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说农民都不愿意包产到户的人绝对不是真正的农民,也不了解南街村

作者:庆双三农分享

包产到户,即全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已经推行四十余年了,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毫不夸张的说,对于包产到户,农民群众打心眼里高兴!

可是,网络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不顾事实颠倒黑白,说包产到户农民都不愿意。还说,现在农民背井离乡的人不少并且叫别人去看一看大寨村和南街村。

说农民都不愿意包产到户的人绝对不是真正的农民,也不了解南街村

对于说这种话的人,我只想说,他绝对不是农民,不了解农民,也不了解当年包产到户时的农民的真实想法,更不了解现在的大寨村和南街村!

作为农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自主权,能自主安排生产。而包产到户,就是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意愿。不但当年包产到户时农民欢迎,而且现在农民仍然欢迎!

当年包产到户的时候,开始是生产队和大队的干部去开会。然后,生产队和生产大队的干部又给社员开会。尤其是经历过六十年代初,前国家副主席刘少奇倡导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的老农民,一听到又要搞“包产到户”时,心情异常的高兴!就这样,社员欢欣鼓舞的承包了集体的土地经营。

我经历了当时的包产到户,没有看到一个社员不愿意实行包产到户。

由于包产到户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干活的劲头大增,因此农民干活的时间缩短了,劳动效率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

包产到户的优势很多,农民既可以种土地又可以不种土地;既可以以种土地为主,也可以以种土地为辅。这样,农民选择的空间大了,挣钱的路子更多了,再也不像以前偷偷摸摸的了。

说农民都不愿意包产到户的人绝对不是真正的农民,也不了解南街村

在大集体的时候,是不允许做生意的,否则就要被挂上“投机倒把”的牌子揪斗!而包产到户之后,可以正大光明的做生意。把农活干完后,不是去做小生意,就是去帮别人干活。这样,农民挣的钱自然就多。

一些人说包产到户后农民背井离乡的人不少,这是事实。但是,却不能理解成背井离乡!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农民外出务工是为了多挣钱,而不是为了到外地去讨饭!

如果不包产到户,农民只能乖乖的在农村种土地,哪能到外地去挣钱!

任何人也想在家里睡热枕头,哪个人愿意去东奔西走?

可是,如果都在家里睡热枕头,天上能掉下钱来吗?

要知道,在大集体的时候,同样也有背井离乡。但是,大集体时候的背井离乡是受人羡慕的!一般的社员,想背井离乡还背井离乡不了!

在大集体的时候,丈夫是工人在外地工作,妻子是社员在农村生产队劳动。两口子一年都难见几次面,一般过年才团聚几天。

这是不是背井离乡?为什么要背井离乡?两口子都在农村当社员不好吗?为什么又要一个当工人,一个当社员?怎么不能两全其美?

不了解大集体背井离乡的家庭的人还以为,那些背井离乡的人日子过得很苦。可是,那些背井离乡的家庭数量不多,生活比其他的社员好,其他的社员只有羡慕的份!

说农民都不愿意包产到户的人绝对不是真正的农民,也不了解南街村

如果那些背井离乡的家庭不背井离乡都在农村当社员,他们的日子还能比其他的社员过得好吗?其他的社员还会羡慕他们吗?

然而,包产到户后,农民可以背井离乡去挣钱了。可是,一些人却不愿意了,满腹牢骚,希望在农村守着热枕头天上就会掉钱!

如今的南街村和大寨村,并不是一些人想像的那么美好!

如今的南街村,早已褪去了昔日的光环负债累累,靠贷款和国家的扶持过日子。而昔日的南街村,是享受了改革开放的一系列红利发展起来的,并不是搞集体模式种土地搞起来的。

昔日的南街村,在改革开放后,陆续办起了多家企业。但是,那些企业的产能落后,不能适应新科技时代的需要而被淘汰。村集体依靠企业赚钱的渠道大大减少了,自然无法再现昔日的辉煌,只有依靠货款和国家的扶持过日子,空挂着一块集体的牌子。

而大寨村,在大集体的时候,是国家无偿援助树立起来的典型。这一点,凡是当年当过农村大队干部的人非常清楚。

在改革开放后,大寨村落后了,国家又派当年的大队党支部书记郭凤莲去搞。几经周折,最后在国家的扶持下勉强度日。

一些人好逸恶劳,妄想不劳而获。于是,就不顾事实颠倒黑白说瞎话。说包产到户农民都不愿意,说农民外出务工挣钱是背井离乡,说大寨村和南街村如何如何的好。其目的,就是幻想重回大集体吃大锅饭,让勤快人、有头脑的人也跟着他去过苦日子!

说农民都不愿意包产到户的人绝对不是真正的农民,也不了解南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