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级演员裴艳玲:3次获梅花奖,47岁再婚嫁恩师,77岁的她如何了

作者:趣叭叭体育
“‘女武生’裴艳玲9岁成名,12岁被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接见两次,30岁时演了彩色电影故事片《人·鬼·情》,47岁再婚,她居然嫁给了年迈的恩师……”

梨园界有这么一句话:

“男演女梅兰芳天下第一,女演男裴艳玲世间无双。”

大概就是说,在男扮女装的角色上,梅兰芳是无人能及的高手,

而在女扮男装的角色中,裴艳玲则独占鳌头。

你知道裴艳玲是谁吗?为什么她能和京剧大师梅兰芳齐名呢?

一级演员裴艳玲:3次获梅花奖,47岁再婚嫁恩师,77岁的她如何了

著名说书人李林在《中国故事大会》上曾这么夸赞她:

“见过这么小的没见过这么好的,见过这么好的没见过这么小的。”

她的才华,在中国的舞台上早已是佳话。

是啊,这位“天才”打小便与众不同。

一级演员裴艳玲:3次获梅花奖,47岁再婚嫁恩师,77岁的她如何了

裴艳玲出生于一个戏剧世家。

她的父亲,裴聚亭,年轻时酷爱戏曲,是武生演员。

裴艳玲的继母,袁喜珍,也是戏曲演员,擅长演唱河北梆子的旦角。

裴家几乎都围绕着戏剧转,不管是父亲还是继母,对戏剧的热爱都深深影响了小裴艳玲。

裴艳玲从小就跟着戏班子四处演出,从河北到河南再到安徽,她的童年几乎都是在流动的舞台上度过的。

一级演员裴艳玲:3次获梅花奖,47岁再婚嫁恩师,77岁的她如何了

每当剧团开始演出之前,都要先敲锣打鼓,这在行话中被称为“打通”。

裴艳玲4岁时,她的任务就是在演出开始时敲锣,这对她来说是极大的乐趣。

每次“打通”,她和其他小孩就会偷偷跑到舞台后面,从天幕后偷看演出。

文戏时她们可能打个盹,但一到武戏,所有的眼睛都睁得大大的,看得津津有味。

5岁时,她意外代替生病的主演上台,结果那场演出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在场观众无一不瞠目结舌。

一级演员裴艳玲:3次获梅花奖,47岁再婚嫁恩师,77岁的她如何了

裴艳玲的天赋得到了文学大师曹禺的认可,称她为“梨园国宝”。

她师从李少春、郭景春等戏剧大师,学艺甚严。

而她的表演,如“活钟馗”、“活林冲”、“活武松”般生动。

一级演员裴艳玲:3次获梅花奖,47岁再婚嫁恩师,77岁的她如何了

这些形象生动而鲜明,几乎让人忘了她只是在表演。

一级演员裴艳玲:3次获梅花奖,47岁再婚嫁恩师,77岁的她如何了

原本裴艳玲的父亲本不希望她学戏,每当看到她模仿练功,就会严厉制止。

一级演员裴艳玲:3次获梅花奖,47岁再婚嫁恩师,77岁的她如何了

可是,裴艳玲的心中只有戏,家里的任何东西在她眼里都能成为戏剧的道具。

7岁开始,父亲也渐渐认可了她趣,开始正式指导她学戏。

她的父亲是一个严厉但又极具情感的人,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艺术的无比尊重和严苛要求:

“不成角,学不成,死不休。”

裴艳玲一生中最崇敬的男性形象,就是她坚韧不拔的父亲。

“别人都觉得苦,我不觉得苦。”

他们每隔两三天就学一出戏,这种密集的训练一直持续到他们到达河北省的正定府。

一级演员裴艳玲:3次获梅花奖,47岁再婚嫁恩师,77岁的她如何了

在那里,裴艳玲得到了戏剧大师李崇帅的指导。

李崇帅的训练方法极为严苛,但也塑造了裴艳玲后来的舞台风格。

1960年,随着国家将私营剧团改编为国营,裴艳玲的演艺生涯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尽管现代化的影响使她一度退出舞台,但她从未放弃过对戏剧的热爱。

“一开始觉得不演戏了挺好,只让演现代戏,男不演女,女不演男。正好,我谈恋爱结婚生孩子去,可这样一来,我小时候吃的苦等于白吃了……”

