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绝地突围四·二九——英烈豪气贯长虹

作者:我的名字也叫红

原创 柏川

第十四章 英烈豪气贯长虹

在“四·二九”绝境突围中,冀南区各机关及直属队的大部分同志冲出了层层包围,少数失散的同志通过巧妙隐蔽躲过了日伪军的搜捕,顺利脱险。令人痛心又惋惜的是,仍有一些干部战士和文职人员在狂风大作时与部队失散,陷入日伪军的层层包围之中,有的被俘,有的被敌人残酷杀害。这些抗日志士在凶狠残暴的敌人面前,经受了严竣的考验,表现出“头可断,血可流,民族气节不可丢”的英雄气概,在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斗争史上,树起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何刘屯村的东南角,一座农家宅院孤零零地伫立在那里,房主是一位姓刘的农民。一名姓孙的八路军营长,因腿部负伤跟不上部队,暂时藏在了小院的柴草棚里。

鬼子对何刘屯的“清乡”开始了,他们像恶狼疯狗一样窜到各家各户,恨不能翻个底朝天,寻找八路军的藏身之处,恨不能掘地三尺翻个底朝天。三个鬼子跑进了这处院子,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到处搜查。此时的孙营长知道自己难以藏身了,可是手枪里只有两发子弹,他本想用一颗子弹打死个鬼子,再用一颗子弹结束自己的生命,誓死不当俘虏。可转念一想,不行!多消灭一个鬼子才是最佳选择,让小鬼子知道八路军的厉害,让他们偿还血债。此时的孙营长,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心想多消灭敌人。他趁鬼子不防,举起枪“啪”、“啪”打倒了两个鬼子,另一个鬼子吓得赶紧退出了门外。外面又来了三个鬼子和一个翻译官,堵住了大门口。

鬼子不知孙营长的虚实,躲在门后拉开了阵式。翻译官冲着门口喊:“八路罗,快投降吧!你跑不了啦!再不投降就用大炮轰平这个院子了!”孙营长的枪里已没有子弹,又怕连累房东,就要走出院子。

姓刘的农民拦住他,说:“同志啊,你可别出去,出去就没命了!”

孙营长打心眼里感激这位农民。然而,他去意已决,他说:“我出去只能牺牲我自己,绝不能连累你家受损失!”说完,就大义凛然地走出院子,双目怒视一帮鬼子兵。

鬼子们惊呆了。刹那间这些强盗们围了上来,用枪托捣,用皮鞋踹,又把孙营长吊在了一棵枣树上。一个鬼子端枪朝着腿肚子就是一刺刀,鲜血如注流到了脚跟,滴进了下面的土地。孙营长怒目圆睁,对着鬼子大骂:“中国人是杀不完的,你们小鬼子长不了啦!”这时另一个鬼子端起枪朝孙营长的胸口猛刺过去……

一个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就这样被日本强盗残酷杀害!

武城县公安局长梁振芝在这一天因腹部受重伤,遭日军逮捕,也被残酷杀害了。临刑时,梁振芝泰然自若,视死如归,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梁振芝,原籍河北省南宫县十里铺村,1914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七岁开始在村里读了三四年书,后因家庭拮据不得不辍学,帮父亲干农活。十四岁那年只身去了天津,在一家商店当学徒。卢沟桥事变时,他回到了家乡。当时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进驻南宫、威县一带,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梁振芝像许多热血青年一样,经当地党组织介绍,进了威县的抗日军政干部训练班学习。学习结束后,他被分配到南宫县抗日政府任锄奸部长。

1941梁振芝年调任武城县公安局长。正当血气方刚的梁振芝,满怀对日寇的一腔仇恨,带领公安局同志们在恶劣的环境中开展抗日斗争,活跃在敌人的心脏。很快公安局由几个人发展成20多人的队伍,抓获并镇压了一批罪大恶极的汉奸、特务、土匪,大长了抗日军民的士气,大灭了小鬼子及汉奸们的威风。

4月29日清晨,武城县公安局正驻在清凉江东岸的李儒林村,负责保卫县政府召开的区长联席会。发现日军步步逼近的敌情后,梁振芝立即带领公安战士们还有在押的七名罪犯一起,向东南方向转移,当撤到何刘屯村一处水塘附近时,与日军遭遇,梁振芝一边指挥战斗,一边沉着地处理了在押的犯人,几名恶贯满盈的汉奸、土匪就地枪毙,几名罪行较轻者当场释放。

此时,鬼子的飞机就在头顶盘旋,时不时的就扔下下炸弹,围围都有日伪军,公安战士伤亡增加,梁振芝的腹部也受重伤。在组织突围时他的腿部又中弹。下午狂风刮起来后,他与大家失散,忍着伤痛躲进了霍庄村一户农民家的牛棚里,老乡用青草将他盖好,十分疲惫又疼痛的梁振芝昏睡过去。

