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县域是大城市的奶牛,如今还有奶吗

作者:杭城小男孩
县域是大城市的奶牛,如今还有奶吗

县域是大陆最小的管理单元,可以说是大陆探索几千年的地方治理,最精华部分,一直承担着供养大城市的角色

进入现代社会,县域又迎来了新的突破,除了上供自己的青壮年,农产品,还要成为大城市商品的倾销地

县域,就像奶牛一样,吃下去的是草,甚至只喝水,总也能挤出几滴奶

但是本轮下行周期,县域除了接纳失业回乡的自家孩子以外,似乎再也做不了更多

1

县域还有购买力吗

现在大陆力推的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除了光伏在一些乡村大力铺设

新能源汽车下乡的难度着实不小

倒不是说,新能源汽车不够便宜,而是县域的配套不足

尤其是北方地区,冬天低温,新能源亏电严重。下雪天出门,开了一百公里就得找充电桩,这时候发现方源几十里都是山,这时候恐怕要汗流浃背了

另一方面,县域老百姓的实力进一步削弱

回到2008年时期,家电下乡运动如火如荼,官方推进的速度非常快,老百姓那时候手里也有钱

汽车、家电下乡,县域的响应速度非常

县域是大城市的奶牛,如今还有奶吗

如今继续沿袭这一策略,恐怕效果有限

因为县域真的没什么钱了

首先是2015年的棚改,农村透支六个钱包进县城,现金流也被绑进了房贷里

其次是城市化已经来到了66.16%,而我们的城镇化只针对青壮年,留守乡村的以老年人为主,这就造成了纸面上的城市化远远低于实际情况

超过70%的城镇化,县域的消费能力大部已经上供,余量所剩无几

再则就是过去三年的消耗战,让收入不稳定人群,吃了三年老本,更是无力承担大件消费

2

县域的消费太高

我在这里说的消费,指的是大城市的过剩产能下沉

各种快消品牌,奶茶、咖啡、网购、网购不断向下渗透

还有铁公基的高铁、高速、市政建筑

县域居民拿着最普通的收入,却要承受着一线城市的消费

县域资金进一步向大城市汇聚

房地产危局之后,县域的财政吃紧,公务员、教师、医生等等收入最稳定的一群人,也感到了危机

进一步拉低了消费需求,县域的资金在慢慢枯竭

一边是县域的资金被这些大城市吸走,而从大城市向下的资金却越来越少

回到家乡的人在变少,去省城买房的人越来越多

源源不断进城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基本都不会回到家乡

3

此时需要一场全民减负运动

居民的收入普遍下滑,债务高企,手里的资产还在不断贬值,大家又怎么敢消费

过去的路径依赖包括了向广大农村释放产能,如今看来县城已经完全失去活力,不具备供养大城市的能力,需要有新的思路

全民的减负运动迫在眉睫,类似于上世纪的日本破解危局,把债务转移

或者西方的撒钱模式

县域是大城市的奶牛,如今还有奶吗

现在的涨价行为,更像是在威胁大家

实际上,人们是不是敢于消费,一看底气,二看预期

手里得有钱,其次对未来充满希望

否则,即使继续放水,各种涨价,大家也只会继续降低消费欲望

出生率也会继续下降

县域是大城市的奶牛,如今还有奶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