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雍正王朝:难怪年羹尧死前要说"还给他",你看他17年前听到了什么

作者:积极的人物史观
雍正王朝:难怪年羹尧死前要说"还给他",你看他17年前听到了什么

年羹尧的死,在剧中可以算是一个小高潮。当李卫把“刺自尽”的圣旨捧给年羹尧时,年羹尧一手拿着圣旨,一手拿着念珠,留下了眼泪,随后扔下念珠,说了一句“还给他”……

乍一看,好像是让李卫将念珠还给雍正,其实年羹尧是在跟自己的一生做告别,是在跟十七年前的那段记忆做告别。

那十七年前,年羹尧究竟经历了什么呢?

01

看透杀机,心存敬畏

17年前,也就是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各路牛鬼蛇神都将脑袋探出了洞口,寻找着出头的机会。

年羹尧作为四爷的心腹爱将,自然要惟四爷马首是瞻。所以,他殷勤地从北京跑到了承德。只是他没有想到,此次承德之行,竟是这样的惊心动魄。

那天,在狮子园,老跛子邬思道给年羹尧算了一卦:

你除了德、能、权、谋,还多了一个胆……你生性忍而多疑,所以不可玩火。你本命是金命,贵极人臣,但是若玩火,火可要克金,那就不堪设想。
雍正王朝:难怪年羹尧死前要说"还给他",你看他17年前听到了什么

年羹尧看着邬思道煞有其事的样子,还好一通紧张,结果听到邬思道的卦辞,又觉得不以为意,这还用你说,这不都明摆着呢!

只是,还没等他开口嘲讽,邬思道就又说:

“你不同,你自幼就无赖顽皮,读书不成,打走了三个塾师。你在南京玄武湖练水军,洗了一个村子。你从军西征,以一员微末偏将,先斩后奏,杀掉陕西总督葛礼。你不是善人。”

听到这,年羹尧彻底放下心来,因为他这点破事,很多人都知道,算不得什么秘密。

所以被揭了老底的年羹尧非但没有恼怒,反而一笑说:“我当什么大不了的呢!这都是人人知道的。”

雍正王朝:难怪年羹尧死前要说"还给他",你看他17年前听到了什么

邬思道显然看出了年羹尧的无所顾忌,他端详着年羹尧,然后不仅不慢的说出了下面的话:

“你嘴角这条纹,名曰‘断杀纹’。你有没有杀婢的事?三个塾师是学问不好,还是管了你的闲事?你剿水匪,血洗一村,有没有筹饷劳军的意思?你杀葛礼,是单因他阻你筹粮,还是因他在南京任总督时曾得罪过你?就是这次来承德,你是奉旨来的,还是自请述职?”
雍正王朝:难怪年羹尧死前要说"还给他",你看他17年前听到了什么

一连五问,直将年羹尧问的冷汗直冒,更是将手伸到了腰间,瞬间杀气上头,似乎下一刻,就要把这个知道自己实底的老跛子击杀。

不过,年羹尧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他注视着眼前的老跛子,思索着他话里的意思。

他怎么就算的这样准?自己的事竟全都知道?真的有神仙不成?

看着陷入沉思的年羹尧,邬思道却突然正襟危坐,厉声说道:“别看你在四爷面前老实恭谨,出了四爷府,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话音落下,年羹尧瞬间一个激灵,乍然醒悟,才意识到,哪有什么神仙?这怕不是四爷借着邬思道的口,在敲打自己呢?

明白缘由的年羹尧,赶紧表忠心道:我是跟其他阿哥的门人有往来,但是绝对是忠于四爷的,不敢有二心。

原本应该轻松的相面游戏,愣是让年羹尧感受了一把什么叫“步步惊心”?可见,在政 治风暴的中心,没有个七窍玲珑心,真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还好年羹尧醒悟的快,否则,会是什么下场?可以参考一下坎儿的结局!

雍正王朝:难怪年羹尧死前要说"还给他",你看他17年前听到了什么

02

血洗江夏镇,竟是表忠心!

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既然年羹尧听进去了,那他为何还要血洗江夏镇,这难道不是在玩火?

还真不是!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说过一个观点,就是想得到领导的重用,一定要有把柄在领导的手中,这样领导才敢放心用你。

雍正王朝:难怪年羹尧死前要说"还给他",你看他17年前听到了什么

年羹尧显然是深谙其道。

一废太子后,年羹尧就一直老老实实的在四川当着提督,没事剿剿山匪,看似小日子过的美美哒。实则,远离权利中心,就等于在政治上淘汰出局。想要永远站在顶端,就必须跟随那站在顶端的人,也就是自己的主子——四爷。

但是,自一废太子后,年羹尧一直没有得到在四爷跟前表现的机会。而十三爷发的刑部关防,让年羹尧到江夏镇捉拿逃犯刘八女和任伯安,正好给了年羹尧机会。

年羹尧不负所托,成功在江夏镇抓住了任伯安,并将“百官行述”的当票带回了北京。但是,随着传入北京城的还有江夏镇几百余口,不论男女老幼全部被杀的消息。

视频加载中...

几百口子,一夜之间全部被杀。搁谁估计都逃不了一顿责罚吧,但是年羹尧只是被四爷数落几句,就轻轻揭了过去。

要知道,四爷可是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人,为何对年羹尧这样的残暴行径,却不闻不问了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四爷看到了年羹尧的忠心。为了完成主子交代的任务,哪怕屠杀整个镇子,也在所不惜。不考虑后果,其实也是不给自己留后路。没有后路,那就只能靠着四爷这棵大树。

年羹尧用几百条人命,向四爷表了忠心,同时也将这样一个随时可以要命的把柄送到了四爷的手中,表示自己甘心当四爷的刀。

雍正王朝:难怪年羹尧死前要说"还给他",你看他17年前听到了什么

03

忠心与猜忌,枷锁与自由?

