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志愿军被俘最高将领回国后当农民,70岁恢复名誉,哭成泪人

作者:饭团说事

在那场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其中,有这样一个传奇人物,他曾是被俘的最高军阶将领,在美军残酷折磨下顽强坚持,终于熬到了胜利归来。然而,这位英雄却遭受了"重伤不平反受冷遇"的命运,直到他垂垂老矣,祖国才给予他应有的尊重。他含泪欣慰,一生矢志不渝的信念终于实现。这位曾被埋没的英雄,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传奇人生。

志愿军被俘最高将领回国后当农民,70岁恢复名誉,哭成泪人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作为一支新生力量,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武器装备、作战经验等都远逊于对手。可是,他们凭借着英勇顽强的战斗意志,终于使这场战争取得了胜利。

志愿军被俘最高将领回国后当农民,70岁恢复名誉,哭成泪人

其间,志愿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近两万官兵不幸被俘,其中职位最高的就是第180师代政委吴成德。当时,他所在的部队负责掩护主力撤退,却不料遭到了敌人的狙击包围。最终,仅剩4000多人突围成功,吴成德和7000多名官兵则与敌人遭遇了殊死搏斗。

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吴成德直面死亡,临危不惧。他先是想办法疏散了能走动的伤员,却发现还有300多人无法移动。尽管前面就是自由之路,吴成德却毅然决然留下来陪伴这些伤病员,他坚持"绝不抛下任何一个战友"的信念。

志愿军被俘最高将领回国后当农民,70岁恢复名誉,哭成泪人

就这样,吴成德和这帮可怜人踏上了漫漫自救之路。他们步行在崎岖的山路,饿了就吃野草根,渴了就喝溪水,夜间更是只能摸着树皮前行。一路艰辛,同伴不断阵亡,最终只剩吴成德和两名战士。他们患上了夜盲症,却仍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在山野里求生。

当敌人的侦查队伍终于找到这帮筋疲力尽的人时,那是1952年10月。吴成德从最高指挥官沦为阶下囚,被关进了釜山的战犯监狱。美军无理威胁,试图从他口中撬出机密,吴成德铁骨铮铮,始终无动于衷。于是,他遭受了各种酷刑虐待 - 电击、水牢、戴口罩窒息......然而,无论敌人如何残酷,他始终没有屈服。

志愿军被俘最高将领回国后当农民,70岁恢复名誉,哭成泪人

釜山的狱中生活犹如一个无底深渊。吴成德曾被丢进水牢15天,濒临疯癫;他企图自杀反抗,却无奈没有任何工具;他曾逃脱营狱,却又很快被抓回… …每一天,他都在向死而生,向祖国发出无声的呼救。

1953年,朝鲜战争终于结束。吴成德作为最高级别俘虏,成了最后一个获释的人。当他走出牢狱,面前站着几位熟人,谁都认不出他来。这个曾经130斤的大汉如今只剩下皮包骨,满脸伤疤,脚穿一双已经磨破的胶鞋。

志愿军被俘最高将领回国后当农民,70岁恢复名誉,哭成泪人

回到祖国的那一刻,吴成德仿佛重获新生,压抑多年的泪水终于喷涌而出。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更残酷的现实。由于当时一些政策失误,吴成德遭到doubanyinglun,未能还原他的英勇事迹。1954年,被迫离开军队,前去当了一名普通农民。

从将星到平民,从英雄到默默无闻,吴成德一下子跌入了人生的最低谷。但他没有一丝怨言,依旧默默耕耘,靠着双手在地里劳作。在这片曾经战火纷飞的土地上,他过起了安详闲适的生活。直到1980年,中央才重新复查了他的案件,并最终恢复了他的名誉。

志愿军被俘最高将领回国后当农民,70岁恢复名誉,哭成泪人

获知这个消息时,已年过古稀的吴成德老泪纵横。这一刻,他等了足足26年!所有的痛苦、屈辱、失望都在这一刻化解,他的一生终于得到了最高的礼赞。此后几年,吴成德在一个偏僻小城里养老,直至1996年与世长辞。

一代英雄就这样谢幕,但他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没有他们,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尊严;没有他们,就没有祖国的富强。我们永远怀念英雄们的丰功伟绩,更要牢记他们的那种不屈不挠的信念。

志愿军被俘最高将领回国后当农民,70岁恢复名誉,哭成泪人

吴成德这一生,堪称一部残酷却震撼人心的史诗力作。作为一名普通的战士,他前半生历经战火硝烟,用鲜血和生命托起了祖国的尊严;后半生遭受冷遇、甚至被误解,却仍旧淡然安之。直到临终前,他的一生才终于获得最高的礼赞。

志愿军被俘最高将领回国后当农民,70岁恢复名誉,哭成泪人

就像解放军词里所唱的那样:"从来不曾放弃过坚持,哪怕遍体鳞伤、孤立无助,哪怕最后一口气。"正是这种不倒的意志和坚韧的信念,才让吴成德和无数先烈们成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而他们英勇牺牲的回报,就是今日中华民族的欣欣向荣。

志愿军被俘最高将领回国后当农民,70岁恢复名誉,哭成泪人

每一个英雄的身影,都是一束温暖照进我们心灵的光芒。我们因为有了他们,才懂得知耻而后勇,才明白自强不息的道理。盛世,让我们永远铭记先烈的丰功伟绩,用自己的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