裴艳玲越想越越觉得这样下去不行。

后来,每天晚上,她常常一个人在黑暗的教室里默默练习经典戏码。

一级演员裴艳玲:3次获梅花奖,47岁再婚嫁恩师,77岁的她如何了
“了解和掌握传统戏曲,才能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游刃有余。”

1986年,她凭借昆曲《林冲夜奔》和《钟馗》荣获第三届梅花奖,这是对她艺术才华的一次重要认可。

2年后,她主演的电影《人·鬼·情》更是在国际上大放异彩,连续在法国和巴西的国际电影节上斩获奖项。

8年后,她再次获得了第十三届梅花奖,

2008年,她在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中被授予特别荣誉表演奖,显示出她在戏曲领域的重要地位。

一级演员裴艳玲:3次获梅花奖,47岁再婚嫁恩师,77岁的她如何了

次年,裴艳玲在中国戏剧梅花奖中摘得生涯第三朵梅花。

这也标志着她艺术生涯的又一高峰。

裴艳玲的人生并非只有光鲜的舞台和锣鼓声,她的直言不讳更是让她在戏剧界内外都颇具争议。

她曾在公开场合痛斥一部新编的京剧《梅兰芳》,无视领导面子,令人胆战心惊。

一级演员裴艳玲:3次获梅花奖,47岁再婚嫁恩师,77岁的她如何了

她的个人生活也同样多彩多姿。

90年代,她在风气极其保守的时候,嫁给了比自己大25岁的恩师郭景春。

这段婚姻曾引起广泛非议。

有人讲: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娶了徒儿,这不相当于父亲和女儿结了婚吗?”

也有人讲:

“报恩不一定非得以身相许吧?“师徒恋”不合规矩,两位大师连这都不懂?”

……

一级演员裴艳玲:3次获梅花奖,47岁再婚嫁恩师,77岁的她如何了

诸如此类的发言,还有很多。

世俗难以理解裴艳玲最终归宿的选择,但裴艳玲是真心希望能报答恩师的养育之恩,给他一个幸福的晚年。

这种坚持自我、勇于追求爱情的劲头,与她在舞台上的英勇无畏相映成趣。

裴艳玲的艺术生涯从未停止探索与创新。

一级演员裴艳玲:3次获梅花奖,47岁再婚嫁恩师,77岁的她如何了

面对京剧这门古老艺术,很多人选择守旧。

裴艳玲却勇于尝试,将当红动画片《哪吒闹海》改编成了舞台剧,成功吸引了一大批新一代观众。

一级演员裴艳玲:3次获梅花奖,47岁再婚嫁恩师,77岁的她如何了

裴艳玲并没有因年龄的增长而放慢脚步,她每一次登台都充满着对艺术的深情。

她一直都以一名艺术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深影响着这个行业。

一级演员裴艳玲:3次获梅花奖,47岁再婚嫁恩师,77岁的她如何了

裴艳玲的一生,是对京剧无尽热爱的写照,也是一段段动人的舞台故事。

“戏是我的梦,戏是我的魂,戏是我的命,戏是我的根……”

如她所说,她生来就是为了戏曲,而这份热爱,与戏剧紧密相连,难以分割。

一级演员裴艳玲:3次获梅花奖,47岁再婚嫁恩师,77岁的她如何了

裴艳玲以自己的生涯和坚持,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艺术家对传统的尊重和对创新的追求。

她的名声享誉世界,可她本人却异常谦逊。

她经常说,别叫她“国宝”或“大师”,因为这些头衔让她感到不舒服、不自在。

她更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某个流派的创始人,也不喜欢被称为“艺术家”。

“戏是我的一切,而这一切都建立在观众的支持上。没有观众,就没有艺术的舞台。”
一级演员裴艳玲:3次获梅花奖,47岁再婚嫁恩师,77岁的她如何了

裴艳玲认为,

艺术不应该只是追求虚名,而应该是不断追求卓越、真诚对待每一个角色、触动每一个观众的心的过程。

这让人思考现今的戏曲界,尤其是京剧界的一些风气。

现在,不少年轻演员很快就被冠以“艺术家”或“国家一级演员”的称号。

但是,真的有多少人能够达到梅兰芳或周信芳的艺术高度呢?

写在最后

在戏曲这条路上,我们更应该注重艺术本身的内涵和深度,而不是表面的荣耀。

不管是在艺术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当保持对传统的尊重和对未来的开放心态。

这样,才能保持这门古老艺术的生命力和传承的意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