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排痰工具”五花八门,如何区分真“神器”和智商税?

作者:看呼吸

“我父亲有慢阻肺病而且常年卧床,平时痰液很多却没有力气咳出来,看到网上有很多‘排痰神器’,想买一个但是不知道效果怎么样……”王女士说道。

对于很多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来说,排痰确实是一个难题,之前给大家分享过体位引流、拍背、有效咳嗽等促进排痰的手法技术,除此之外,一些装置也可以帮助排痰。

哪些人适合用排痰装置呢?网上的“神器”可信吗?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装置?中日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治疗师王思远对此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什么情况下适合用排痰装置?

“支气管扩张、慢阻肺病、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痰液中,有气道分泌的黏液、呼吸道病原体、炎性细胞、衰老的呼吸道上皮细胞等,咳痰就相当于是在主动排出有害物质。”

“然而,一些患者有气道分泌物很黏稠、身体脱水导致气道表面粘液和润滑物质减少、呼吸肌力量薄弱、气道狭窄和敏感等问题,他们的痰又干又黏不易咳出,于是就会阻碍呼吸,引起身体不适以及氧饱和度降低,滞留的分泌物还会促使细菌滋生,诱发呼吸道内的感染和炎症。”王思远医生讲道。

“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闭口用鼻缓慢深长地吸气来增加肺部容纳的气体,同时利用排痰装置振动气道和胸壁,让粘附在气道里的痰液松动;并增大呼气时气体流动的速度,借助气流把松动的痰液排出气道,使被黏液堵塞的气道和肺泡重新扩张起来。值得注意的是,排痰装置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使用之前建议先咨询专业医生。”

网上的“神器”靠谱吗?

大部分慢性疾病患者常年都有辅助排痰的需求,在家利用装置自主排痰可以避免过于频繁地去医院。那么,如何买到有用的排痰装置呢?网上有很多种“神器”,小编挑选了 4 种销量较高的装置,分析一下它们的优缺点。

01 肺笛

“排痰工具”五花八门,如何区分真“神器”和智商税?

△图源网络

肺笛由吹嘴、笛管、哨片组成,用起来很简单,只需要向管子里吹气,肺笛就会发出低频振动,并将其传导到肺部,可以帮助松动、移动和清除痰液。肺笛对囊性纤维化和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效果最好,对慢阻肺病患者也能起到一定效果。

具体使用方法:

1、背部挺直,头略微低下,双手拿住肺笛;

2、缓慢地深吸气,用嘴唇包裹住吹嘴,尽力向肺笛中吹气,就像是要把蜡烛吹灭一样,此时会听到哨片抖动的声音;

3、每吹一次之后把吹嘴从口中移开,快速地吸一口气,再向肺笛里吹气;

4、每吹两次后停 5 秒,做几次正常呼吸,再重复以上步骤;

5、一般可以每天早晚各用一次,每次吹 20 下,痰多者可适量增加次数;

6、吹完后气道内的痰液松动了,此时配合有效咳嗽即可将痰液咳出去。

02 Flutter(振动排痰器)

“排痰工具”五花八门,如何区分真“神器”和智商税?

△图源网络

振动排痰器由小钢球、有孔板盖和口件组成,呼出的气体可以使钢球沿着塑料锥上下滚动,引起气流振动,帮助气道扩张,松解气道内较稠密的分泌物。振动排痰器的成本比较低,使用方便,适合慢阻肺病的早期治疗,但是不适合有认知障碍、极度虚弱、气胸、咯血等症状的患者。

具体使用方法:

1、背部挺直坐在椅子上,头略微向上倾斜,或者用手肘支撑桌面,背部仍然保持平直;

2、一只手拿住振动排痰器的底部,缓慢吸气,吸气末屏气 3 秒,轻度用力对着口件呼气,然后再缓慢吸气,重复这样的呼吸 6 到 10 次。

3、可以早晚进行一次训练。

03振动背心

“排痰工具”五花八门,如何区分真“神器”和智商税?

△图源网络

振动背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用来调节强度和频率的空气脉冲主机,另一部分是用来穿在身上的充气背心,二者通过软管连接,启动后使整个胸廓受到高频率、低振幅的振动,这种振动能够通过胸壁传导到气道,使痰液松动。

对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阻肺病等各种导致痰液分泌增多的疾病都有效,但是肺部有血栓、气胸、肺出血及咯血、房颤、不能耐受振动的患者不能使用。它的优点是可以根据胸围大小选择相应型号,用起来比较舒适,缺点是不易携带,外出时不方便使用。

具体使用方法:

1、穿上背心后调节强度和频率,强度一般选择 1 到 4 档,频率一般为 10 到 14 Hz,每天可以振动 2 到 3 次,每次 15 到 30 分钟即可;

2、危重患者要减少每次振动的时间,增加使用的次数,比如每天振动 4 次,每次 15 分钟。

04电动拍背排痰器

“排痰工具”五花八门,如何区分真“神器”和智商税?

△图源网络

电动拍背排痰器可以像双肩包一样背在身上,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拍打的范围局限在上背部,只能调节 3 档力度,不能改变频率,用来按摩肩颈或许有用,但是排痰效果大概率不理想。

如何选择合适的排痰装置?

王思远医生提醒大家,在选择排痰装置时需要考虑病情、年龄等多种因素,不同人群和阶段适合的频率、力度等参数也有差异,在购买排痰装置之前最好先到医院进行详细地评估,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检查结果选择最合适的装置。

“为了保证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或者家属应该接受简单的培训,学习正确的使用方法。如果居家期间呼吸道情况发生变化,建议咨询医生之后再调整频率、力度等参数。”

“排痰工具”五花八门,如何区分真“神器”和智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