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7岁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17岁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米粒妈爱分享

2024-06-19 14:20发布于北京育儿领域创作者

文 | 米粒妈

这几天最火的事,莫过于霸榜热搜的姜萍了。

作为一个中专生,能够在全球的数学赛事中挺进第十二名,这剧情足以拍一部电影了,简直是现成的爽文剧本。

姜萍的事爆了之后,整个帝都妈妈圈都沸腾了,米粒妈的好多群里也都热烈地讨论这件事。

确实,阿里巴巴数学竞赛,可以说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在线数学竞赛,每年有几万名数学精英报名参加。

姜萍让“江苏涟水中等专业学校”的名字被包围在一堆清华、北大、剑桥、麻省理工之间,格外显眼。

17岁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这就像很多草根逆袭的爽文情节,总是格外使人振奋。而且全球前30名里,只有她一个女生。

其实能够有机会脱颖而出,还是有赖于阿里巴巴这个竞赛的规则。

现在几乎所有的数学竞赛门槛都很高,只有这个阿里巴巴数学竞赛,是不设门槛,面向全社会报名的。

无论你是什么学历、什么行业,中专生、快递小哥、维修师傅……都完全能报名。

这有点像唐朝“唯才是举,囊尽天下英雄才子”的行卷制度,那些优秀的寒门子弟,或者科举落榜的学子,也都能够有一个平台展示自己的才能。

17岁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说起来,这个比赛还是马云马爸爸一次偶然的机会,跟一群数学家聊天聊得很high,于是灵光一现,当即决定设置一个不设门槛的数学竞赛,想要看看究竟有多少隐藏的草根天才。

当年的“韦神”韦东奕就是首届阿里巴巴比赛的金奖得主之一,也是在这次比赛中名噪天下的。

而这次姜萍的横空出世,让米粒妈突然想到:有多少有天赋、有恒心的孩子,被现行的条条框框限制住,终其一生都没能施展出才华呢?

17岁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天才少女和执着导师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说姜萍的逆袭完全是偶然,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她的择校思路并不盲目,她有着自己的一套打法。

姜萍2022年的中考成绩是621分,这个分数在江苏她那个地区是可以上高中的,但并不能上太好的高中。

江苏涟水县只有两所四星高中,她的分数还够不上相对好的那所四星,只能勉强够上差一点的那所。

对她来说最好的选择是交钱择校上民办,但是她家里还有个姐姐,负担很重,所以交钱对她来说没什么性价比。

17岁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上中专是理智的选择,因为她这个成绩上中专,是可以拿奖学金的,而且成绩足够好的学生可以走单招,上本科的几率反而大,主要是还能省下择校的那笔钱。

她的姐姐也是上的中专,曲线救国走单招,考上了南京一所本科。所以她们姐妹俩的择校思路,是对自己有清晰认知的前提下,做出的最优选,并不是什么天才沦落中专去踩缝纫机的感人戏码。

在中专选读的服装设计专业,课业非常轻松。她拥有了大量的时间专门钻研自己最喜欢的数学,而且不用去高中跟大伙一起卷所有学科。

她的数学天赋点点满,很快就被数学老师看到。是金子必然会发光,她的光芒对于她的数学老师来说,简直犹如黑暗里的炬火。

17岁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因为她的数学老师王闰秋,也是一个隐藏的数学狂热爱好者。王老师和姜萍在这所中专的相遇,就像伯牙子期、高山流水,彼此成就成为了一种偶然中的必然。

说起来,王闰秋老师还是江苏大学的研究生。他的同学都管他叫江大版“韦神”。当初没能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所以回到家乡这所中专教书,但心里涌动着对数学的热爱之火,却从未熄灭过。

一个怀才不遇的老师,遇到了一个数学天才少女,这剧情真的很戏剧性有没有?

17岁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遇到姜萍这个好苗子之后,王闰秋当然要不遗余力地培养她。

他试着把《高等数学》《数学分析》等本科的书拿给姜萍看,没想到她完全没压力,学得又快又好。

他又把全英文版的《偏微分方程》给姜萍看,让她自学。姜萍居然就靠着一本英文字典和手机上的翻译软件,成功把《偏微分方程》学下来了。

17岁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这就像一种奇妙的量子纠缠,一个中专里,居然有一个隐藏的数学狂,并且他自己就年年都参加阿里巴巴数学竞赛。

从2022年到现在,他参加了三次。名次分别是166名、461名和125名。

第三次他是和姜萍一起参加的,虽然姜萍拿下了第12名的吓人成绩,但王老师明显比自己之前的成绩也是进步了很多,很难说是不是因为跟姜萍一起学习,使他又进一步开窍,精进了学艺。

这不就是孔子说的“教学相长”吗!老师跟学生相互切磋、共同成长,也太振奋人心了吧!

