于中间派,可采取统一战线政策对其批评教育,至于白骨精则必须坚决予以消灭。

《朱元璋》里,朱元璋将胡惟庸关进大牢后,命文武百官揭发胡惟庸罪行,胡惟庸义子涂节第一个向朱元璋揭发。朱元璋当场破口大骂:“胡惟庸认你做义子,真是瞎了!”

对面复杂的问题,我们要其分成若干层次分别加以分析解决,详见公众号供应链重构文章《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洋葱法》。

13.推理思维

推理思维是通过判断、推理去解答问题。也是一种逻辑思维。先要对一个事物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再以此类推。

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导出一个未知的结论的思维过程。推理是研究人们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其作用是从已知的知识得到未知的知识。

14.对比思维

对比思维是通过对两种相同或是不同事物的对比进行思维,寻找事物的异同及其本质与特性。

通常把两个相互联系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从数量上展示和说明研究对象规模的大小、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以及各种关系是否协调。

对比思维,非常常用。我们平时经常要对比分析各种数据,以便指导决策。

15.交叉思维

交叉思维是从一头寻找答案,在一定的点暂时停顿,再从另一头找答案,也在这点上停顿,两头交叉汇合沟通思路,找出正确的答案。

交叉思维是一种神奇的思考方式,它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学科,不同观念,不同文化的理解,进行交织碰撞创造出全一个新的世界。

比如为实现降本,小米供应链找到回形针厂家生产手机卡针,实现成本的大幅下降。小米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供应链的成长史。详见范海涛所著的被称为小米传记的《一往无前》一书:

16.转换思维

转换思维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更清晰。

如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问:笼中有头50,有脚140,问鸡、兔各有几只?

我们已知每只鸡有2只脚,每只兔有4只脚。现在对问题已知条件进行转换:“一声令下”,要求每只鸡悬起一只脚(呈金鸡独立状),又要求每只兔悬起两只前脚(呈玉兔拜月状),即笼中所有动物脚的数量减半。

那么,笼中仍有头50,而脚只剩下70只了,并且,这时鸡的头数与脚数相等,而兔的脚数与兔的头数不等,有一头兔,就多出一只脚,现在有头50,有脚70,这就说明有兔20只,有鸡30只。

17.平行思维

平行思维是为了解决一个较为大型的问题,需要从不同的方向寻求互不干扰、互不冲突即平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它也是发散思维的一种形式。

平行思维的典型方法是六顶思考帽。六顶思考帽是创新思维工具,也是人际沟通的操作框架,更是提高团队智商的有效方法。

18.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科学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以变化发展的视角认识事物,通常被认为与逻辑思维相对立。运用辩证法的规律进行思维,主要运用质与量互相转化、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三个规律,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

辩证思维最基本的特点是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的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本质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对象。

19.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是把系统内外关联的要素当作一个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从整体出发,先综合,后分析,最后复归到更高阶段上的新的综合,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

只有系统思维,才能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只有系统思维,才能抓住整体,抓住要害,才能不失原则地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处置事务。

系统思维要求在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结构与层次、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认识事物、把握规律,进而从总体上实现结构和功能优化。

20.结构思维

结构思维,在思考、分析问题或陈述事件时,先有一个结构框架,然后按照这个框架和层次,进行结构化地思考、分析或陈述事件。

这种结构框架,有金字塔结构、流程顺序结构、5W2H结构、认知圈结构、黄金圈结构等等,没有哪种必然最优,要根据具体问题和事件训练和选择。

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工作生活中,最朴素的道理总是相通,公众号供应链重构有一篇关于思维的有意思的文章《一件研发小事引发的思考:换一种思路去教育下一代》,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击继续阅读。

历史文章索引,已更新,整理在了下方“阅读原文”里,诸君查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