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3440亿芯片基金,到中国制造房地产,中国经济的制胜之道

作者:金梅煮酒珠江评论

前不久,3440亿的国家大基金三期成为热门话题,有人拍手叫好,有人表示怀疑,中国芯片怎么才能赢呢?再往深了想,以往中国其他产业都是怎么一路赢过来的?

从被几十年的战争打得几乎一穷二白,到全面工业化,再到科技创新突破,中国是怎么一路赢过来的?其实思来想去,这些都是同一种中国智慧。

从3440亿芯片基金,到中国制造房地产,中国经济的制胜之道

前不久,多家媒体报道,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于5月24日成立,注册资本为3440亿元,这个金额超过了前两期之和。

其中国有六大银行每家投入了215亿人民币,当时就有人质疑说,银行怎么能直接做股权投资呢?

6月7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做出同意国有六大银行参与投资大基金三期的行政批复,资金来源于银行资本金划拨,这事尘埃落定。

跟美西方不同的是,我们的经济体制本来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以国有资本以市场化的方式,成立大基金做股权投资,这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不存在法律和制度上的障碍。

但是,这事仍然有人表示怀疑,他们无非就是一个顾虑,这已经是我们的第三期投入了,以往我们在芯片产业上,浪费的钱还少吗?怎么不见我们的芯片超越英伟达台积电呢?

从3440亿芯片基金,到中国制造房地产,中国经济的制胜之道

他们这是跟美国人一样不理解,曾经那么穷那么落后的我们,怎么能用几十年的时间,就成了美西方的威胁了?这不科学啊。

美国人以为,我们就是拥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实质上就是国家加强对经济和产业方向的干预。

按照这个思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去年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了新华盛顿共识 ,倡导国家介入产业政策,重振美国制造业,建立超越传统贸易协定的国际经济伙伴关系。

所以,拜登政府这几年连续推出《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等一系列的产业政策,由联邦政府出钱,补贴产业发展。

但是,他们只是学到了皮毛,没学到精髓,更没学到精神本质。

他们没能理解,我们当年只有一台很原始的计算机,还放在北京舍不得用,大漠戈壁中的几千人,愣是用手工计算出了火箭和原子弹。

从3440亿芯片基金,到中国制造房地产,中国经济的制胜之道

他们甚至也没能理解,朝鲜战争时,由于后勤劣势太大,我们相当一部分兵力都放在后勤运输线上,一线作战兵力甚至比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都少,到底是怎么打出“人海战术”的?

他们不知道的是,中国有一种古老的智慧,叫“集中优势兵力”,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在军事上的含义,但在经济和产业发展上,怎么理解呢?

我们在芯片产业上,已经投入两期大基金了,确实浪费了不少钱,走了一些弯路。

但是,我们如今的成绩,就是在芯片产业上初步形成了规模,或者说优势兵力。

前两天我们发文《全球芯片大破局!巨头围剿英伟达杀疯了,中美芯片分道扬镳》,讲到目前我们在芯片产业上已经形成的规模。

2023年,全球半导体产能分布,韩国22.2%,中国台湾22%,我们19.1%。

2023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为3514亿块,出口芯片占全球的26%。2024年一季度,中国集成电路产量达到981亿块,同比增长高达40%。

从3440亿芯片基金,到中国制造房地产,中国经济的制胜之道

我们无数产业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指望直接突破尖端技术是很困难的,从量变到质变才是我们熟悉的成功路径。

用白话来讲,中国人做什么都讲究集中优势兵力,形成规模优势,有了规模就有了势能,有了势能就能找到超越的机会。我们相信大规模投入,量变带来质变。

从房地产到中国制造,中国的商业经都是先有规模,再有优秀,最后才是突破天花板。

说得不好听一点,我们干什么都要干到过剩,敌人醒悟过来的时候,已经被重重包围了。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中国制造好理解,芯片也好理解,但是房地产又怎么理解呢?

我们国家的房地产,前30年解决老百姓都有房子住的问题,甚至从有到多的问题,现在房子已经建多了,所以到了转型升级阶段了。

然后呢?接下来就是要解决住得好的问题,“有房住”是基本,“住得好”才是美好生活的归宿。

从3440亿芯片基金,到中国制造房地产,中国经济的制胜之道

盖房子我们不要怕盖多了,做芯片同样不能怕做多了,这就是先要形成规模优势,再解决优质的问题。

目前的芯片产业,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是跟全球芯片产业相比,只有19%的市场占有率,显然还不够多。

所以,在继续做多的同时,寻找弯道超车的机会,相信用不了几年,或许就能实现新能源汽车那样的超车奇迹。

这就是中国经济的制胜之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