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康熙十子胤䄉后代中,出了6位七品笔帖式,他们都是谁?

作者:铜臭的历史味

在康熙诸皇子中,老十胤䄉的出身还是较好的,毕竟他的外公是康熙初期的四大辅臣之一遏必隆。老十,虽然在办差能力上比不上其他的夺嫡皇子,但是也被皇阿玛晋封为多罗郡王,并且还曾经奉旨管理三旗事务。

康熙十子胤䄉后代中,出了6位七品笔帖式,他们都是谁?

雍正朝,退出了郡王的爵位。直到乾隆二年,晋为奉恩辅国公品级。去世的时候,皇侄乾隆按照固山贝子的品级来办理。可见,在乾隆朝还是得以善终。

胤䄉有6个弘字辈儿子,不过只有五子和六子长大成人,其他四个儿子均为幼龄。不过,五子弘暄和六子弘晙都是闲散宗室,没有被朝廷赏封爵位。那么,永字辈孙子有四个,其中三位都是闲散宗室,只有长孙永荣被朝廷授予侍卫,后来一度做到了三品城守尉品级。

康熙十子胤䄉后代中,出了6位七品笔帖式,他们都是谁?

今天来盘点一下胤䄉的后代子孙,发现有5位是七品笔帖式出身,来看一看他们是谁?

一:曾孙绵保(1761-1812年)

绵保是胤䄉六子弘晙的孙子,出生于乾隆二十六年。父亲和祖父都是闲散宗室,也没有被选到朝廷担任过官职。因此,在弘晙子孙中,绵保应该还算是比较不错的。

乾隆五十四年,29岁的他被授予了七品笔帖式。其实,绵保也是康熙的直系玄孙,但是也只能被授予七品微末小吏,可见与近支宗室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后来,绵保在七品笔帖式岗位上干了23年,没有调动,也没有补缺。

康熙十子胤䄉后代中,出了6位七品笔帖式,他们都是谁?

二:玄孙奕润(1803-1874年)

奕润是胤䄉的玄孙,是科举入仕的代表。道光十四年,中了中式文举人。

直到20年后的咸丰四年,朝廷才授予他七品笔帖式。一年后,因犯事被革职了。

之后,咸丰五年至同治十三年,赋闲在家,没有担任朝廷其他职务。

康熙十子胤䄉后代中,出了6位七品笔帖式,他们都是谁?

三:五世孙载楷(1831-1892年)

载楷出生于道光十一年,是奕润的长子。

咸丰五年,通过捐输的形式进入朝廷,以七品笔帖式的名义来任用。

同治二年,候补效力笔帖式。

同治九年,才正式为七品笔帖式。

因此,咸丰五年到同治九年,载楷一直在笔帖式的岗位上,可能在身份上属于候补,还不是正式的。

光绪十二年到十四年,先后擢升为委署主事、主事。

光绪十六年,调任到三库营房担任主事,官居六品。

作为胤䄉的五世孙,载楷应该说还是不错的一位子孙了,好歹还能够在多个岗位上被重用,并没有被淘汰。

康熙十子胤䄉后代中,出了6位七品笔帖式,他们都是谁?

四:五世孙载楠(1832-1867年)

载楠是载楷的二弟,出生于道光十二年,属于奕润的次子。

咸丰五年,24岁的载楠有幸进入到铁钱局中任职,并且以捐输效力笔帖式的名义来任用。

因此,载楠在七品笔帖式的岗位上干了12年的时间,兢兢业业,得到了吏部的好评。只可惜,能力有限,应该没有晋升。

康熙十子胤䄉后代中,出了6位七品笔帖式,他们都是谁?

五:六世孙溥灿(1839-1866年)

溥灿出生于道光十九年,外公是朝廷的二品八旗副都统。

咸丰八年,20岁的溥灿入朝为官,以效力笔帖式的名义任用。只可惜寿命较短,28岁的时候就英年早逝了。

溥灿27岁的时候,定了一门亲事,应该是外公家介绍的,是满清贵族赫舍里氏,岳丈是朝廷的七品知县。只可惜,两个人还没有成亲,溥灿就去世了。

让人惊讶的是,赫舍里氏依然愿意选择过了门,为未婚夫守节,甚至还将自己的头发剪掉了。可见,古代的女性对自己贞洁是尤为重视。一旦许配他人,一辈子都会追随。

康熙十子胤䄉后代中,出了6位七品笔帖式,他们都是谁?

六:六世孙溥薰(1884-卒年不详)

溥熏虽然与溥灿是堂兄弟,但是两人相差45岁,几乎是两代人的年龄了。

溥熏出生于光绪十年,直到光绪三十年的时候,才有资格以效力笔帖式的名义进入朝廷为官。后来,溥熏一直担任笔帖式到清朝结束。

康熙十子胤䄉后代中,出了6位七品笔帖式,他们都是谁?

结语:从胤䄉的后代来看,都是兢兢业业的平淡宗室,并没有在朝堂上崭露头角,本本分分的过日子。因此,虽然位于七品微末小吏,但是生活知足,能够获得朝廷的一点恩赐,应该也是很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