江夏镇血案后,年羹尧虽然还是那个杀伐狠辣的年军门,但是对四爷的忠心也是实实在在的,要不然他也不会主动提出让李卫跟他到四川上任去。

即便他很清楚李卫就是四爷派去监视自己的眼线,但是主动站出来说和被动接受完全是两回事。

主动说,叫为主子分忧。被动接受,叫不受信任。

只是,年羹尧怎么都想不到,自己的忠诚在主子面前竟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雍正王朝:难怪年羹尧死前要说"还给他",你看他17年前听到了什么

西北告急,老十四拜大将军王,即将领兵出征。年羹尧收到兵部的传令,马不停蹄的赶到北京,还没来得及去见四爷,就被十四爷裹挟到了八爷府。

当然,你要说年羹尧去八爷府一点小心思都没有,那是不可能。但最多,年羹尧也只是想跟八爷攀攀关系,要让他背叛四爷,那他还是没那个胆子的。

但是,小心眼的四爷,觉得年羹尧有了不该有的心,打算整治整治这个奴才。他当着众人的面,抽走了年羹尧调任陕甘总督的调令,还放话说要再斟酌斟酌。

得知消息的年羹尧吓得赶紧到四爷府请罪,可惜四爷压根不见他,年羹尧就这样跪在四爷的书房前,直到夜幕降临,年羹尧才见到了四爷。

雍正王朝:难怪年羹尧死前要说"还给他",你看他17年前听到了什么

四爷的一番敲打,虽然让年羹尧又惧又怕,却也让他认清了一个现实:不管自己表现得多忠心,只要自己还有兵权,就永远免不了被猜忌。

而猜忌的下场,通常就只有一个——“死”!

此时的年羹尧,早已看透了邬思道当年的卦语,那不过是一道套在自己思想上的枷锁。

既然,“死”是自己唯一的结局,为什么还要活得这么小心翼翼呢?

04

放飞自我,人生得意

想明白各种缘由的年羹尧,彻底放飞自我了。尤其是在他接替老十四,掌握了西征军之后,那日子过的比远在北京的雍正爷(四爷)强多。

雍正在北京节衣缩食的给年羹尧攒军饷,年羹尧在大西北吃着新鲜瓜果,还得整十几个蒙古小妾陪着。后来,年羹尧下台被弹劾,其中有一条罪状说他“僭越”。

视频加载中...

一个大将军,却摆出了皇帝的架子,武官拜见,要递绿头牌;出门要黄土铺地;自己推荐的官,叫“年选”;吃饭叫传膳,睡觉叫翻牌子……如此种种,年羹尧是真真的过了把“皇帝”瘾。

但,你说他僭越可以,说他造反那肯定不行。

毕竟他出兵平乱了,而且还大捷了,这场大捷从根本上讲,对年羹尧来说唯一的好处,就是享受了一把“百官跪迎”的快感。

这一刻,年羹尧大概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圆满了。

05

看透结局,欣然赴死

所以,他加快了生命的进程,将雍正派来的孙嘉诚杀了。孙嘉诚那可是清流的代表,他的死直接将年羹尧的生命进程推入了倒计时。

随后,在八爷党的有心操控下,百官上书,陈列年羹尧92条罪状,年羹尧被一贬再贬。

雍正王朝:难怪年羹尧死前要说"还给他",你看他17年前听到了什么

就这样年羹尧从大将军,沦为了看城门的小卒子。但是在整个被贬的过程中,年羹尧依然用行动守住了自己最后的尊严。

首先,他从不上请罪折子,都是上谢恩折子。

其次,摆大将军的排场,仅靠场面就压住了多少势力小人。

最精彩的当属,最后被贬为守城小吏,面对县令的呼喝,他坦然的打开包袱,从中取出一件,他曾经最看不上的黄马褂,穿在身上。

面对这件鲜亮的黄马褂,县令吓的匍匐在地,看着这群跪在自己脚边的人,年羹尧似乎又找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感觉。

当李卫带着“赐自尽”的圣旨到来时,年羹尧一手拿着雍正曾经赐给他的念珠,一手拿着圣旨,留下了泪水。

雍正王朝:难怪年羹尧死前要说"还给他",你看他17年前听到了什么

随着砰地一声,念珠摔在桌子上,年羹尧只说了一句“还给他”。

“还给他”还的是念珠,也是君臣几十年的情分,更是年羹尧这些年肆意妄为的僭越行径。

他用自己的“死”,告诉雍正,游戏结束了,我不欠你的,你也不欠我的。

06

历史赋予了他独特的使命,他却用生命戏耍了历史

年羹尧,在清朝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不管在历史文献中,还是艺术作品中,他的形象似乎都是藐视皇权,拥兵自重的反面形象。

但是,当我们站在年羹尧的角度再去回看他的一生,怎么也算得上是风云际会,精彩绝伦的一生。

历史就像一个双标分子,一方面给了他绽放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又害怕他开的太绚丽,总想在最后关头,掐灭他。

年羹尧,就像一个傲娇的赌徒,他看透了历史设下的赌局,却仍欣然入局,用自己的生命,与历史来了一场豪赌!

结果,他输了!也赢了!

本文作者:梦圆纾解

图片、视频来源:网络,特别致谢!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