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边界不断打破,“古装+”模式流行

作者:融媒杂志

古装剧经过多年发展,经历了以王侯将相、后宫佳人和江湖侠客为核心人物的阶段,如今转向平民生活化、轻量轻喜化、人物传奇化、东方美学化的“古装+”叙事,这一趋势是新古装剧发展之必然,也符合当代审美需求。那么,“古装+”模式到底如何融合各种元素?如何调和出不一样的味道?

日前,剧集市场迎来暑期档,各平台纷纷上新一批新剧,抢占年轻市场。其中,随着《金庸武侠世界》的开播,古装剧市场明显回暖。

事实上,今年以来沉寂一段时间的古装剧呈现井喷态势,比如《墨雨云间》《庆余年2》《天行健》《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等热度不断。其中,《天行健》豆瓣评分过8,堪称黑马。

边界不断打破,“古装+”模式流行

古装剧经过多年发展,经历了以王侯将相、后宫佳人和江湖侠客为核心人物的阶段,如今转向平民化、生活化、轻量化、东方美学化叙事,这一趋势是新古装剧发展之必然,也符合当代审美需求。

边界不断打破,“古装+”模式流行

此外,古装剧集数量始终也高居各平台上新剧目类型前列,而加入了仙侠、武侠、女性、传奇、东方美学等元素的新剧情,以“古装+”模式也更有看头。

古装+女性

“大女主”套路转变到女性独立视角

如今,女性题材古装剧抢眼。不过,与往年的大女主形象相比,叙事套路及人物性格的构建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本单一符号化的形象,也变得更加饱满、立体,也更符合当代独立女性的期待。故事不再沉溺于表现单纯的情爱,而使女主形象从表面独立走向了深层次的成熟。

边界不断打破,“古装+”模式流行

比如古装女性成长励志剧《墨雨云间》讲述了淮乡县令之女薛芳菲在遭受命运巨变后,受救命恩人相府千金姜梨所托,顶替姜梨身份重返京城,并在肃国公萧蘅等人的帮助之下,逐步查清当年变故真相,为父亲沉冤昭雪,匡扶正义安国佑民的故事。虽然身处在古代社会环境,但薛芳菲身上也不乏当代独立女性的光辉,传达出的清醒自强的观念也启发着众多的女性受众。编剧兼导演马诗歌也希望通过这部剧给遇到困境的人们带来一些力量,帮助大家用更加坚定的心态来度过难关。

古装生活剧《惜花芷》的故事,以名门望族花家被抄家的“衰败”开始,这两条主线展开:其一是女主角花芷从闺阁女子,成长为当家家主,带领花家一步步复兴;其二是男主角凌王世子顾晏惜,在朝堂权斗中从身不由己到找到自我。

边界不断打破,“古装+”模式流行

《惜花芷》故事以家庭生活为重心,花家的女人们是主角。但是,《惜花芷》的叙事不再局限于内宅宅院,而是从家庭扩展开去,有朝堂,有市井,有街头巷尾。观众在剧中看到一个家庭,一群女性形象,置身于一个具有现实质感的古代“大庆国”。剧集有了更丰富的层次,能够关联到当下社会的时代情绪和社会议题,为观众提供了更多思考空间,让观众沉浸其间。

古装+国漫

尊重原著内核,高度影视化改编

尽管古装剧更加多元化,无论是储备剧目还是待播、已播剧目,相较此前市场上的主流作品,古装剧在题材、内容、立意方面都展现出了更高水准,平台方和内容方更加注重内容质量,古装剧赛道也是水涨船高,门槛日益提高,比如古装+国漫就令人眼前一亮。

边界不断打破,“古装+”模式流行

国漫《狐妖小红娘》真人影视化首部作品《狐妖小红娘月红篇》讲述人与妖冲突不断的世界中,涂山狐族心怀大义的大当家涂山红红(杨幂 饰)一心冀望两方的平等与和平,携手人族东方家族遗孤东方月初(龚俊 饰),开启促成缔结人和妖之间情缘的任务,以此抵抗侵蚀庇护涂山上下的苦情树的暗黑力量,瓦解挑拨人和妖之间矛盾的暗黑势力。

边界不断打破,“古装+”模式流行

《狐妖小红娘》系列动漫构建了一个瑰丽宏阔的东方志怪幻想世界,影视化的《狐妖小红娘月红篇》更将中国传统美学融入其中。剧中场景、特效、服饰、道具等,融合了大量非遗元素。

例如,涂山红红的外袍采用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吴罗织造技艺,狐狸面具采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服饰、道具采用了南京绒花、仙居花灯、油纸伞、杭扇等非遗制作技艺。此外,剧中很多场景,都运用了中国传统色彩体系,如红、青绿、灰、白、黑等,以色彩内涵诠释人物特性,以独特东方审美带给观众视觉冲击。

古装+传奇

摒弃权谋争斗,主打人物成长成才

古装剧向来是剧集市场流量的“吸睛大户”,今年投入市场的古装剧标榜新古装、新武侠,人物、励志、传奇等类型成为主打。 纵观当下荧屏的新古装剧大多规避“宫斗”“权谋”“戏说”等色彩,转向更为“轻巧”容易操作的人物传奇等风格,远离戏说历史、篡改历史、架空历史的“顽疾”。

边界不断打破,“古装+”模式流行

近代传奇剧《天行健》讲述了晚清末年,身份各异的一行人,却因机缘卷入一场离奇的寻宝之旅,并在恢弘激荡的历史浪潮中,逐步坚定救国的理想。立意方面,《天行健》以小喻大。背景大时代,聚焦小人物,“破守旧、去伪善”贯穿始终。《天行健》保持了对每个阶级固有的局限性的批判,同时也在努力让观众代入当时的视角和眼界设身处地地去琢磨他们偶然之下必然的选择。

此外,作为一部“夺宝公路片”,无论是各地方言、还是“舌尖上的穆青”一路特色小吃、还是各地民间非遗文化展示都处处彰显精品之相。该剧除了满足非脸谱化的大小角色、非单线性叙事、每个人物的成长弧光外,这部剧更考验编剧白一骢对清末民初时代的了解、对典故诗词的掌握、对儒释道精神的理解、对典籍传说的涉猎……

边界不断打破,“古装+”模式流行

古装传奇剧《庆余年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的故事与精神内核,讲述主人公范闲在面临史无前例的压力和复杂的局面时,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步步克服危机,践行母亲叶轻眉的理想的关于个人梦想与社会公正的故事。为行业内首个由原班人马回归打造的男频IP改编续作,其背后出品方和制作方新丽传媒也在剧本开发和拍摄制作等各个方面把控细节,力求打造出系列化的精品作品,剧情中不仅充满跌宕起伏的悬念和反转,还融入现代思维和家国情怀的元素,弘扬了中华民族扶倾济弱的优良传统和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

边界不断打破,“古装+”模式流行

从故事内容来看,古装剧是最具有东方特色的剧种之一,它也最能展现国人奇思妙想的宏大世界。随着近几年“IP剧”、玄幻剧等题材的火热,仙侠、玄幻、神话类古装剧长盛不衰。但在热衷于IP、流量明星、视觉特效、甜美爱情的同时,国产古装剧少一些“套路”,多一些内容,在剧情、人物、戏剧艺术上下功夫才能“更上一层楼”。

来源:微信公众号“传媒内参”

作者:朝明

编辑:以凡

【声明:本号为宣传传媒领域融合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平台,属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它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