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希望六和:公司猪产业正从生产思维向经营思维转变

作者:牧食记

根据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年度股东大会现场交流记录,其猪产业正从生产思维转变成经营思维,未来将围绕经营结果来作相关工作部署。

在5月30日于成都举行的2023年度股东大会上,新希望执行总裁兼猪产业事业群总裁陶玉岭指出,公司在2023年6月对猪产业作了重新规划,把之前的几个纵队整合成猪产业事业群,并定下来“养好猪”的思路。

新希望六和:公司猪产业正从生产思维向经营思维转变

股东大会现场(来源:证券时报)

据其介绍,这一思路在短期是“养好”猪,即把猪养好,解决眼前的问题;中长期来说则是养“好猪”,主要是通过育种工作的投入,使种群遗传性状得到改良,实现未来长期成本的下降。

陶玉岭称,此次调整之后公司发生了两个改变:首先是改变认知,认识到了差距并积极向外学习。“过去在管理规模不大的时候,内部认为公司养猪做得还不错。但现在上了规模之后再来看,其实跟优秀的同行是有差距的。所以过去一年里,我们几乎跟所有全国性的或区域性的优秀同行都做了交流学习,以借鉴他们的优秀做法。”

就在股东大会次日,陶玉岭即带队到了位于成都的德康集团总部拜访,双方就行业趋势、成本对标、生物安全防控、管理组织架构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并深入探讨了种猪、后备猪、自营育肥场等的管理细节与成效。

新希望六和:公司猪产业正从生产思维向经营思维转变

其次是改变思维导向,从生产思维转向经营思维。陶玉岭指出,过去公司养猪更多的是生产思维,考虑的是从祖代到父母代再到育肥怎么去搭建和管理猪群。“但是行业里做得比较优秀的同行,其实他们销售的品种结构是很丰富的,他们的思路是做经营,在生产上不一定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如果养猪不赚钱,那生产上再多讲究也是毫无意义的。”

在新希望看来,养猪长期竞争优势靠育种,公司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而过去一年进步最大的便属公猪管理。按照行业常规的公母配比1:100,其过去养有约1万头公猪,造成公猪管理整体难度大,且遗传性状参差不齐。而今公猪数量降到了1000多头,在遗传性状上的改良表现反而很好,对断奶仔猪和育肥效率也能带来更快速的改良。

据该公司稍早前透露,其目前的能繁母猪存栏在72万头左右,较年初下降了8万头。而其运营中种猪场的存栏规模为104万头,同时仍有部分完全闲置产能尚待处置。

新希望六和:公司猪产业正从生产思维向经营思维转变

早在2023年7月,新希望便透露其正在向友商学习构建自己的回交体系,连同之前的常规金字塔杂交体系(“杜长大”外三元为主+PIC五元为辅),公司将实现育种双体系的搭建,以有效降低苗种成本,并在冬季北方非瘟高发时帮助提供产能弹性。

这里的“友商”显然是指牧原。此次股东大会上,新希望亦不讳言其自育肥也在向牧原学习。该公司目前的自育肥占比为30%,其表示今后这一比例将有所提高。

新希望此次还提到,公司过去的人效差距比较大,如行业常见的“产非比”约为6:4,公司直到现在才基本达到。不过其也强调,虽然养猪总人数稍有下降,但生产员工基本是稳定的。“长远来说,人效还要持续提升。但整体思路上会维持一线员工稳定,保证持续提升生产效率。”

新希望六和:公司猪产业正从生产思维向经营思维转变

其进一步阐释道,组织是为业务服务的,如过去每一个经营单元对母猪、育肥和放养都要进行管理,当时看是合理的,但仔细分析以后发现不尽然,因为育肥猪和母猪管理还是有一定差距。过去一段时间育肥成本偏高,就是一些生产人员的工作细分没做对。

新希望并提出,生产员工的流失率目标要保持月均低于1%(以前不稳定的时候月均人员流失率在6%左右)。“公司要留住会养猪、懂养猪的员工,因为这奠定了转固成本、断奶成本、育肥成本都大幅下降的基础。”

『版权声明』

未经本号书面许可,谢绝转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