天黑以后,突然传来“咣当”、“咣当”的砸门声,随后院子里人声嘈杂。被惊醒的梁振芝知道这是鬼子来搜查了,他迅速做好射击的准备。几个鬼子进牛棚后,躲在暗处的梁振芝抠动扳机,随着两声枪响,两个鬼子应声倒下毙命,第三枪又打伤了一名鬼子兵,疼得小鬼子呜哇乱叫,又有几个鬼子闻枪声赶来,子弹打尽的梁振芝被鬼子逮捕。

当晚,梁振芝被鬼子送往十二里庄集中关押。4月30日下午2时多,鬼子又将五花大绑的梁振芝带到了霍庄村小南宅的日军临时总部。

遍体鳞伤的梁振芝,仍是一身军装,昂首挺胸,被两个鬼子押往霍庄村南的一处场院。宁死不屈的他,一路不断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三个凶恶的鬼子兵端起了刺刀,刺向了我们的英雄,年仅28岁的梁振芝英勇就义。

豺狼一般狠毒的鬼子兵仍不解心头之恨,他们点燃了秫秸,将梁振芝的遗体投入熊熊烈火之中。

事后,霍庄村的农民群众在掩埋梁振芝残骸时,只在灰烬中找到一只闪光的皮带扣和一支铜钢笔帽。

梁振芝死得英勇惨烈,气壮山河,他那“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气节,在霍庄这一片英雄的土地上树起了一座血染的丰碑。

英雄壮烈牺牲多年后,曾担任梁振芝局长警卫员的刘英华老人悲痛回忆,4月29日那天,他跟随梁振芝局长在日军的枪林弹雨种东奔西突,梁局长负伤后,他还在混乱中项冀南公安总局一名认识的同志借了一匹马,驮着梁局长向再突围。狂风刮起来后,他和梁局长不幸失散了,后来脱险后听到梁局长被日寇杀害的噩耗,他悲痛不已,一辈子心怀愧疚。老人原籍夏津县,曾在北京房产局任房管所长,上世纪八十年代某年4月29日这一天,他回老家探亲时路过武城县,见人们成群结伴集合队伍,不由得心生疑惑,一问方知人们准备去霍庄烈士陵园参加庆祝反“扫荡”胜利的大会,老人马上中断行程,专门买了一个大花圈赶来祭奠英勇牺牲的梁局长和战友们,鞠躬致意之间,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此为后话。

在冀南区的各直属单位中,有不少女同志,毅然告别了优越舒适的生活环境,在四·二九反“扫荡”的日子里,同男人一样经受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向历史交上了一份又一份合格的答卷。

日伪军在包围霍庄村后,逮捕了一名姓李的受伤女干部。狡猾的鬼子兵想从她口中得到有关冀南区首长的名字和下落。鬼子兵挥舞着棍棒和皮鞭发疯似地抽打她,用开水浇头部,这位女干部强忍疼痛,咬紧牙关一声不吭。

一计不成,狠毒的鬼子们又生二计。他们将这位女干部带到了屠杀八路军的现场,解开绳索,拿出大把的钞票和金银手饰,搞起了威逼利诱:“你的这个的有?八路军去了哪里,你的什么职务,说出来钞票大大的有!”女干部微微一笑,慷慨激昂地回答:“这是我的机密,绝不能告诉你们这些强盗!我不要钱,更不喜欢这些东西,我要的是你们这些侵略者早日滚出中国去!”鬼子恼羞成怒,又施以一阵酷刑,女同志被打得遍体鳞伤,渐渐昏迷过去。鬼子又用刺刀对准她的胸部吼叫:“你说不说,不说立刻死啦死啦的!”这时,昏迷中的李同志慢慢睁开了眼睛,怒目而视,高呼“打倒日本小鬼子”的口号。当她再次举起手准备呼喊时,鬼子刺刀刺进了英雄的胸膛……

这位只留下姓氏却没有留下名字的巾帼英烈,将殷红的鲜血洒在了冀南这片土地上。

还有更为英勇悲壮的一幕。在冀南区大部队突围时,部分失散的八路军战士和文职人员冲到了武城河西街以南,又沿运河西堤向南转移。到了一处闸口,忽然遇到一群日伪军的拦截袭击,大部分同志向西冲去,七个女同志没有跟上,眼看鬼子兵就要围上来,这七个女同志高喊着:“打倒小日本,坚决不当亡国奴!”的口号,纵身跳进了运河的激流之中……

运河波涛滚滚去,伟岸的堤坝记下了这气壮山河的一瞬间。

在饶阳店庆林寺塔以南的扈庄和时庄之间一座破庙里,还有一处日本侵略者残酷杀戮八路军伤病员的现场,历经近八十年时光后,人们从附近挖掘出23具烈士遗骸!详情留待“尾声”一章再叙。

绝地突围四·二九——英烈豪气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