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峡大坝运行20年,当初投入2500多亿元,到现在回本了吗?

作者:亨克的孤独

三峡大坝已经运行了20年,当初投入的2500多亿元,外加引发的移民搬迁等问题一直都备受争议。

有人认为不该修建这个大坝,也有人认为三峡大坝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那么,近20年过去,这座工程的效益是否已经超越了当年2500多亿元的投资?它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峡大坝运行20年,当初投入2500多亿元,到现在回本了吗?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方媒体【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链接附在文章末尾),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三峡大坝耗资巨大

三峡大坝的修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早在1992年,国务院就正式批准了三峡工程的修建。

三峡大坝运行20年,当初投入2500多亿元,到现在回本了吗?

经过两年的前期准备,1994年12月14日,世界第一桶混凝土浇筑在三峡工地,工程正式动工兴建。

三峡大坝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为恶劲,长江流经此处湍流湍急,河床岩石坚硬,给施工带来了极大挑战。

三峡大坝运行20年,当初投入2500多亿元,到现在回本了吗?

与此同时,为了建设这座超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数以十万计的沿江居民不得不离开家乡。

更为棘手的是,三峡工程建设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也是层出不穷。这项超大型水利工程前所未有,世界上还没有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无数技术难题需要亲力亲为去突破和攻克。

三峡大坝运行20年,当初投入2500多亿元,到现在回本了吗?

三峡大坝本身规模浩大无比,对混凝土、钢筋等建筑材料的要求是世所罕见的,质量要远超常规水平。

此外,如何应对极端情况下的冲击和破坏,比如地震、爆破等,也是工程团队必须认真考虑和重点防范的问题,一旦出现失控,将造成无法估量的惨重损失。

三峡大坝运行20年,当初投入2500多亿元,到现在回本了吗?

经过12年的不懈努力,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代价,三峡工程终于在2006年全面竣工。

三峡大坝总投资高达2500亿元人民币,如果按照现在的物价水平来计算,当年的2500亿元人民币,折合现在约为5000亿元人民币。

三峡大坝运行20年,当初投入2500多亿元,到现在回本了吗?

这样庞大的投资规模,在当时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足以见其工程的浩大。

直观收益尚未覆盖成本

作为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在建成投产20年来,直接经济收益虽然可观,但尚未完全覆盖其庞大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三峡大坝运行20年,当初投入2500多亿元,到现在回本了吗?

三峡大坝最主要的直接经济来源是发电收入。截至2022年底,三峡水电站累计发电量已超过1.6万亿度,当年单年发电量高达787.9亿千瓦时。

按照0.25元/千瓦时的保守上网电价估算,2022年三峡水电站发电收入约196.9亿元。以此为基准,三峡大坝20年来的累计发电收入约为4000亿元。

三峡大坝运行20年,当初投入2500多亿元,到现在回本了吗?

另一直接收入来源是旅游业。近年三峡大坝年接待游客量在300万人次左右,以每人300元消费计,年旅游收入约6亿元,20年累计约120亿元。

将发电和旅游两大收入合计,三峡大坝20年直接经济收益约为4120亿元,这一数字看似可观。

三峡大坝运行20年,当初投入2500多亿元,到现在回本了吗?

然而,三峡工程运营需持续投入高额维护和人工成本。据透露,仅运营维护和人员工资等每年就需支出数十亿元。

如果将这些间接成本计算在内,三峡大坝20年的实际总收益将大幅缩水。

三峡大坝运行20年,当初投入2500多亿元,到现在回本了吗?

专家分析认为,在扣除所有直接和间接成本后,三峡大坝目前的净收益尚无法完全收回当年约2500亿元的修建投资。

解决防洪难题,维护数千亿生命财产

三峡大坝作为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其核心意义并不在于直接的经济收益,而是体现在防洪、发电、调节水资源等综合效益上。

三峡大坝运行20年,当初投入2500多亿元,到现在回本了吗?

从这一角度来看,三峡工程虽然投资巨大,但仅凭防洪一项就早已收回了建设成本。

长江流域向来是大陆主要防洪重点,每逢汛期都存在着严重内涝外溺的风险。

三峡大坝运行20年,当初投入2500多亿元,到现在回本了吗?

三峡水库拥有393亿立方米的超大库容,相当于长江年径流量的22%,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百年防洪难题。这简直就是一场防洪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

据官方统计,仅在2022年这一个汛期,三峡大坝就削减了长江中下游121亿立方米的洪峰流量。

三峡大坝运行20年,当初投入2500多亿元,到现在回本了吗?

