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亲姐姐总暗示我给外甥买东西”上热搜:远离没分寸感的巨婴

“亲姐姐总暗示我给外甥买东西”上热搜:远离没分寸感的巨婴

精读君

2024-06-19 11:06发布于福建

“亲姐姐总暗示我给外甥买东西”上热搜:远离没分寸感的巨婴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3901天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087个词条

01

最近看到一则热搜,题主姐姐有两个孩子,都三四岁,题主几乎每月都会给他们买点衣服、玩具、零食之类的,过年也会奉上红包。

慢慢的,题主回去看外甥,外甥一上来就会问带什么好吃的,甚至有一次嫌题主买少了。

姐姐多次暗示题主要买什么礼物,怂恿孩子也去要,后来直接丢链接过来。

姐姐没工作,姐夫赚不多,题主看在心里所以平时经常给孩子买东西帮衬一下,本是好心,没想到买成了“义务”,还被挑刺、提要求。

这让题主心里很不舒服。

“亲姐姐总暗示我给外甥买东西”上热搜:远离没分寸感的巨婴

一个高赞评论,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我可以主动买,但是别人不能管我要,管我要一个都没有。

张雪峰老师也现身评论区,建议题主再忍两年,等孩子上一年级了以后就每个月给孩子买教辅书,试卷,奥数书啥的。

心理学有个概念:心理越位,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互动时,忽视或侵犯了对方的心理边界,导致对方感到不适或被侵犯。

这种行为可能表现出3种情况:过度干涉;过高期望;忽视他人意愿。

题主姐姐的行为就是典型的心理越位,没有分寸感。

题主最初出于自愿给外甥买礼物,姐姐频繁暗示题主要买特定的礼物,直接发链接提要求,这种行为超越了正常的建议范畴,变成了一种干涉。

当孩子对礼物表示不满,甚至嫌少时,这种期望已经变成了题主的心理负担。

姐姐将题主买礼物视为理所当然,没有考虑题主的个人意愿和经济状况,导致题主感到自己的善意被利用。

姐妹也好,父母也罢,即使是血浓于水的亲人间,也要注意分寸,尊重对方的界限,而不是一味索取和要求,更不应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

逢年过节回家,很多人都会遇到七大姑八大姨出于“好意”的关心,张嘴就是你在做什么工作的,一个月赚多少钱,谈没谈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存了多少钱……

亲人间的关心自然是好,但越位了很叫人难受。请不要以“我是为你好”之名,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

《边界意识》里说:“你的界限就是你的情绪,边界只要被打破了, 就会发出警告。”

生活中,如果有人不断打破你的边界,你觉得不舒服了,一定要学会说“不”。

02

大学校园生活,舍友是很重要的存在,如果你遇到一个没有分寸感的舍友,那真是......

我最近看到一个大学生分享她舍友存了2万,本来很替舍友开心,后来才发现舍友存钱全靠薅自己羊毛。

每次去洗澡,舍友都蹭她的洗发水沐浴露,一开始以为她只是忘带了,后来发现次次如此。

几次在宿舍里,发现舍友在挤自己的牙膏,这让她很生气。

舍友为了省钱,完全不把自己当外人,随便用别人的东西。

本来好好的友情,因为没有分寸感,崩了。

作家尤金说:“有距离,才会有尊重;有尊重,友谊才会天长地久。”

知乎上,一个题主的经历,让人看了很窒息。

题主一个朋友从外地回来,好久没见,约他晚上一起吃饭。

题主问他就自己还是和别人,他说自己一人,题主说那请他吃饭。

下午4点左右,题主接到朋友的电话,朋友问订好座位了吗,够不够坐?

题主一脸懵,不就2个人吗?

结果朋友带了10多个人来,说既然题主请他吃饭,就当接风。

题主有点不高兴说,我请你吃饭可以,为什么要请一群不认识的人。

朋友反问其是不是舍不得钱,还美其名曰多个朋友多条路。

没有边界感的关系,真是一场灾难。

三毛曾说:“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生隔离。”

有分寸并不是疏离,而是保持适当的距离,关系才能持久。

相反,没有分寸感,看似亲近“不当外人”,实际却让人生厌。

03

微信,是我们日常沟通常用的工具,但很多人连基本的社交礼仪都没有。

前阵,有人总结了微信聊天最惹人烦的4种行为:

第一,不回微信,却发朋友圈;

第二,并非熟人,却发60秒语音;

第三,没有急事却在休息时发消息;

第四,平常不联系,一有事就出现。

同样令人讨厌的还有打视频电话,问“在吗”......

这些行为背后,其实就是缺乏分寸感。

我猜你的微信里一定收到过投票、点赞之类的信息。

我也是。有天,一个从不联系的高中同学给我发消息,让我给她孩子投票。

我出于礼貌帮忙了,她一句谢谢没有,还得寸进尺要求我帮她转发朋友圈拉票。

我说我平时不发朋友圈,她说那帮忙发给几个亲戚朋友,就动动手指的事。

我直接拒绝了。帮忙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中国青年报》有个调查数据显示,近80%的人对“微信投票、集赞、砍价等行为”感到厌烦,其中20%更是到了非常反感的地步。

可能你觉得只是“举手之劳”,却不知道已经给对方造成了困扰。

请别人帮忙前,首先要考虑你们的关系是否到位,对方是否愿意,你们真的有那么熟吗?

作为成年人,不论是家人、朋友、同事,还是点头之交,保持分寸感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周国平曾说:“分寸感是成熟的标志之一,分寸感,不是指疏远,也不是指傲慢,而是指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清醒认识自己的位置,然后做出合适的举动。”

亲疏有度,远近相安,有边界感是成年人基本的修养。

愿我们都能保持恰当的距离,行事有分寸,言语要考量,同时也请远离身边的巨婴。

查看原图 92K

  • “亲姐姐总暗示我给外甥买东西”上热搜:远离没分寸感的巨婴
  • “亲姐姐总暗示我给外甥买东西”上热搜:远离没分寸感的巨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