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宝马X1低至16万起!618车市价格战再升温,1-5月已有136款车型降价

宝马X1低至16万起!618车市价格战再升温,1-5月已有136款车型降价

时代财经

2024-06-18 19:32发布于广东时代财经官方账号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贺晴

2024年,价格战依然没有“熄火”。

被网络热议的“宝马腰斩式大降价”话题还未降温,新的促销活动已经出炉。“618优惠购车活动开始,宝马X1低至16万元起。综合优惠后,宝马2系、iX1低至17万元起。所有车型都有折扣。”一名广州地区宝马销售向时代财经表示。作为参考,宝马X1指导价为28.89万元起。

宝马X1低至16万起!618车市价格战再升温,1-5月已有136款车型降价

图片来源:宝马

不仅豪华品牌自降身段,从自主到合资,从新能源车到燃油车,价格战硝烟弥漫,优惠正逐渐扩大,降价的车型愈发变多……根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统计,今年1-5月已有136款车型降价,降价规模已经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9成,超过2022年的降价总规模。

轰轰烈烈的价格战之下,车市呈现冰火两重天。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5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5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1.0万辆,同比下降1.9%。其中,新能源汽车5月零售销量为80.4万辆,同、环比分别增长38.5%、18.7%。形成对比的是,5月常规燃油车零售91万辆,同比下降23%。1-5月常规燃油车零售482万辆,同比下降9%。

618价格战再升温

价格战未休,车市竞争格局颇具看点。

具体来看,5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98万辆,同、环比均增长12%,当月零售份额达到57.6%,同比增长7.3个百分点。今年1-5月,自主品牌乘用车累计零售份额为56%,相对于去年同期增加6.6个百分点。

反观主流合资品牌和豪华车市场阵营,二者销量均出现同比下降、环比增长。其中5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9万辆,同比下降21%,环比增长8%;豪华车零售24万辆,同比下降3%,环比增长19%。

从销量排名前十的品牌来看,合资品牌当月侠义乘用车零售销量下滑趋势明显,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同比分别下滑17.5%和11.9%,广汽丰田下滑10.2%,一汽丰田5月已跌出前十。

宝马X1低至16万起!618车市价格战再升温,1-5月已有136款车型降价

图片来源:乘联会

市场份额的失守使得主流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进一步加大价格攻势。主流合资品牌方面,广汽集团旗下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均推出“618”优惠活动。其中,广汽本田致在优惠6万元,低至9.98万元起;广汽丰田汉兰达优惠5万元,低至21.78万元起,第九代凯美瑞双擎优惠3万元,低至14.98万元起。

一汽-大众揽境、揽巡6月推出众享款车型,指导价全系官降至高可达4.3万元,揽巡众享款24.29万元起,揽境众享款26.19万元起。一汽丰田则是打出“618以旧换新,抄底好时机”的口号,最高可享受2.3万元置换补贴。一汽丰田卡罗拉限时综合优惠4.3万元,仅售7.98万元起。

豪华品牌亦在贴身肉搏。广州地区一名宝马销售告诉时代财经,“宝马X1低至16万元起。综合优惠后,宝马2系、iX1低至17万元起。所有车型都有折扣。”深圳地区一名宝马销售亦向时代财经表示,“起售价28.89万元的X1目前裸车价约16万元,落地价格大概18万元。iX1落地约17万元。”

根据懂车帝,宝马X1指导价为28.89万-34.99万元,经销商报价为17.39万-23.49万元;宝马iX1指导价29.99万-33.99万元,经销商报价为17.8万-20.1万元;指导价27.29万-41.98万元的宝马2系,其经销商报价为17.79万-38.98万元。此外,指导价33.48万元起售的奔驰C级,经销商报价23.48万元起,优惠10万元。奥迪A6L优惠幅度超10万元。

另一边,自主新能源品牌仍然追求更大的销量增长。广汽埃安在“618”推出AION Y限时优惠,埃安AION Y叠加各项政策优惠2.5万,低至9.98万起售。理想汽车推出“618”限时购车礼,包括价值1万元的限时购车权益等。

“从降价节奏来看,2023年的降价总体相对比较均衡,但2024年的降价在3月份和4月份都达到了超强的程度,2月份有29款车型降价,3月份有49款车型降价,4月份有54款车型降价,2-4月的降价车型数量相对于历史来看也是惊人的水平。”崔东树表示。

崔东树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已有136款车型降价,降价规模已经达到了2023年全年的9成,超过2022年的降价总规模。其还指出,新能源车的自主与新势力5月基本不降价,燃油车降价则还有跟进。新能源车的挤压效应充分体现。

“内卷”何时休?

“最近我注意到,原来大家关注利润,把利润排在第一位,现在进入优胜劣汰阶段,市占率成为了第一位,这没有特别的错,但企业把利润扔了要保持市占率,这不可持续。”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近日在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表示。

翻开各家车企2024年一季度财报,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等传统汽车厂商净利润齐齐下滑。

一季度,上汽集团总营收1430.72亿元,同比下滑1.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归母净利润”)为27.14亿元,同比下滑2.48%。

广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约213.46亿元,同比下滑19.12%;归母净利润约12.20亿元,同比下滑20.65%。

长安汽车实现营业总收入 370.23 亿元,同比增长 7.14%;归母净利润 11.58 亿元,同比下降 83.39%。

而反观自主新能源车企,比亚迪一季度实现营收1249.44亿元,同比增长3.97%;实现归母净利润45.69亿元,同比增长10.62%。

赛力斯更是在今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转正。其一季度斯营收265.61亿元,同比增长421.76%;归母净利润2.20亿元。

价格战背景下,不少车企利润呈现下滑趋势,未来车市又将何去何从?在6月初的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车圈一把手和高管们激辩市场“内卷”,各说纷纭。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卷是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常过程,是让行业快速回归良性竞争的最好方式。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则表示,任何产业的健康发展都必须表现在投入产出比方面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无穷无尽的内卷,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其结果就是偷工减料、造假售假、不合规的无序竞争。

值得一提的是,燃油车份额在内卷中逐渐失守。今年5月,常规燃油车零售91万辆,同比下降23%。1-5月常规燃油车零售482万辆,同比下降9%,在此背景下,业界最近关于“油电同权”的讨论又多了起来。

“我们一直建议油电同权,行业环境逐步回归合理竞争的公平环境。”崔东树表示:“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超高速发展,目前已经达到50%左右渗透率的情况下,社会需要考虑建立油电同权的合理的竞争环境。”

崔东树进一步表示,目前汽车行业的发展是新旧生产动能的转换。目前的竞争不是简单的低层次的卷,而是产业大变革的必要阶段。企业是最有效的社会竞争的组合体,所以企业的竞争力是极其重要的。企业要卷、但也要保证员工的合理权益。

惠誉评级亚太区企业评级董事杨菁认为,在中国市场,新能源车对燃油车的替代已然是大势所趋。早年燃油车相对于新能源车(纯电动)的优势主要在于价格和补能便利性。但随着近两年中国插电混动、增程式混动技术快速发展,产品力提升,市场接受度提高,而政策对此类技术路线保持支持态度,中国车市将在这两种中间技术路线的推动下加速电动化。合资品牌的燃油车若在智能化、性价比等方面没有明显的改善的话,未来1-2年会持续受到新能源车的直接冲击。

查看原图 725K

  • 宝马X1低至16万起!618车市价格战再升温,1-5月已有136款车型降价
  • 宝马X1低至16万起!618车市价格战再升温,1-5月已有136款车型降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