按照每立方米2元的防洪效益保守估算,2022年单年三峡大坝就为国家减少了2420亿元的洪涝灾害损失,堪称是一座"印钞机"。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发生的一次长江特大洪水中,三峡水库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有效拦阻了惊涛骇浪般的洪峰,为国家减少了数千亿元的巨大经济损失,保护了沿江数百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年若无三峡水库的"犄角",后果不堪设想。

三峡大坝运行20年,当初投入2500多亿元,到现在回本了吗?

由此可见,三峡工程每年都在为国家创造着数以千亿元计的防洪经济效益,比之修建期间2500亿元的投资,早已是物超所值了。

三峡工程成功解决了百年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灾难隐患,其价值是任何金钱都难以估量的。

三峡大坝运行20年,当初投入2500多亿元,到现在回本了吗?

同时,三峡水库还发挥了调节长江水系的作用。2022年,三峡大坝就为下游输送116亿立方米的生态补水,确保了长江中下游的航运和供水安全,维系了整个流域的生态平衡。这些都是金钱难以衡量的价值。

三峡大坝助力绿色发展

三峡大坝自2003年投入运营以来,在为大陆提供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于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三峡大坝运行20年,当初投入2500多亿元,到现在回本了吗?

与此同时,三峡工程还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长江航运以及沿江地区农业灌溉等提供了重要保障,充分体现了其综合效益。

与燃煤发电相比,依靠水能发电避免了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从而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据测算,20年来三峡水电站减排二氧化碳总量高达19亿吨,减排效益高达数千亿元。

三峡大坝运行20年,当初投入2500多亿元,到现在回本了吗?

这不仅大幅减少了大陆的碳排放总量,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宝贵力量。三峡工程的运营实践,切实助力了大陆"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是大陆发展清洁能源的典范。

同时,三峡水库每年还会按计划向下游补充生态流量,维持长江中下游的基本生态需求。2022年,三峡大坝就为下游输送了116亿立方米生态补水,确保了长江水系的通畅。

三峡大坝运行20年,当初投入2500多亿元,到现在回本了吗?

此外,三峡工程还大幅改善了长江黄金水道的航运条件。自三峡水库建成后,长江中下游5000多公里的水域基本可以实现了12米以上水深的通航能力,极大提高了长江航运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三峡水库通过调节水位和生态补水,还为沿江地区提供了稳定的灌溉水源,大幅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有利于粮食安全。

三峡大坝运行20年,当初投入2500多亿元,到现在回本了吗?

总的来说,三峡工程综合效益显著,在促进清洁能源利用、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生产等方面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投入。

结论

三峡大坝项目虽然投资巨大,但从综合价值和长远意义来看,其收益早已超过了投资成本,并将持续为国家和人民创造综合效益。

三峡大坝运行20年,当初投入2500多亿元,到现在回本了吗?

我们不能片面地只盯着三峡工程的直观经济收益,而忽视了它在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生态调节等诸多领域所创造的巨大价值。

事实上,三峡工程20年来在防洪方面,就为国家减少了数以万亿元计的巨大经济损失,拯救了无数生命财产。

三峡大坝运行20年,当初投入2500多亿元,到现在回本了吗?

如果将三峡工程20年来创造的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生态调节等各方面的综合效益计算在内,其总体价值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远远超过了2500亿元的投资成本。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三峡工程的综合收益早就收回了投资,并将持续为国家和人民创造更多的综合价值。

三峡大坝运行20年,当初投入2500多亿元,到现在回本了吗?

事实上,三峡工程的价值远不止于简单的经济回报,它更体现在对国家和民族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因此,我们应当从更宏观、更长远的视角来认识和评价三峡工程,秉持全面、客观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准确认识和把握这一引领性工程的真正内涵。

三峡大坝运行20年,当初投入2500多亿元,到现在回本了吗?

三峡工程不仅是大陆现代化建设的杰出代表,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它在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方面的综合价值,早已超越了单一的经济范畴,承载着支撑国家现代化进程、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绿色发展的重大使命。

三峡大坝运行20年,当初投入2500多亿元,到现在回本了吗?

因此,三峡工程必将持续发挥独特价值,为国家和人民创造更大综合效益,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参考文献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三峡工程2023年运行情况良好 http://www.sasac.gov.cn/n16582853/n16582883/c29815894/content.html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269.3亿度!三峡集团梯级水电站年度累计发电量创历史新纪录 http://www.sasac.gov.cn/n2588025/n2588124/c16469675/content.html
中国政府网 三峡库区崛起“世界水电旅游名城” https://www.gov.cn/xinwen/2014-12/19/content_2793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