17岁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前不久米粒妈刚给大家推荐了《唐宋八大家》的纪录片。

里面讲到的韩愈名篇《马说》里的名句,我必须引用在王老师和姜萍的身上:“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之前米粒妈还推荐过一部《被数学选中的人》。

阿基米德、伽罗瓦……这些伟大的数学家都如痴如狂,被数学之美牵引,甘愿付出一切。

阿基米德在战乱中执着地研究圆周率,当他终于发现了π是如何计算出来的,π是所有圆形计算的共性规律时,一个罗马士兵闯入了他的房子。

而他生命的最后一句话,是对士兵愤怒地说:

“不要弄乱我的圆!”

然后士兵挥剑刺死了阿基米德。

相信王老师和姜萍,也是被数学选中的人,他们对数学共同的狂热,就像一种量子纠缠,牵引着彼此,找到彼此,成就彼此。

17岁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如果姜萍是个海淀娃

在姜萍霸榜热搜的第一时间,大家就在群里疯狂脑补:如果姜萍在海淀,会是一个什么状况?是否脱颖而出需要那么多个戏剧性的巧合和偶然,才能达成。

说起来,米粒妈虽然没能狂热沉浸,成为“被数学选中的人”,但我小时候也是挺爱好数学的,这主要还得归功于米粒姥爷的疯狂安利。

米粒姥爷是理工男,有了我之后,他最大的目标就是把我培养成一枚典型的“理工女”。

米粒姥爷本科学的是数学,我从开始数数的年纪,他就教我二进制(我太难了)。

为了培养我对理科的热情,他经常跟我讲数学有多么酷,出各种刁钻的题来考我,还找来俄国的教材,什么《吉米多维奇习题集》让我看。

17岁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除了数学,米粒姥爷还各种给我讲光的折射啊,生活中的数理化现象啊,每次出差回来就给我成套成套买乐高啊(咱们这代人小时候,哪有多少玩过乐高的啊,邻居的邻居、同学的同学各种找借口去我家玩,都是拜米粒姥爷所赐)。

总之,为了让我燃起对数理化的熊熊热情,米粒姥爷真是拼了。

我中学时身边很多海淀孩子,都已经提前学到大学高数(当然还有大学理化生,各种原版教材屡见不鲜)。

所以我就在想,海淀孩子从小,家长就都有意识地千方百计给孩子建立“数学脑”,那么姜萍可以一路复制海淀牛娃模式,完全不需要经历这么多波折。

如果姜萍在海淀,真正的数学天赋是藏不住的。而海淀家长也会把她托举到好学校。

看新闻,姜萍四年级的时候已经显现出数学天赋,而四年级的海淀天牛娃,已经四处打比赛、出成绩、尽情展露他们的数学天赋了。

17岁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姜萍的父母但凡混迹两个海淀鸡娃群,就会知道海淀有ZP,西城有“八S八S”,早两年甚至不需要海淀、西城学籍,全市的孩子都能考。

家长的认知和奋力托举,不能决定孩子的上限,却能为孩子“兜底”。

17岁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姜萍一举成名,进一步深造的机会肯定是不成问题了。她的故事除了振奋人心之外,也让米粒妈看到,一定还有更多隐藏的苗子散落在人群中。

父母可能无法帮他们规划,也许本身有着超强的潜能却苦于平台受限,以至于没能被挖掘。

17岁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而且姜萍的择校思路,也给了他们另一个角度的启发,那就是保持热爱,永不放弃。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就像姜萍,中专宽松的课业环境恰恰给了姜萍足够的时间去专心研究自己热爱的学科。

但前提是,你要有所热爱。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人出生在罗马。出生在罗马又如何?只要足够努力,有宽广的视野和抱负,凭什么就不能在罗马叱咤风云呢。

天赋异禀,横空出世,坚守初心,方得始终!千里马幸遇伯乐,真的可喜可贺。

个人简介:@米粒妈爱分享 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专注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和升学。

查看原图 106K

  • 17岁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 17岁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 17岁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 17岁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 17岁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 17岁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 17岁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 17岁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 17岁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 17岁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 17岁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 17岁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 17岁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伯乐与千里马的量子纠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