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欧贸易战拉开序幕,中方打出反制第一枪,德国日本却着急了

作者:极客漂泊2020

继美国之后,欧盟也准备要对大陆电车加征临时关税,这对大陆新能源汽车行业会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但无法阻碍大陆汽车出口及整体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增长。

为什么这么说?主要是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优势非常大,经过几十年发展,大陆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比较成熟了,产业链优势突出,成本控制能力较强,性价比拉满。

中欧贸易战拉开序幕,中方打出反制第一枪,德国日本却着急了

其中,欧盟对大陆汽车生产商关税最高的是上汽集团,达到38.1%,吉利是20%,比亚迪是17.4%,而其他中国电动汽车生产商将被征收21%的加权平均税,这些临时关税将从7月开始实施。

上汽集团被征税最高,原因是上汽集团的汽车出口量高居国内第一,2023年大陆汽车出口468万辆,其中上汽集团出口120万辆,占了四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上汽集团对欧洲的出口销量也是第一名,去年上汽对欧洲出口汽车24万辆,第二名是吉利(2.2万辆),第三名是比亚迪(1.6万辆),从出口数量来看,上汽集团处于领先地位。

不过,英国媒体算了一笔账,如果欧洲想要真正削弱中国电车的价格优势,至少关税要达到50%以上,毕竟中国电车成本控制能力很强,以目前的价格优势在国际上很有市场。

有人说欧美几乎已经放弃电动车研发生产,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么大的蛋糕,欧美不傻,怎么会放弃?只是目前中国在电车领域处于全方位领先,欧美竞争不过,于是狗急跳墙,用了加征关税这样的下策。

看一下2024年一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单,比亚迪跻身第一,特斯拉排名第二,德国的宝马、奔驰和大众入围前十,宝马一季度卖了11.7万辆新能源汽车,排名全球第三,这是放弃电动车的表现吗?

中欧贸易战拉开序幕,中方打出反制第一枪,德国日本却着急了

另外,法国标致卖了3.5万辆,福特卖了近4万辆,还有丰田、沃尔沃、现代起亚等等,全部榜上有名,新能源汽车照样在销售,所以欧美根本没有放弃电车。

打不过,就撂挑子,竞争不过,就加关税,这就是当下欧美的思维。

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要走向全球,对于欧盟这样加征关税的行为必然要反制,目前中国已经对欧盟进口的猪肉进行反倾销调查,打出了反击的第一枪。

要知道,对大陆电车加征关税的欧洲国家里,西班牙跳得最高,然后是法国、意大利,而西班牙又是欧盟出口猪肉最多的国家,法国猪肉出口排第二,可谓是精准反击。

2023年大陆进口了60亿美元的猪肉,其中欧盟猪肉占了一半以上,对大陆来说,大不了换个国家进口,比如俄罗斯,可替代的国家很多,但是欧洲就不一样了,直接受损失的是欧洲农民。

欧洲农民的猪肉卖不出去,他们会开着拖拉机进城,交通都要瘫痪,去年法国农民为了抗议税收,开着拖拉机向政府大楼喷粪和投稻草,论整活儿,欧洲的农民比工人技高一筹。

中欧贸易战已经拉开序幕,大陆的反制也刚刚开始,不过欧盟并不是铁板一块,内部的分歧也很大,欧盟对大陆电车加征关税,德国表示了明确的反对。

中欧贸易战拉开序幕,中方打出反制第一枪,德国日本却着急了

不难理解,德国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和收益都很大,中国市场对大众集团的营收举足轻重,奔驰、宝马和奥迪在中国也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德国反对欧盟加关税,这事儿在情理之中,但日本也明确表示要对欧美的态度“保持距离”。

没想到,德国日本却先着急了,为中国汽车发声,这背后其实是中国掌握了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产业链优势,说简单一点,现在谁想发展电车,都绕不开中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